水红花子的概述

水红花子系蓼科植物红蓼 Polygonum orientale L.的果实。常用别名有荭草实、水荭子、河蓼子、川蓼子、水红子。味咸、微辛,性微寒。为植物荭草的干燥果实,呈扁圆形,直径2~3毫米,厚1~1.5毫米。表面棕黑色,或红棕色,有光泽,两侧面微凹入,其中央呈微隆起的线状,先端有刺状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浅棕色略突起的果柄痕,有时残留膜质花被。果皮厚而坚硬。种子扁圆形,种皮浅棕色膜质;胚乳粉质,类白色,胚细小弯曲,略成环状。气微弱,味淡。以饱满充实,色红黑者为佳。......阅读全文

水红花子的概述

  水红花子系蓼科植物红蓼 Polygonum orientale L.的果实。常用别名有荭草实、水荭子、河蓼子、川蓼子、水红子。味咸、微辛,性微寒。为植物荭草的干燥果实,呈扁圆形,直径2~3毫米,厚1~1.5毫米。表面棕黑色,或红棕色,有光泽,两侧面微凹入,其中央呈微隆起的线状,先端有刺状突起的柱

水红花子的成分

  荭草种子含淀粉41.51%。荭草种子含淀粉约40%。据南京药学院初步分析,果实含黄酮类化合物。以及槲皮素、花旗松素(taxifolin)。

水红花子的理化鉴别

  取新鲜研磨的粉末0.5g,加乙醇5ml,温浸0.5~1小时,滤过。滤液加少许锌粉,再加数滴浓盐酸,微热,溶液显橙红色。(检查黄酮类)  薄层层析样品制备:取样品粗粉1g,加1%盐酸15ml,微沸约1小时,滤过,滤液加乙醚提取二次,合并醚液,加少许无水硫酸钠脱水,浓缩,点样。吸附剂:硅酸G(青岛)

水红花子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3米。茎直立,中空,多分枝,密生长毛。叶互生,叶柄长3~8厘米;托叶鞘筒状,下部膜质,褐色,上部草质,被长毛,上部常展开成环状翅;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10~20厘米,宽6-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疏生软毛。总状花序由多数小花穗组成,顶生或腋生;苞片宽卵形;花淡

水红花子的分布范围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山东、江苏。分布中国南北各省区,但海南尚未发现。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度和苏联均有。

水红花子的药用介绍

  水红花子系蓼科植物红蓼 Polygonum orientale L.的果实。常用别名有荭草实、水荭子、河蓼子、川蓼子、水红子。味咸、微辛,性微寒。归肝经。常用剂量内服:煎汤,3~10克;研末、熬膏或浸酒。外用:适量,或捣烂外敷。凡血分无瘀滞,脾胃虚寒者慎服。孕妇忌服。

水红花子的性状鉴别

  果实扁圆形,直径2~3.5mm,厚约1mm。未成熟者黄棕色,成熟者黑棕色,有光泽,两面微凹,一面中部略显浅纵沟二条,顶端残存的花柱稍尖突,基部类圆形,可见黄白色果柄痕,偶有黄白色膜质花被残存。质坚硬,内有黄白色扁圆形种子一枚,先端突起,另端有棕色圆形种脐,胚乳白色,粉质。气微,味微辛。以粒大、饱

水红花子配伍药方

  ①治腹中痞积:水红花或子一碗,以水三碗,用文火熬成膏,量痞大小摊贴,仍以酒调膏服。忌荤腥油腻。(《保寿堂经验方》)  ②治胃痛:水红花子或全草9~15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③脾肿大,肚子胀:水红花子1000克,水煎熬膏,每次1汤匙,每日2次,黄酒或开水送服。并用水红花子膏摊布上,

水红花子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咸。归肝经、胃经。  【功能主治】消瘀破积,健脾利湿。治胁腹癥积,水臌,胃疼,食少腹胀,火眼,疮肿,瘰疬。  ①《别录》:“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  ②《滇南本草》:“破血,治小儿痞块积聚,消年深坚积,疗妇人石瘕症。”  ③《品汇精要》:“明眼目,消疮毒。”  ④《国

水红花子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环境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3米。茎直立,中空,多分枝,密生长毛。叶互生,叶柄长3~8厘米;托叶鞘筒状,下部膜质,褐色,上部草质,被长毛,上部常展开成环状翅;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10~20厘米,宽6-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疏生软毛。总状花序由多数小花穗组成,顶生或腋生;苞片

关于肿瘤转移的预防方法介绍

  早期食管癌经过手术、放疗、化疗及中医药的综合治疗,可有效遏制肿瘤的发展,以至肿瘤消失,达到完全缓解。中晚期病人经过综合治疗,可达到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而带瘤生存。由于恶性肿瘤的基本特性之一是转移,转移与肿瘤大小、生存质量、生存时间密切相关,多数肿瘤治疗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转移。有人统计60%以上的肿瘤患

肿瘤转移的预防

早期食管癌经过手术、放疗、化疗及中医药的综合治疗,可有效遏制肿瘤的发展,以至肿瘤消失,达到完全缓解。中晚期病人经过综合治疗,可达到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而带瘤生存。由于恶性肿瘤的基本特性之一是转移,转移与肿瘤大小、生存质量、生存时间密切相关,多数肿瘤治疗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转移。有人统计60%以上的肿瘤患者于

肿瘤转移的预防方法

早期食管癌经过手术、放疗、化疗及中医药的综合治疗,可有效遏制肿瘤的发展,以至肿瘤消失,达到完全缓解。中晚期病人经过综合治疗,可达到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而带瘤生存。由于恶性肿瘤的基本特性之一是转移,转移与肿瘤大小、生存质量、生存时间密切相关,多数肿瘤治疗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转移。有人统计60%以上的肿瘤患者于

活血药的分类

  根据药物作用的强弱和主治病证的不同,活血药可分为活血化瘀药和破血消症药两类。  ①活血化瘀药。主要用于血行障碍、瘀血阻滞引起的各种病证。如血滞经闭、行经腹痛、瘀血头痛、外伤及术后瘀血腹痛、风湿痹痛、中风瘫痪、半身不遂;痈疽肿痛、跌打伤痛等。常用药有川芎、乳香、没药、延胡索、郁金、姜黄、丹参、虎杖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未来目标达到300种

  欧洲药典中药委员会主席葛哈德·法兰兹29日在杭州“中医的未来”国际峰会上表示,截至2016年5月,已有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未来的目标是把中医最常使用的至少300种中药材纳入欧洲药典。  据了解,欧洲药典是欧洲药品质量检测的唯一指导文献。基于中医药在欧洲的发展势头,欧洲药典在2008年专门成

活血药的功用及分类

  功用  活血药物多辛散温通、善走血分,有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活血化瘀、破血消症、调经止痛、散瘀消肿及化,瘀止血、祛瘀生新等作用。部分活血化瘀药还有清心安神,利尿消肿,凉血祛风,通便下乳,利胆退黄等作用。  分类  根据药物作用的强弱和主治病证的不同,活血药可分为活血化瘀药和破血消症药两类。  ①

活血药的分类及配伍

  分类  根据药物作用的强弱和主治病证的不同,活血药可分为活血化瘀药和破血消症药两类。  ①活血化瘀药。主要用于血行障碍、瘀血阻滞引起的各种病证。如血滞经闭、行经腹痛、瘀血头痛、外伤及术后瘀血腹痛、风湿痹痛、中风瘫痪、半身不遂;痈疽肿痛、跌打伤痛等。常用药有川芎、乳香、没药、延胡索、郁金、姜黄、丹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中药走向世界标准化是必经之路

  截至2016年5月,已有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未来的目标是把中医最常使用的至少300种中药材纳入欧洲药典,中药走向世界标准化是必经之路。  欧洲药典中药委员会主席葛哈德.法兰兹29日在杭州“中医的未来”国际峰会上表示,截至2016年5月,已有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未来的目标是把中医最常使

2016年制药行业十件大事

  2016年我国制药行业从临床核查到一致性评价、工艺核查,各项检查成为常态,多个制药方面的法规、征求意见稿、政策解读让你应接不暇;一波又一波整顿和严查严打,让你疲于应付。制药人今年是个个不轻松。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行业整顿,亦是洗牌和喜事,这将推动制药行业的规范和前进。而盘点制药行业的大事是蒲公英小

2016年发生了哪些震惊中国医药行业的大事件

  两票制、一致性评价、分级诊疗…医药新政助力医改,政府企业各方忙不停;阿斯利康、辉瑞、复星…资本寒冬吹冷风,药企并购迎风直上;魏则西、陈仲伟、丢肾门…医疗事件频发,舆论风波不断。  2016医药行业热点,下面为您新闻全面盘点。  山东非法疫苗案  热度指数  ★★★★★  事件概述:3月18日,山

中医药地位迎来峰点-如何挖掘中药大品牌和国际化机会

  从10月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11月发布《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再到刚刚发布的《中医药法》,有关中医药相关政策在2016年的第四季度密集发布。相关政策显示出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中医药行业发展已然迎来了新的历史高峰点。  国家制定

2020年版《中国药典》目录第一部

2020年版《中国药典》目录一部目录药材和饮片1一枝黄花2丁公藤3丁香4八角茴香5人工牛黄6人参7人参叶8儿茶9九里香10九香虫11刀豆12三七13三白草14三棱15三颗针16干姜17炮姜18干漆19土木香20土贝母21土荆皮22土茯苓23土鳖虫(䗪虫)24大叶紫珠25大血藤26大豆黄卷27大皂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