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发布首份关于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影响报告

30日,中国工程院发布了“气候变化对我国重大工程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咨询课题的报告,这也是我国首次将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的影响进行系统梳理研究。 担任该课题组组长的杜祥琬院士介绍,课题启动于2013年12月,基于各单位已有的研究基础进行近一年的研究和讨论,形成了课题综合报告和6个专题报告,综合报告将作为《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特别报告出版,期待在重大工程建设方面引起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的重视。 据介绍,该课题受科技部委托,由10位院士和60余位专家参与研究。根据重大工程的分类,课题下设水工程和水安全、道路工程、能源工程和安全、沿海工程安全、生态环境与安全、电网安全6个专题。......阅读全文

用战略眼光认知气候安全问题

   高温、暴雨、干旱、雾-霾……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全球各地发生多起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警示人们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应对气候变化是攸关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大事,全球各国的目光都聚焦于此,而我国则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2015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对气象部门作出重要

气候变化对我国重大工程影响日益突出 建立预警监测

  大风、强降雨、低温冰雪、雷电、雾霾等会对高速铁路运行产生安全危害;持续高温会使城市用电激增,电网电力负荷过大、电能质量降低;温度升高导致的蒸发量增加、降水季节分配变化,能引发干旱、洪涝频发、径流量季节变化规律异常,给水利工程的蓄水发电、航运、水资源调配、改善环境、防灾效益的综合发挥带来

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发布 投资达798亿元

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核安全事关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发展,事关环境安全,事关公众利益。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确定的方针政策,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多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安全业绩。日本福岛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减缓气候变化   二、适应气候变化   三、基础能力建设

我国标准化体系建设五年规划印发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与国际互通  “规划”指,到2020年,基本建成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体系。标准化战略全面实施,标准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显著增强。标准化体制机

面对气候变化 中国如何保证粮食安全?

  在29日在京举办的“东盟+中日韩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区域”论坛上,农业部科教司处长李波表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平均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4800多万公顷,粮食损失约2000万吨,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元,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带来

我国首次在黑潮延伸体海区完成潜标布放与回收

  5月10日,记者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了解到,科考队员日前在西太平洋黑潮延伸体海区完成了首套潜标的完整布放与回收,为海洋国家实验室“透明海洋”计划奠定了观测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介绍,“透明海洋”是海洋国家实验室正组织实施的三大任务之一,计划在西太平洋—南海—

张晓东:识别地震谣言 科学应对地震问题

地震专家张晓东谈如何识别地震谣言和科学正确应对地震等问题 【摘要】中国地震专家张晓东指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非常具体,甚至发震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的“地震预测”都是谣传,目前我国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很低。      1.近期网络上

我国标准化体系建设五年规划印发

专栏5 生态保护与节能减排领域标准化重点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加强森林、湿地、荒漠、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检测、评价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外来生物入侵预警、生态风险评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野生动植物及濒危物种保护、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区、环境承载力等领域的标准制定与实施,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

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解读西藏生态屏障工程评估工作

   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和西藏自治区联合发布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2008-2014年)建设成效评估》取得的相关结论。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对此次评估工作进行了详细解读。  问:请介绍一下此次评估工作的背景。  张亚平: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拥有许多特殊和特有的生态系统类型,为高原特

青藏铁路工程安全稳定性动态变化研究通过验收

  4月24日,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在兰州对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承担的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二期项目“青藏铁路工程安全稳定性动态变化研究与高等级公路筑路技术预研究”进行了验收。会议由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黄铁青主持,专家组组长黄鼎成、中

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的通知

  国科发社〔2011〕2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为积极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

第435次香山科学会议聚焦气候变化

杜祥琬院士 秦大河院士   杜祥琬院士、秦大河院士在第435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分别作主题评述报告。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为梳理气候变化事实、影响、适应和减缓领域的最新进展,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出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判断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发展

向平流层注入气溶胶,影响好坏相抵

  据英国《自然》杂志8月8日发表的一篇地球工程最新研究,美国科学家通过数据分析及对地球系统建模发现,人类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向平流层注入气溶胶的做法,或不可行,因为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很可能好坏相抵,因而无法缓解气候变化对全球农业和粮食安全构成的威胁。  “平流层纱罩”是一个地球工程概念,指的是通过人工

重金属污染严重 如何让农民早日喝上放心水?

  5月25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题为《招商招来“污染大王”》的记者调查文章,反映在别处屡屡碰壁的高污染锰矿企业被湖南省涟源市金石镇招商引资落户到了该镇的白潭村,与国家投资建设的安全饮水工程相距不超过1000米。村民的饮水安全令人担忧。  近年来,农村许多地方的水资源遭受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

王小丹: “世界屋脊”的生态守望者

   人物档案   王小丹,1973年出生,现为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西藏研究室主任,申扎生态站站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高山环境与高寒生态,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国际SCI检索刊物论文30篇。获国家奖1项,省部奖8项。日前,王小丹荣

香山科学会议综述:学科交叉为植物染色体工程注入新活力

          安徽中医学院中药标本中心收藏有药用植物蜡叶标本7万多份,数量居全国医药院校之首。除一般的标本外,还有许多地道药材和特色药材的专题标本和珍稀濒危的模式标本,为研究安徽和全国中药材资源,以及普及中药知识提供了丰富的实物

中国气象局:2020年台风暴雨预报准确率将提高5%-10%

近日,中国气象局下发了《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7-2020》讨论稿。《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软硬结合、以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配合有力、保障到位的国家与地方各级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届时,我国台风、暴雨等灾害落区与强度早期预警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将提高5%~

科学务实构建生态修复新格局

规划编制的方向和原则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面向生态、农业、城镇三个空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努力提高生态系统的

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 提高食品安全等测试水平

  国务院7日发布《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强实用型、新型和专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  加快新型传感器技术、功能安全技术等新型计量测试技术和测试方法研究,加快转化和应用,填补新领域计量测试技术空白。加快航空航天、海洋监测、交通运输等专用计量测试技术研

杜祥琬: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会议执行主席丁一汇、杜祥琬、何建坤   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科学性   厘清对气候变化科学性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取得科学共识,坚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取向。   首先是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差异和共识。从对气候变化趋势的认知来看,尽管有些学者对变暖是不是主要趋势提出质疑,但从科学界已掌

北半球冰冻圈变化研究项目启动

将揭示多年冻土退化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承担的“973”计划项目“北半球冰冻圈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与适应对策”启动。  该项目将围绕北半球冰冻圈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影响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并以冰冻圈变化对我国气候、灾害、水资源安全等的重大影响与应对策

中国清洁能源发展迅速遍地开花

  从最早的钻木取火,到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崛起,再到核反应堆的建成,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曾出现过多次改变世界进程的革命。但自20世纪初丘吉尔提出将英国海军从以煤为燃料改成以石油作动力之日起,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隧道中,石油作为全球能源主体的地位始终是“铁板一块”,围绕石油资源争夺所形成的地缘政治

研究称向海洋撒矿物粉可吸收大量二氧化碳

  研究表明,通过抛撒矿物粉以增加硅酸盐的含量,会改变生长在海中的浮游生物的种类。   一项最新研究宣称,向海洋中抛撒数十亿吨矿物粉,可以快速将大量导致气候变暖的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清除。   据英国《卫报》报道,这项“地球工程”技术还具有抵消海洋酸化的作用,可用于拯救濒危的珊瑚礁,但它需要采取与全

解读“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张正斌:创建生物技术型现代农业

  目前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等问题,生物技术有望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国内外提出了各种农业发展模式,如石油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都市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和现代农业等等,但都没有将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业进行统筹考虑,也没有形成真正的

当“好奇青年”遇上“硬核科技”

  参会人员七成是4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科技桂冠第16次“抛向”青年学者、高校学子与两院院士面对面交流、天马行空的“菠萝科学奖”向好奇心致敬……近日,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系列活动在浙江温州举行,“硬核科技”与“好奇青年”碰撞出金石铿锵,也点亮了年轻学子的科学梦想。青年爱求索

陆佑楣:为什么要妖魔化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争议仍未息,院士全面回应系列质疑   “修建水坝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人类文明过程必然要走的这条路。”“洞庭湖即使没有三峡水库也是要消亡的,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这是自然规律。”“反坝的声音是从美国来的,他们在美国没市场了,跑中国来。”“怒江,建一连串梯级电站就是一连串明珠,对生态环境只

习大大发paper: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

  在英文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往往是科研人员做的事,不过偶尔我们也能看到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以作者身份出现在学术期刊中。江主席曾于2000年在《Science》发表过文章题为《Science in China》的社论,美国总统奥巴马2016年7月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关于医疗改革的论文,而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