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最美味论文”:当美食遇上科学

近日,陕西师范大学女博士孙灵霞8万字的博士论文《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经陕师大官方微博发布后成为热点话题。不少网友感叹:“这得用多少只鸡才能成就一篇博士论文?”“一道卤鸡都能研究得这么专业!”这篇论文因此被赞为“史上最美味论文”。 研究食物也是科研 无独有偶,当记者翻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科研项目名单时,映入记者眼帘的也是满眼的“美食”:《特色果品采后商品处理与贮藏加工》《红枣酚类的抗氧化功效》《一种鉴别苹果原汁的方法》…… 这些看似研究“吃”的科研项目有很多甚至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科研基金的研究项目。在普通人看来,科研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研究的不是外太空玄妙的物理定律,就是人眼也看不见的微生物世界。食物?这么人间烟火的东西也能科研? 当记者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兴民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李兴民笑了:“这是我对别人介绍自己的专......阅读全文

郭华东院士:科学大数据将打破传统科学研究

  在近日召开的大数据与科学发现国际研讨会上,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郭华东院士提出“科学大数据”概念。他认为,作为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大数据正在使科学世界发生变化,驱动着科学研究进入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范式这一全新阶段。  郭华东打了个比方,“科学大数据是人类

食品检测技术--食品样品预处理传统方法

食品样品预处理传统方法食品的成分很复杂,既含有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及因污染引入的有机农药等,又含有各种无机元素,如钾、钠、钙、铁等。这些组分往往以复杂的结合态或络合态形式存在。当应用某种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对其中某种组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时,其他组分的存在常给测定带来干扰。为保证检

科学传统对于创新有什么意义?

12月25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文化研究支撑中心主办的“‘科学传统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举办。会上,专家学者们探讨了科学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科学文化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系、科学文化与原始创新的关系、中国古代科技传统及其现实意义。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李真真

食品样品预处理传统方法--浓缩法

食品样品经提取、净化后,有时净化液的体积较大,在测定前需进行浓缩,以提高被测成分的浓度。常用的浓缩方法有常压浓缩法和减压浓缩法两种。

食品样品预处理传统方法--盐析法

向溶液中加入某种无机盐,使溶质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大降低而从溶液中沉淀析出。这种方法叫作盐析。如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盐类,特别是加入重金属盐,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在进行盐析工作时,应注意溶液中所要加入的物质的选择,它不会破坏溶液中所要析出的物质,否则达不到盐析提取的目的。

食品样品预处理传统方法--蒸馏法

蒸馏法是利用被测物质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方法。可以用于除去干扰组分,也可以用于被测组分的蒸馏逸出,收集馏出液进行分析。加热方式根据蒸馏物的沸点和特性不同有水浴、油浴和直接加热。某些被蒸馏物的热稳定性不好,或沸点太高,可采用减压蒸馏,减压装置可用水泵或真空泵。某些物质的沸点较高,直接加热蒸

食品样品预处理传统方法--干法灰化

这是一种用高温灼烧的方式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因而又称为灼烧法。除汞外大多数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的测定都可用此法处理样品。将一定量的样品置于坩埚加热,使其中的有机物脱水、炭化、分解、氧化,再置高温电炉中(一般为500~550℃)灼烧灰化,直至残灰为白色或浅灰色为止,所得的残渣即为无机成分,可供

食品样品预处理传统方法--湿法消化

向样品中加入强氧化剂,加热消解,使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完全分解、氧化,呈气态逸出,而待测成分转化为无机物状态存在于消化液中供测试用,简称消化,是常用的样品无机化方法,如蛋白质的测定。常用的强氧化剂有浓硝酸、浓硫酸、高氯酸、高锰酸钾、双氧水等。

美报告称有机食品营养价值与传统食品无异

  有机食品究竟有何特点?某些广告会提供繁杂的信息。而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新报告指出,有机食品沾染有害物质的可能性和水平较低,但其营养价值与传统食品没有差别。  美国儿科学会在一份名为《有机食品:健康及环境优势和劣势》的报告中指出,与传统食品相比,有机食品在杀虫剂残留水平方面优势明显。以有机

食品样品预处理传统方法--溶剂提取法

同一溶剂中,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度。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溶解度的不同将混合物组分完全或部分地分离的过程称为萃取,也称提取。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浸提法又称浸泡法。用于从固体混合物或有机体中提取某种物质,所采用的提取剂,应既能大量溶解被提取的物质,又不破坏被提取物质的性质。为了提高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