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微生物DNA进行人体识别引发隐私担忧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寄生于人体的微生物的聚集DNA,它又被称为‘gut print’,可以唯一地识别某个人。但这引发了隐私问题。 研究结果于5月11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表明它可能识别人体微生物栖息研究方面的匿名参与者。该微生物将会透露个人健康、饮食或种族方面的细节。4月29日发表在《基因组研究》上的一篇论文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维护了一个公开的微生物DNA库,同时,它已经包含了潜在的可识别的人类DNA。 论文并没有在他们微生物的基础上说出个体的名字,预测目前将很难做到,但他们暗示开展微生物研究应该注意。 来自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哈佛T. H. Chan公共卫生学院的计算生物学家Curtis Huttenhower 指导了最新的研究,他说:“现在有一点点像拓荒前之美国西部直到微生物组数据管理进入为止,随着该领域的发展,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的微生物组是非常独特的。” 人类基因组学的研究人员已经解决了多年来......阅读全文

研究识别威士忌真假

  近日来自德国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更加简便的鉴别威士忌真假的方法:使用荧光染料比较不同的饮料。  当威士忌开始在全球流行起来的时候,骗子也随之而来了。因为他们的伪劣假冒品很便宜,比如混合威士忌冒充纯麦苏格兰威士忌。但除了酿酒大师,很多人难以甄别。虽然,化学家们设计了各种方法甄别伪造威士忌。但这些方

微生物研究所揭示植物识别病原细菌的新机制

假单胞菌属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细菌病害,该属内的铜绿假单胞菌作为机会致病菌,可以侵染动物和人。而侵染植物的丁香假单胞菌位列十大植物病原细菌之首,可以侵染番茄等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20年1月10日,期刊The EMBO Journal 以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美最新研究显示人体微生物或成身份识别新“指纹”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新研究显示,每个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都含有独特的“指纹”,此特征可作为区分个体的标识。该研究结果刊登在5月11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研究论文首席作者、哈佛大学生物统计学研究部研究人员埃里克·弗兰佐萨说:“将人类DNA样本与人类DNA‘指

美最新研究显示人体微生物或成身份识别新“指纹”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新研究显示,每个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都含有独特的“指纹”,此特征可作为区分个体的标识。该研究结果刊登在5月11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研究论文首席作者、哈佛大学生物统计学研究部研究人员埃里克·弗兰佐萨说:“将人类DNA样本与人类DNA‘指

人体微生物可能成身分识别“新指纹”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11日说,人体肠胃细菌以及身体和皮肤各种微生物,可能像指纹一样成为独特的识别身分工具。  人体细菌可能因当事人的年纪、饮食、居住地方和整体健康情况,有很大的差异,而哈佛的研究首次探讨这种差异对识别身分的作用。  哈佛生物统计学系研究员傅兰索沙(Eric Franzosa)说:“把

通过观察微生物可以识别不同人种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10月24日报道,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美国医生进行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研究,现在他们声称,能够通过观察寄生在人嘴巴里的细菌来识别不同的人种。毕竟,细菌也有自己的种类之分。他们对应着所寄生的人的国籍。 这项研究涉及不同国家的100多个样本。总体而言,他们的嘴里均有

微生物DNA进行人体识别引发隐私担忧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寄生于人体的微生物的聚集DNA,它又被称为‘gut print’,可以唯一地识别某个人。但这引发了隐私问题。  研究结果于5月11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表明它可能识别人体微生物栖息研究方面的匿名参与者。该微生物将会透露个人健康、饮食或种族方面的细节。4月29日发表在

《科学》聚焦中国生物特征识别研究

  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在目录页以首要位置图片导读的方式,刊登了题为《中国聚焦生物特征识别》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在生物特征识别国际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成绩。  该文介绍了中科院自动化所李子青团队在面向公共安全的海量视频数据分析上的研究和应用——海量视频分析研判系统,以及

微生物所成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唾液酸识别机制研究获进展

  成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α和β(paired immunoglobulin-like type 2 receptor α/β, PILRα/PILRβ)是参与先天免疫调控的重要表面分子,在不同的物种中高度保守。两种分子均在胞外“暴露”相似的单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以结合相应的配体;但结合配体后,却利用

微生物所揭示水稻识别稻瘟菌侵染机制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但稻瘟菌的危害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俊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稻瘟菌侵染水稻时可以分泌众多的蛋白到水稻的质外体中。而植物对病菌的识别主要存在于两个层面,对病菌表面保守的分子特征物质(PAMP)的识别(PTI,PAMPs tri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