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广州白云山毒菇种类超10个尚无解药中毒死亡率高

近日,广州"回南天"持续阴雨,让进行户外活动的市民打不起精神,但是对于生长在白云山的野蘑菇而言,却是最好的生长时期。近日,"致命白毒伞"蘑菇再次现身白云山,食用1两可致命。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邓旺秋博士介绍,目前白云山上常见毒菇数量超过10种,常见食用菇有6种,但是为了避免误采误食,建议市民最好不采不吃野蘑菇。 白云山被发现毒菇不下10种 近日,白云山中部、西部的藜蒴树林附近发现的毒菇"致命白毒伞",是由广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李泰辉博士研究团队采集所得。"最近'回南天'空气潮湿,白云山上的蘑菇长势很快,我们在约两平方米面积内,就采集到10多个白毒伞。"李泰辉说。 邓旺秋说,广东省已被普查到的毒蘑菇超过100种,其中剧毒蘑菇约有8种,而白云山上常见的毒菇数量超过10种,其中多个剧毒蘑菇均在白云山上有所发现。 邓旺秋说,在温度较高的"回南天"和雨后放晴的......阅读全文

广州白云山出现头号毒菇白毒伞 采食50克可致命

毒蘑菇“白毒伞”形似可食用蘑菇   近日,笔者从广州市食安办获悉,广州白云山又现毒蘑菇头号杀手――致命白毒伞,市食安办提醒市民,食用50克白毒伞可以致命。   2月24-26日,广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李泰辉博士团队在白云山的藜蒴树

广州白云山毒菇种类超10个 尚无解药中毒死亡率高

   近日,广州"回南天"持续阴雨,让进行户外活动的市民打不起精神,但是对于生长在白云山的野蘑菇而言,却是最好的生长时期。近日,"致命白毒伞"蘑菇再次现身白云山,食用1两可致命。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邓旺秋博士介绍,目前白云山上常见毒菇数量超过10种,常见食用菇有6种,但是为了避免误采误食,建

毒蘑菇:食物界“头号杀手” 中毒致死案占1/3

  蘑菇,看上去美味又温良。虽然童话故事里总有“毒蘑菇”的传说,但是那似乎又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比较遥远。  然而卫生部的有关数据却显示:全国范围内的食物中毒致死的案例当中,毒蘑菇占了1/3。可谓食物界当之无愧的头号“杀手”。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知具较明显毒性的毒蘑菇种类多达100

广东专家建议野生毒蘑菇不要采食

2月22日,记者从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悉,2月13日,广东省丰顺县发生了一起4人因误食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获知消息后,该所研究员邓旺秋、助理研究员李挺等人于火速赶赴现场开展调查。经鉴定,导致这起中毒事件的主凶正是经常在广东地区早春季节杀人众多的剧毒蘑菇——致命鹅膏Amanita exitial

马里奥吃蘑菇变大背后的真相!!!

  菊长最怀念的就是小时候打开小霸王学习机和马里奥一起学习时光,那时候菊长一条命可以通关超级马里奥,觉得自己长大后肯定能成为一名科学家什么的。少年菊长的烦恼只有菊长自己懂,时常忧郁地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梦想自己也能像马里奥一样,吃一个变大蘑菇就能马上长大。  本来菊长都快忘记这回事了,但最近任地狱又

这些食物中竟含有天然毒素!预防及解毒措施了解一下?

  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小剂量作用于机体就能与机体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导致机体正常生理机能被破坏而引起一系列病变,甚至造成死亡的物质。由于毒物进入机体,产生毒性作用,导致机体功能障碍而引起疾病或死亡的现象称为中毒。  食物中的毒素是一类常见的毒物。根据来源可以将食物中的毒素分为天然毒素、诱发毒素和

毒蘑菇鹅膏环肽毒素合成机制研究获进展

  有毒蘑菇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却是重要药物和功能分子的来源。危害最大的有毒蘑菇当属鹅膏属的某些真菌,大部分致死中毒案例是这一类蘑菇所致。剧毒鹅膏中的毒素为鹅膏环肽,但鹅膏环肽并非仅鹅膏属真菌独有,在亲缘关系很远的环柄菇属和盔孢伞属中也有能产生这类毒素的真菌。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发现了两个鹅

剧毒蘑菇产毒与基因水平转移有关

  据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罗宏副研究员介绍,毒素是蘑菇因自我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可驱走对其有伤害的昆虫或其它动物,让后代孢子有机会成熟并得以传播和繁衍。因此,一些蘑菇进化出了高效的“毒素生产线”,增强了其生存适应能力。早在100多年前,人们就已发现世界上最毒的鹅膏属、盔孢

剧毒蘑菇产毒与基因水平转移有关

  剧毒蘑菇可致人于死地,原因在其含有毒素物质。记者21日获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成果发现,属于不同科别的剧毒蘑菇,能合成相同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鹅膏毒肽”,源于早年发生的基因水平转移事件。  据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罗宏副研究员介绍,毒素是蘑菇因自我生存的需

剧毒蘑菇产毒与基因水平转移有关

  剧毒蘑菇可致人于死地,原因在其含有毒素物质。记者8月21日获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成果发现,属于不同科别的剧毒蘑菇,能合成相同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鹅膏毒肽”,源于早年发生的基因水平转移事件。  据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罗宏副研究员介绍,毒素是蘑菇因自我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