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蛋白质变性的表现

蛋白质的变性常伴随有下列现象:①生物活性的丧失。这是蛋白质变性的最主要特征。②化学性质的改变。③物理性质的改变。在变性因素去除以后,变性的蛋白质分子又可重新回复到变性前的天然的构象,这一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复性。蛋白质的复性有完全复性、基本复性或部分复性。只有少数蛋白质在严重变性以后,能够完全复性。蛋白质变性和复性的研究,对了解体内体外的蛋白质分子的折叠过程十分重要。主要通过蛋白质的变性和复性的研究,肯定了蛋白质折叠的自发性,证实了蛋白质分子的特征三维结构仅仅决定于它的氨基酸序列。活性蛋白质分子在生物体内刚合成时,常常不呈现活性,即不具有这一蛋白质的特定的生物功能。要使蛋白质呈现其生物活性,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是,蛋白质分子的肽链在一些生化过程中必须按特定的方式断裂。蛋白质的激活是生物的一种调控方式,这类现象在各种重要的生命活动中广泛存在。......阅读全文

蛋白质变性的表现

蛋白质的变性常伴随有下列现象:①生物活性的丧失。这是蛋白质变性的最主要特征。②化学性质的改变。③物理性质的改变。在变性因素去除以后,变性的蛋白质分子又可重新回复到变性前的天然的构象,这一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复性。蛋白质的复性有完全复性、基本复性或部分复性。只有少数蛋白质在严重变性以后,能够完全复性。蛋白

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变性是指当天然蛋白质受到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时,使蛋白质分子内部的二、三、四级结构发生异常变化,从而导致生物功能丧失或物理化学性质改变的现象。  常见的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物理因素:热作用、高压、剧烈震荡、辐射等;化学因素有:酸、碱、重金属离子、高浓度盐、有机溶剂等。  变性对蛋白质功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

    病因     正常成人每天从食物中吸收铜2——4mg,进入血液的铜离子先与白蛋白疏松结合后,90%——98%运送至肝脏内与α2球蛋白牢固结合成铜蓝蛋白;仅约5%与白蛋白或组氨酸等氨基酸和多肽疏松结合,其大部分经胆道系统排泄,极少数由尿中排出。本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疾病,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与体征  临床主要表现神经精神症状与肝脏症状两大方面。欧美报道,约70%的HLD患者以神经症状为首发症状,肝脏症状次之。但国内有统计近7年1011例患者以神经症状起病者480例(47.48%),肝脏症状起病者404例(39.96%),其次为骨关节及肾脏损害症状。  1.神经精神症状  

蛋白质的非变性 PAGE 实验

实验材料蛋白溶液或块状细胞蛋白试剂、试剂盒丙烯酰胺过硫酸铵电泳缓冲液5X样品缓冲液分离胶缓冲液浓缩胶缓冲液仪器、耗材微量注射器移液器吸头或凝胶上样吸头实验步骤1.安装凝胶灌制模具、灌制凝胶、开始电泳,以及对凝胶进行的操作、保存、染色等步骤均与方案 1 中所述一致。2.若要通过检测生物学活性来确定蛋白

小儿肾淀粉样变性的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症状往往为全身性淀粉样变病理中的核心症状,原发性淀粉样变病最为显著,病变部位不同可呈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1.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上消化道黏膜肌层和固有肌层淀粉样纤维多量沉积,导致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在食管下咽困难,胃引起内容物停滞,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2.便秘,腹泻

蛋白质过量的表现

肾脏要排泄进食的蛋白质,当分解蛋白质时会产生大量的氮素这样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蛋白质,尤其是动物性蛋白摄入过多,对人体同样有害。首先过多的动物蛋白质的摄入,就必然摄入较多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其次蛋白质过多本身也会产生有害影响。正常情况下,所以必须将过多的蛋白质脱氨分解,氮则由尿排出体外,这加重了代谢负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的介绍

  本病通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期,少数成年期发病。发病年龄多在5~35岁,男性稍多于女性。病情缓慢发展,可有阶段性缓解或加重,亦有进展迅速者。  临床表现:  神经和精神症状  神经症状以锥体外系损害为突出表现,以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和肌张力障碍为主,并有面部怪容、张口流涎、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运动

解析蛋白质的盐溶、盐析和变性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在讲到油脂、蛋白质以及胶体时,经常要解释油脂皂化反应后高级脂肪酸钠与甘油的分离,为何要加细小食盐颗粒?食盐是如何使高级脂肪酸钠从溶液中析出的?在蛋白质溶液中为何加少量的硫酸铵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而加高浓度的硫酸铵却会使蛋白质析出呢?而硫酸铜溶液同样是盐溶液却使析出的蛋白质不像前

乙醇与蛋白质的沉淀和变性实验

乙醇引起的变性与沉淀先加入蛋白液溶解,加入NaCl(盐析)降低蛋白质溶解度,形成过饱和溶液,再加入乙醇现象会更明显些。变性的蛋白质是不会再溶于稀酸或稀碱了,应为变性即意味着结构的永久改变。你的试验中乙醇的最终浓度是95%*1ml/3ml=32%,而且最后蛋白会再溶解。因此,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蛋白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