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称世界低估中国对全球科学的贡献

据国外媒体报道,通常来说,随着一个国家越来越富裕,其在科学研究方面也越来越见长。那么中国正在崛起为一个科学大国就不足为奇了。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很快就做到了。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中国在全球科学产出中所占的份额,目前已远远超过其在全球经济产出中所占的份额。 这项研究由南京大学的谢庆南(Qingnan Xie,音译)和美国权威经济研究机构NBER的理查德⋅弗里曼(Richard Freeman)共同完成,他们认为世界一直低估了中国对科学的贡献。到目前为止,在国家级水平上衡量科学平贡献的方式是基于有多少科学论文的作者在某个特定的国家有地址。但这项新研究认为,使用地址无法解释中国研究人员在美国大学工作期间撰写论文的情况。 论文作者发现中国研究人员现在比其他人发表更多的科学论文。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科学论文发表作者中有中文姓名或地址。如果算上中文论文,这一数字将跃升至37%。相比之下,中国对全球GDP的贡献约为15%。 评论家指出,......阅读全文

中国科学报:基金带动科研热情

  从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统计资料(2011)》和《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可以看到,2011 年(至11月底),基金委批准资助各类项目32114项。其中研究项目系列各类项目16063项,人才项目系列各类项目15644项,环境条件项目系列各类项

中国科学报:“冷门”科研期待“走红”

图片来源:昵图网     从事“冷门”科学研究的辛苦,不仅体现在研究环境艰苦,而且在项目经费上,与那些“热门”科研相比仅仅是杯水车薪。然而有这样一批研究人员始终坚持着他们钟爱的事业。  “冷门”科研何时能迎来春天?   4月9日,星期一,80后博士王传超坐在办公桌前,QQ不

中国科学报:科研项目衍生物影响科研生态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前执行院长、水环境研究院前院长陈英旭涉嫌贪污和非法占有千万元科研经费被检察机关起诉的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在大学和整个科学界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从学者的反应看,经常获得科研项目资助者,不论出于本能,还是利益攸关,都不自觉地捂紧了口袋,但他们更多地仍是从合理的一面去看待科研项目的申

中国科学报:科研仪器共享困局背后

  当某种尖端科研仪器在欧美国家只有几台,但在我国却能找到十几甚至几十台时,您会为国内科研力量的“壮大”感到兴奋吗?   事实上,仅就数量而言,国内某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设备拥有量并不次于国外。以某种型号的卫星地面接收站为例,美国在2009年只拥有16座就已满足需要,而我国早在2005年就建成了30

《科学》:发现新中微子振荡标志中国科研崛起

  《科学》杂志3月16日发表文章,报道了大亚湾实验发现的第三种中微子振荡,并称此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国科研正在崛起。  文章说,大亚湾研究人员放弃春节休息,连续作战进行数据分析,最终确定了第三种中微子振荡几率。他们于3月8日向世界宣布了该项成果。  大亚湾研究团队击败了日本、美国、法国和韩国

杨卫为《科学》撰写社论谈中国科研诚信

  11月2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撰写的社论——《中国的科研诚信》(Research Integrity in China),以下为全文中文翻译:   中国的科研能力过去十来年大幅增长,正在重塑着全球科研图景。但是,快速增长的科研能力并不必然意味着科研文化

中国科学报:作科研的放弃与坚守

  最近,饶毅辞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职务终获批准,将于今年9月卸任,北京大学此时也正在向全球科学界招聘新一任的院长。对于辞去行政职务,饶毅表示:“与有些人认为行政在中国万能的观点不同,我认为,虽然有些事情需要有行政职务来做,有些事情会因为没有行政职务才可以做得更好。”显然,他这里指的是科学研

【中国科学报】科研人员时间从哪儿省

  无论是在科研院所还是在高校,加班加点地工作已经是大多数科学家的常态。即便如此,还是会经常听到他们抱怨时间不够用。“科研人员的时间去哪儿了”,最近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与此同时,很多公众也在质疑“为什么科研人员这么累,却没有多少成果”。  近年来,各类评价评审占用了科研人员大量的宝贵时间。中科院科技政

【中国科学报】让内审成为科研管理的臂膀

  “审计就是找茬儿。”这是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化所)副所长、纪委书记何宏平主抓该所内部审计工作之初,一些科研人员的看法。“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感觉压力很大,怕得罪科学家,将来会影响自己的岗位竞聘。”何宏平说。  然而,这一切近几年已悄然发生了变化。从2012年开始,地化所探索以内部审计

中国科学报:科研伦理咨询能否排疑解惑

“我们不是道德警察。我们只是帮助科学家摆脱麻烦的另一个渠道。”  当Stacy Hodgkinson和Amy Lewin招募一名15岁的怀孕少女参与研究时,他们绝对带有最好的初衷。两位心理学家正在评估一项针对年轻准父母的教育项目,而上述女孩符合所有的入选标准:头胎、孕期在15~32周、年龄低于19岁

专访《自然》、《科学》四位主编:他们看好中国科研

  近期,《自然》及旗下44个子刊的主编和资深编辑将齐聚上海,出席首次在中国举办的自然科研全球峰会。据介绍,此次峰会之所以选择中国作为举办地,是因为《自然》全球编辑团队希望增加对中国科研人员的了解与互动。  当前,中国作为全球科研界的领先者之一,科研数量与质量都有突出的表现。过去20年,我国科研人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采购250余台科研设备

  2012年11月28日中国政府采购网消息,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受 中国科学院大学 (招标人)的委托,就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设备采购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所需的货物和服务,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  招标编号: OITC-G12023442  1、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学报:什么是真正的科研成果

  有人问我,你现在还要写SCI论文吗?我笑了。我说:“我偶尔写一写博文,博文是我自己亲自写,SCI论文都是研究生写,我只是做修改定稿。”   不少人诟病当今科技界以SCI论文及论文数量的多少论英雄,我却不这么看。就像高考一样,虽然有许多问题,但到目前为止,还算是比较公正的标准。   论文作为科研

中国科学报:科研人员为何用“酱油钱”“买醋”

  春季来临,自然处于萌发之中。这个季节,也是研究人员写本子、申请科研经费的关键期,经费申请是他们所有事务中的重中之重。   “手里的一个大课题明年结题,后年的科研经费还没有着落呢。如果申请不到,我就‘死’了。”2月26日,南方某科研机构研究员张磊(化名)在回答记者电话提问“是否正在申请课题

中国科学报:科研经费管理不能由官员说了算

  近日,广州市纪委官方微博称:经查,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可炜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贿赂,数额巨大,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并涉嫌犯罪。经广东省纪委常委会议审议并报广东省委批准,给予其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并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此前,有媒体

《Natural-》子刊!中国科学家团队长寿科研成果

近日,《自然·衰老》杂志在全球范围内发表关于“百岁老人的长寿表征研究成果”。此项科学研究由总部位于中国南宁的长寿科技公司广西爱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爱生生命)科学家团队主导完成。  该研究论文称,长寿人群具有独特的肠型和衰老模式;与普通老人相比,百岁人群具有与年轻人更相似的肠道菌群结构和更高的菌群多样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发现江西大鲵野外纯种种群

  今年春季,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团队确认在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江西大鲵野外纯种种群,江西大鲵也成为目前我国首个遗传身份明确且野外稳定繁殖的中国大鲵纯种种群。  这不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俗称娃娃鱼的中国大鲵存在隐存物种。2018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所带领的团队在全

中国科学报:科研评价不能迷信刊物的国际性

  科研成果评价是对科研工作者研究工作的肯定与否定,被当成科研资源分配的主要依据之一。当前大多数单位科研成果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科学引文索引(SCI)文章的数量和影响因子统计,统计的方法各个单位有所不同。一些单位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也算成果;一些单位SCI刊物上的

-中国科学报:谁来为研究生科研“烂尾楼”买单

  要想改变科研“烂尾楼”现象,必须要精简研究生课程、保证学生科研最基本的科研时间,同时要给予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更多的主动权,并对研究生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图片来源:www.quanjing.com   “研究生毕业季正式拉开帷幕,投简历、面试、签约等剧情逐步登台。这个学期,快毕业的研究生几乎都无

中国科研亟需画龙点睛

  中国科研发展到何阶段?是何水平?应如何发展?这是我们面临的三大问题。对此,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要有清醒的认识、正确的定位和积极的措施。   我们有全世界最多的科研人员,海外人才大量回归,在几乎所有领域都开展研究,并取得不错的成就。国际著名期刊发表中国论文已经司空见惯;国际会议

Nature关注中国科研新走向

  上周,中国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Li Keqiang)发布了其上任一年后的第一份预算报告,让中国的科学界了解到了他们取得的一些重大成果。但一些观察人士则谨慎地表示为了鼓励创新,国家应该将更多的支持放到基础研究上来,远离急功近利的做法。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研究与发展(R&D)总经费支出每

Nature专题:中国科研的分量

  近年来随着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研发支出国,论文发表数量也上升到了世界第二。本期Nature推出专题“Assessing Science (China)”,介绍和探讨了中国科研的现状、机遇和挑战。  中国的研发支出  2013年中国研发经费比上一年增加了15%,成为仅次于美

中国科研迈入新原创时代

   当前创新驱动已成国策,面向科学前沿开展原始创新,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研方向,已经成为我国科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一个又一个基础科学前沿披荆斩棘、屡获佳绩:量子通信、铁基超导、中微子、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外尔费米子、干细胞、纳米……一个个原始创新成果,为中国科研步入新原

Nature专题:中国科研的分量

  近年来随着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研发支出国,论文发表数量也上升到了世界第二。本期Nature推出专题“Assessing Science (China)”,介绍和探讨了中国科研的现状、机遇和挑战。  中国的研发支出  2013年中国研发经费比上一年增加了15%,成

秸秆变废为宝-科研助力美丽中国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林废弃秸秆非常多,秸秆的种类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量大、低值、体积大、不便运输,而其自然降解的过程又极其缓慢,因此很容易导致以堆积、荒烧的形式直接倾入环境,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近年来,农业机械化收割的普及,让留在地里的秸秆茬更高也更多了。尤其到夏收、秋收时节,秸秆的集中燃

中国科研团队破解乙肝之谜

      全球有超过3.5亿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须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分子来感染宿主细胞,只有弄清病毒入侵机制,才有可能找到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       早报讯 昨天,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文辉博士率领的科研团队在当天出版的《eLife》杂志上发表题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是乙

《科学》关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科研投入部分

  3月5日,《科学》杂志发表题为《中国科学又一个丰收年》(Another Bumper Year for Chinese Science)的文章,关注了温家宝总理中涉及对科研投入的部分。  文章引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称,2012年中央政府对科学技术的投入达2285.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

美科学家警告白宫勿限制中国公民赴美科研

   北京5月2日电 (姚丽娟) 美国《纽约时报》日前披露,美国白宫正考虑限制中国公民在美国大学和科研机构从事敏感领域研究。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许多美国科学家的强烈质疑和反对。  美国《纽约时报》4月30日刊文披露,出于对中国在科技领域迅猛发展的担忧,特朗普政府考虑采取严厉措施限制中国公民参与美国大

中国科学家青藏高原冈底斯山古高度最新科研进展

  2014年5月12日,Nature杂志以“比喜马拉雅更早的西藏山脉(Tibet mountainous long before Himalayas)”为题报道了丁林研究员为首的研究组在国际地学著名刊物《地球与行星科学通信》发表的成果。该项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南部的冈底斯山在5500万年时已隆升到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吸引本科生走进科研实验室

黄微(右二)指导学生做实验  许星星最近双喜临门,这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大四女孩,不仅拿到全额奖学金将赴瑞典深造,还收到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的论文录用通知,她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一篇论文不久将发表。  “是‘无机化学实验’激发了我对化学合成的兴趣,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