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近况和展望

近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血液分析仪上也不断采用了最新的电子、光学、化学技术,由于临床工作对于血液细胞分析内容的要求的增加,提供更加方便、更加适用、更多功能、更加准确、更快速度和更多参数的血液分析仪,已经是各血液分析仪生产厂商的目标。 血常规检验多参数化:近年来许多仪器都在增加新的参数以满足临床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需求。最早加入到并得到公认的参数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目前该参数已经成为许多型号血细胞分析仪的标准参数,在各种贫血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该参数是很难应用人工方法测定的。随后有关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血红蛋白浓度分布宽度、异常淋巴细胞提示、幼稚细胞提示等各种参数和功能也不断的添加到一些品牌的仪器上,目前有的仪器甚至可以提供40~50 种测量或计算参数。但很多的新参数目前仍不能应用于临床,仅限定在实验室中,或供研究......阅读全文

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近况和展望

  近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血液分析仪上也不断采用了最新的电子、光学、化学技术,由于临床工作对于血液细胞分析内容的要求的增加,提供更加方便、更加适用、更多功能、更加准确、更快速度和更多参数的血液分析仪,已经是各血液分析仪生产厂商的目标。  血常规检验多参数化:近年来许多仪器都在增加新的

细胞分析仪的发展近况和展望

  近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血液分析仪上也不断采用了最新的电子、光学、化学技术,由于临床工作对于血液细胞分析内容的要求增高,提供更加方便、更加适用、更多功能、更加准确、更加速度和更多参数的血液分析仪,已经是各血液分析仪生产厂商的目标。  1血常规检验多参数化  近年来许多仪器都在增加新

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近况

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已有50年历史了,国内医院应用血细胞分析仪的情况也越来越普及。近年来由于综合性高科技的飞速发展,血细胞分析仪上也不断采用了最新的电子、光学、化学和计算机技术,从而不断满足临床工作对血液细胞分析的要求。提供更加方便适用、更多功能和参数、更加准确、更快速度的血细胞分析仪,已经是各血细

血细胞分析仪50年的发展历史和展望

1590 年荷兰人米德尔堡和詹森设计制造了最原始的显微镜(图1),1610 年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观察小的物体并将其放大,后来被列文霍克改进成为原始的显微镜。1658 年意大利人马尔皮基应用最原始的显微镜首先观察到了红细胞,他是第一个见到红细胞的人,开始进行红细胞计数则是200 年后的事情了。而设计并生

血细胞分析仪50年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

1590 年荷兰人米德尔堡和詹森设计制造了最原始的显微镜,1610 年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观察小的物体并将其放大,后来被列文霍克改进成为原始的显微镜。1658 年意大利人马尔皮基应用最原始的显微镜首先观察到了红细胞,他是第一个见到红细胞的人,开始进行红细胞计数则是200 年后的事情了。而设计并生产出第一

从血细胞分析仪的进步 展望国产医疗器械的发展之路

随着国内企业研发力量的快速提高,以及市场重心从高科技向普及型转移,国内产品的竞争力正逐步增强,为国内厂商拓展市场提供了机遇,医疗器械市场也开始茁壮成长。医疗仪器行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目前,中国医疗仪器行业同发达国家相比虽存在差距

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历史

  20世纪初期,莫尔德兰采用光电器进行血细胞计数;1947年拉格克兰茨采用高效光电倍增管加上光电扫描技术及暗视野照明法进行血细胞检测分析,克服了莫尔德兰光电法中存在的问题,可试用于临床;1958年,库尔特在前人的基础上,采用电阻率变化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出性能比较稳定、操作比较方便的血液

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历史

  20世纪初期,莫尔德兰采用光电器进行血细胞计数;1947年拉格克兰茨采用高效光电倍增管加上光电扫描技术及暗视野照明法进行血细胞检测分析,克服了莫尔德兰光电法中存在的问题,可试用于临床;1958年,库尔特在前人的基础上,采用电阻率变化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出性能比较稳定、操作比较方便的血液

血细胞形态分析仪定义和发展史

  定义:   血细胞形态分析仪是临床上用于测试血液中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目以及体积分布、血红蛋白的浓度、白细胞的总数并进行分类的检测仪器。血细胞形态分析仪主要用于血细胞形态学筛查,包括血细胞图像摄取、可视化观察及描述、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形态学特性描述、血小板测定等。   发展历史:   

我国DM/PK研究的发展和展望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5年10月12日,第十一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在泉城济南圆满落下帷幕。 浙江大学药物代谢和药物分析研究所 曾苏   来自浙江大学药物代谢和药物分析研究所的曾苏上台带来《我国DM/PK研究的发展和展望——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的精彩报告,报告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