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概述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症状体征

肝、脾肿大、腹水、黄疸。 亚急性型 病人一般是9岁以下的儿童,主要以继发性患者居多。发病前1~2周常有流感或菌苗注射史。发病很慢,常常特征是疲劳和贫血、黄疸和肝脾肿大,通常没有全身性疾病发生,少数患者因合并血小板减少而有出血倾向。在病程中常反发作作,让症状加剧。病程通常约2 年,有的患者经过诊疗后获得痊愈,有的病况迁延,转为慢性型。合并血小板减少者可因出血而死亡。 温抗体型 很多患者发病很慢,临床现象是头晕、没有力气,贫血程度不同,很多有脾大,1/3的患者有黄疸和肝大。发病较急的患者,会出现寒战、高热、腰背痛、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发觉休克和神经系统现象。原发性温抗体型多见于女性,继发性常伴有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少数病人可伴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称为Evans综合征。 冷抗体型 冷凝集素综合征:毛细血管遇冷后察觉红细胞凝集,诱发循环障碍和慢性溶血,症状是手足发绀,手和脚、鼻尖、耳垂等处症状突出,常伴有肢体麻木、......阅读全文

概述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症状体征

  肝、脾肿大、腹水、黄疸。  亚急性型  病人一般是9岁以下的儿童,主要以继发性患者居多。发病前1~2周常有流感或菌苗注射史。发病很慢,常常特征是疲劳和贫血、黄疸和肝脾肿大,通常没有全身性疾病发生,少数患者因合并血小板减少而有出血倾向。在病程中常反发作作,让症状加剧。病程通常约2 年,有的患者经过

概述老年性贫血的症状体征

  1、老年性贫血以继发性贫血多见,约占87.1%;此与老年人相伴 随的某些疾病,如肿瘤、感染、肾功能不全,慢性失血,某些代谢性疾以及应用药物有关。如发生原因不明的进行性贫血,则一定要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即使是轻度贫血也要仔细寻找原因。  2、老年人由于各器官有不同程度衰老,且常有心、肺、肝、肾及

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概述

  1、病因治疗  治疗原发病最为重要。  2、糖皮质激素  为治疗温抗体型AIHA的主要药物,泼尼松1~1.5mg/(kg·d),红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后,每周减5~10mg,至30mg/d时减量放缓,1~2周减5mg,,最终希望能用5~10mg/d或10mg隔日长期维持。治疗3周无效或需要泼尼松15

概述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方案

  脾切除只对少数证实有大量红细胞在脾内被破坏者有效。  术前准备:  1、对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前应改善肝功能,纠正出血倾向。  2、对某些严重贫血者,应反复多次输血后,再行脾切除。  3、对长期使用激素者,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4、按普外科腹部手术前准备。  麻醉要求:  气管内插管麻醉。  术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和体征

  受累最严重的胎儿可在宫内发生极重度贫血(参见第252节胎儿型有核红细胞增多症)伴宫内死亡,或出生时有胎儿水肿,胎儿在分娩前可通过超声检查诊断,显示头皮水肿,心脏扩大,肝肿大,胸水和腹水,也可存在羊水过多。这些新生儿极度苍白,严重的全身水肿,包括胸水和腹水;由于髓外造血而出现肝脾肿大;发生心功能衰

概述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体征

  1.症状,贫血的发生较为缓慢,早期无症状或症状很轻,患者常能很好地适应。常见的症状为头晕、头痛、面色苍白、乏力、易倦,活动后心悸、气短、眼花及耳鸣等。  2.特殊表现,缺铁的特殊表现有口角炎、舌乳头萎缩、舌炎、严重的缺铁可有勺状指甲(反甲),食欲减退、恶心及便秘。欧洲患者常有吞咽困难、口角炎,称

简述小儿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的症状体征

  青霉素引起的溶血,多在连续应用大量青霉素1周以上发生,溶血多数较轻,重者可表现血红蛋白迅速下降,网织红细胞升高。头孢噻吩也可引起类似反应,但所需剂量不大。此类病人都有既往服药史,也有部分病人于长期用药过程中发生。一般于停药几天或数周后溶血可随之消失。α甲基多巴引起的溶血多发生在用药3~6个月或以

概述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

  1.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化,轻重不一。一般起病缓慢,常表现为全身虚弱、头昏,以发热和溶血起病者较少见。急性型多见于小儿,但有时也见于成人,往往有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寒战、高热、腰痛、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烦躁以至昏迷。  皮肤黏膜苍白及黄疸可见于1/3患者,半数以上患者

概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尚未阐明,病毒、恶性血液病、自身免疫病等并发AIHA或原发性AIHA可能通过遗传基因突变和(或)免疫功能紊乱、红细胞膜抗原改变,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红细胞自身抗体,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发生溶血。  1)遗传素质:新西兰黑鼠是AIHA的动物模型,较易产生抗红细胞抗体,出现溶血性贫血的表现,酷似人类的

药物相关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症状

  发生溶血的患者过去都有服药史,也可能在长期用药过程中发生,部分患者在发生溶血前有药物过敏反应,如皮疹及发热等,溶血通常呈亚急性,轻度,主要是血管外,停药几天或几周后即缓解。  患者常有急性发作的血管内溶血,伴有寒战,高热,呕吐及腰痛,部分患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起溶血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概述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获得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IgG是引起该贫血的主抗体。本病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上,原发性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以女性为主,除贫血和溶血外,一般无其他特殊症状;继发性者常伴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其原发病多为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

概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1)温抗体型  多数起病缓慢,临床表现有头晕、乏力,贫血程度不一,半数有脾大,1/3有黄疸及肝大。急性起病者,可有寒战、高热、腰背痛、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和神经系统表现。原发性温抗体型多见于女性,继发性常伴有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伴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称为Evans综合征。

概述小儿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症状体征

  1.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感染和(或)氧化性药物可诱发或加重溶血性黄疸,甚至“溶血危象”,类似红细胞G6PD缺陷症临床表现,应注意早知鉴别。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及其临床特征见表1。  2.β地中海贫血 绝大多数于妊娠期30~40周(平均34周)时,胎儿死于宫内或娩出后短期内死亡。全身重度

概述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随病因和抗体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儿患者以急性型多见,与成人患者多为慢性型不同。  1.温抗体型  (1)急性型占70%~80%,患者多为婴幼儿,偶见于新生儿,发病年龄高峰约为3岁,以男性占多数,发病前1~2周常有急性感染病史,起病急骤,伴有发热,寒战,进行性贫血,黄疸,脾肿大,

概述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AIHA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产生及溶血的发生。  1.抗体产生  (1)抗原变异:当某些病毒、药物、化学毒物或射线等作用于造血细胞或成熟红细胞,或红系造血细胞基因突变,最后引起红细胞(有时是全血细胞)膜抗原成分的变异,进而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识别此类变异抗原的自身抗体,即所谓抗自身

溶血性贫血的概述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骨髓有6~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如红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则虽有溶血,但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患,或溶血性状态。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只有在红细胞的寿命缩短

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分析

  常见的溶血性贫血的具体症状会表现在很多方面,一般为血管内溶血,这种溶血发生在血管内,红细胞破坏的产物血红蛋白在血浆中与结合珠蛋白结合,因此消耗结合珠蛋白而使其含量下降。  表现为急性起病,可有寒战、高热、面色苍白、黄疸。此外还可有恶心、呕吐、感胸闷、腹痛;以及腰酸、背痛、少尿、无尿、排酱油色尿(

概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尚未阐明,病毒、恶性血液病、自身免疫病等并发AIHA或原发性AIHA可能通过遗传基因突变和(或)免疫功能紊乱、红细胞膜抗原改变,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红细胞自身抗体,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发生溶血。  1)遗传素质:新西兰黑鼠是AIHA的动物模型,较易产生抗红细胞抗体,出现溶血性贫血的表现,酷似人类的

关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简介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指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某种抗体能与自己正常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或激活补体,引起红细胞过早破坏而导致的一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温抗体型  自身抗体在37℃时呈现最大活性,根据有无病因可寻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者约占55%,常见病因包括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定义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系体内免疫功能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加速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分为根据抗体作用于红细胞膜所需的最适温度,可分为温抗体型和冷抗体型。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简介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系体内免疫功能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加速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分为根据抗体作用于红细胞膜所需的最适温度,可分为温抗体型和冷抗体型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验

1)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包括直接(DATG)法和间接(IATG)法。原理:用于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自身抗体(IgG)。分为检测红细胞表面有无不完全抗体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GT)和检测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的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GT),以前者最常用。直接试验应用抗人球蛋白试

概述单纯性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体征

  本症共同的临床表现是有进行性严重贫血,呈正常红细胞性或轻度大红细胞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显著减少或缺如,周围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正常或接近正常;骨髓有核细胞并不减少,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列增生正常,但幼红细胞系列显著减少,甚至完全缺乏。个别病倒可见幼红细胞系列成熟停顿于早期阶段,出现原红细胞小簇且伴巨

溶血过度所致贫血的症状体征

  临床表现多样化,乏力、贫血、黄疸、尿色改变、脾脏肿大等。发生溶血危象时出现腰背痛、寒战、高热、晕厥、血红蛋白尿等。部分患者可呈长期隐匿状态,遇诱因时发作。

溶血过度所致贫血的症状体征

  临床表现多样化,乏力、贫血、黄疸、尿色改变、脾脏肿大等。发生溶血危象时出现腰背痛、寒战、高热、晕厥、血红蛋白尿等。部分患者可呈长期隐匿状态,遇诱因时发作。

病史、症状和体征概述

   1.病史由于遗传病多有家族聚集现象,所以病史采集的准确性关系重要。除一般病史外,应着重患者的家族史、婚姻史和生育史。  (1)家族史:采集家族史时应特别注意因患者和代诉人由于文化程度、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及精神状态而使症状、体征的描述不够准确或不全面,或因患者或代诉人提供假材料等都会影

怎样预防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对于继发于感染的患者,预防相关病原体(病毒、支原体、梅毒螺旋体)感染非常重要。对于冷凝集素综合征和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患者,保温、避免受寒即使机体所在环境温度超过冷抗体反应的最高温度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如何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①有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DAT阳性,除外其他类型的溶血,可诊断为温抗体型AIHA;②如DAT阴性,但临床表现较符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切脾治疗有效,除外其他溶血性贫血,可诊断为DAT阴性的AIHA。  ③有雷诺现象,冷凝集素效价显著增高,或DAT C3 型阳性、抗IgG阴性,可诊断为冷凝集素综合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路径

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ICD-10:D59.101/D59.601)。(二)诊断依据。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临床诊疗指南-血液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人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定义和分类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定义和分类: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抗体参与的溶血反应所致的贫血。这类免疫反应是由于红细胞表面抗原,或与外来的抗原(如药物等)相结合,在相应抗体(IgG或IgM)作用下,或激活补体的参与,导致红细胞凝集或破坏而发生溶血;或在脾或肝脏内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下被破坏。免疫性溶血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