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所承担的喀斯特生态适应性修复支撑计划课题启动

5月3日,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所、广西植物所、广西山区综合技术开发中心、广西大学等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十二五”计划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构建项目——喀斯特峰丛洼地退化生态系统适应性修复研究课题,获得科技部社会发展司立项支持,正式启动。 该课题针对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区域综合效益低下、治理技术与模式缺乏可持续性等关键科学问题,建立广西环江县和平果县两个试验区,开展基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峰丛洼地适应性景观生态范式设计,重点突破坡面径流汇集、表层岩溶水生态调蓄、雨水收集与净化、土壤流失阻控、耐旱植被群落优化配置技术,培育草食家畜养殖和生态衍生产业,将为峰丛洼地退化生态系统适应性修复发挥技术支撑与示范引领作用。 ......阅读全文

喀斯特生态适应性修复支撑计划课题通过验收

  3月29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在成都组织专家组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一期)构建技术与示范”课题“喀斯特峰丛洼地退化生态系统适应性修复技术与示范”课题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在前期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审阅了相关材料,听取了课题负责人王克林的汇报,经质询和讨论,认为课题

亚热带所承担的喀斯特生态适应性修复支撑计划课题启动

  5月3日,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所、广西植物所、广西山区综合技术开发中心、广西大学等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十二五”计划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构建项目——喀斯特峰丛洼地退化生态系统适应性修复研究课题,获得科技部社会发展司立项支持,正式启动。  

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项目通过课题验收

“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项目通过课题验收验收会现场  10月21日至24日,973计划“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项目课题验收会在贵阳召开。  项目首席科学家刘丛强研究员代表项目感谢项目专家多年来的关心和指导,感谢项目全体成员4年多来所付出的艰辛努

全基因组测序揭示喀斯特植物适应性进化机制

   中国南方喀斯特起源古老、分布广泛,被认为是生态与进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康明团队等完成了首个喀斯特植物怀集报春苣苔的全基因组测序。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新植物学家》。  喀斯特植物是我国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迄今为止对喀斯特植物的多样性起源和适应性进

岳跃民等获2022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

  经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组织专家评审,并经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包括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岳跃民研究员在内的3位科学家近日荣获“2022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亚热带生态所作为获奖专家推荐单位获中科院通报表彰。  在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计划项目连续资助、国家外专局高端外

环江县党政代表团与亚热带所商讨“十二五”科技合作

环江县党政代表团与亚热带所商讨“十二五”科技合作   1月2日至3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纪委书记覃永和政法委书记谭勉率该县党政代表团一行13人赴湘慰问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并商讨“十二五”科技合作。   代表团一行与该所领导和中科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主要科研骨干围绕“十二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科普报告举行

  7月12日上午,由中宣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科院院士工作局、昆明分院、普洱学院共同承办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科普报告举行。报告会由普洱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成文章主持,昆明分院组织人事处、科技与教育合作处、普洱市科技局、文化局、部分对口企业相

环江站与广西合作获一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建设项目

  5月31日,依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站人才与技术优势的“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试点工程”项目正式启动,环江县也成为广西3个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县之一。 据悉,全国首批启动50个试点县,2010年中央支持每个县1000万元。

研究在喀斯特植被恢复初期土壤氮有效性调控因子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研究员王克林团队在西南喀斯特植被恢复对土壤氮有效性影响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最大面积的连片贫困区域,是非地带性的生态脆弱带。退耕还林还草是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生态恢复的重要举措。前期的研究表明喀斯特植被恢复初期

生态保护地:科技支撑需求紧

  “这是科技部实施重大研发计划以来第一个关于生态保护地和国家公园建设的项目,意义重大。”日前,在“国家重要生态保护地生态功能协同提升与综合管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仪式上,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闵庆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

喀斯特植被恢复初期土壤氮有效性的调控因子研究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研究员王克林团队在西南喀斯特植被恢复对土壤氮有效性影响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最大面积的连片贫困区域,是非地带性的生态脆弱带。退耕还林还草是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生态恢复的重要举措。前期的研究表明喀斯特植被恢复初期

污泥桨叶干化技术列入支撑计划

  由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承担的污泥桨叶干化技术继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后,近日又获得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专项支持,并列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天华院作为率先在国内开发桨叶干化技术的企业,已掌握了污泥桨叶干燥机结构及技术核心,建成了国内第一套桨叶污泥干燥试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预算调整工作启动

  根据《财政部 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以下简称《通知》)中,“对于2011年1月1日至通知发布期间批复总预算的课题,在批复预算总额不变的前提下,分科目预算科按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相应调整”的相关规定,现开展国家科技支

专家研讨地理信息支撑“未来地球”计划

  “用全球地理信息支持未来地球”国际研讨会6月9日至10日在京召开。与会的国内外专家探讨地理信息支持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据介绍,“未来地球”是由国际科学理事会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发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署(UNEP)等组织共同牵头,于2014年提出的为期十

广州计量院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验收

广州计量院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验收——转基因番茄核酸标准物质制备及其检测技术研究  2011年8月5日,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联合南方医科大学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转基因番茄核酸标准物质制备及其检测技术研究”顺利通过了验收。  本次课题验收会在广州计量研究院科学城实验基地内进行,

国家支撑计划支持苗药做大做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人口健康领域“贵州苗药现代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日前在贵阳启动。预计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提高“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热淋清颗粒”等苗药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实现年销售额达20亿元,新增产值7亿元。   贵州省科技厅副厅长秦水介介绍,苗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

  五、管理保障措施   按照“规范、滚动、开放、高效”的管理原则,进一步明确责权分明的分层责任机制、加强部门地方参与机制、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和公平公正的咨询评审机制,确保“十一五”支撑计划顺利实施。   (一)集成各方资源,发挥部门地方作用。   建立反映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加强部

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本报记者周迎久石家庄报道 “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奋力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近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河北“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科学家揭示大豆生态适应性遗传机制

  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粮食作物,起源于我国黄淮海地区,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通常,当高纬度地区大豆品种引种到低纬度区域时,由于其对光周期极其敏感,成熟期大大提前,导致大豆植株生物量和产量降低,这极大程度限制了低纬度地区的大豆种植。大豆长童期 (Long Juvenile, LJ) 性状在上世纪70

植被恢复对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氮固持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研究员王克林团队在西南喀斯特植被恢复对土壤氮固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氮素是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性元素之一,剧烈的人类活动会引起土地退化并导致土壤氮素的分解和流失。我国西南喀斯特区是受耕作活动干扰的生态脆弱带,围绕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

中央媒体深入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结合目前全国新闻媒体正在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11月21日至22日,《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在中科院办公厅主任李婷、昆明分院副院长沈华的陪同下,来到地球化学研究所,并亲临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进行基层采访。   21日上午,赵亚辉等在地化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李世

亚热带生态所等在喀斯特区域生态恢复评估研究中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研究员王克林团队在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恢复评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全球碳酸盐岩集中分布区面积最大、人地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以石漠化为特征的土地退化严重。围绕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恢复,国家先后在喀斯特地区实施了天然林保

亚热带生态所等在喀斯特区域生态恢复评估研究中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研究员王克林团队在西南喀斯特区域评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恢复成效评价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全球碳酸盐岩集中分布区面积最大、人地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以石漠化为特征的土地退化严重。围绕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恢复,国家先后在喀

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主站址建成典礼举行

       9月28日,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普定站”)主站址大楼落成典礼在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举行。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王克林,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和个人致信表示祝贺。  典礼由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李世杰

石漠化治理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王克林团队在桂西北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工程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态监测》上。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为了改善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我国实施了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申报指南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汽车产品研发与工业设计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应用工程》课题申报指南第一章 申请须知 一、项目总体目标 本项目隶属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领域,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针对产品研发与工业设计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过程中遇到的重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科技部高新司在京组织“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验收会。项目验收专家组在听取项目组汇报并经充分质询和讨论后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规定的研究任务和各项考核指标,同意通过验收。科技部高新司、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及相关单位的专家和同志参加了此次验收会。  

浙江加强生态环保领域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近日,浙江省科技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保领域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把生态文明放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科技治水、科技治霾、科技治土为重点,加快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2014-2016年,实施重大重点科技项目50项,突破共性关键技术15项,制修订技术标准10项,在重点行业推

植物代间可塑性的生态适应性机制

  表型可塑性是生物体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重要适应机制。其中,母体效应是一种特殊的表型可塑性,指母体所经历的环境修饰子代植株的表型及其对环境适应性的现象,这种代间的可塑性可能是缓冲后代免受环境胁迫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对母体环境效应的研究已成为环境变化背景下植物生态适应机制和生活史对策研究的热点。然而,

亚热带生态所揭示西南喀斯特土壤碳固定的影响因素

  土壤的固碳能力直接影响到全球碳平衡。最新研究表明,通过植被演替提升土壤固碳能力,能够有效地遏制全球气候变化。因此,了解植被演替各阶段的土壤碳固定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政策等原因,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而自上世纪90年代国家重大生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