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其中“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自然科学奖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五项奖项之一,为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旨在奖励那些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贡献的中国公民。此前,华罗庚、吴文俊、钱学森等均获此殊荣。 “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由中国科大潘建伟院士带队,彭承志、陈宇翱、陆朝阳、陈增兵共同完成,这是一支年轻的科研团队,彭承志为70后,陈宇翱、陆朝阳均为80后,该项目推荐单位是安徽省、中国科学院。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窃听、黑客攻击成为信息安全的主要问题,量子力学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有望发挥重要作用。据介绍,“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组成员长期从事量子力学基础问题实验检验,对光量子操纵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系统地发展了多光子纠缠操纵技术,并创新性地应用于量子......阅读全文

推开奇妙的量子之门

  2015年年底,世界顶级物理杂志、英国物理学会下属的《物理世界》公布了本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10项重大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以“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入选,并荣登榜首。在量子研究领域,这仅仅是该团队无数荣誉中的一项。在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评奖中,潘建伟、彭承志等为

中科院20项(人)获国家科技奖励

  日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记者从中科院了解到,今年中科院共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0项(人)。据统计,作为第一完成人或完成单位,中科院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其中,由中国科技大学牵头完成的“多光子纠缠及

六连冠彰显基础研究爆发力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这项听起来“不明觉厉”的研究成果,斩获了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至此,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连续6年“名花有主”。联想到这一奖项曾经九度空缺,如今的六连冠可谓弥足珍贵。  盘点这6年来的获奖项目,2013年“铁基高温超导”激发了全世界新一轮研究热潮;201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时隔多年迎来“双响”

  作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备受瞩目的国家大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继2006年之后再次迎来“双响”——在1月8日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以李家洋院士为第一完成人的“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和以唐本忠院士为第一完成人的“聚集诱导发光”项目团队双双折桂。  根据《国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