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astleman病肾损害的治疗和预后介绍

1、治疗 Castleman病肾损害的治疗可采用血浆置换、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等。依病情轻重可采用CO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龙)、CHOP方案(COP方案+多柔比星)和RCHOP方案(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等治疗。 2、预后 近期治疗效果良好,长期转归有待随访。......阅读全文

关于Castleman病肾损害的治疗和预后介绍

  1、治疗  Castleman病肾损害的治疗可采用血浆置换、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等。依病情轻重可采用CO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龙)、CHOP方案(COP方案+多柔比星)和RCHOP方案(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等治疗。  2、预后  近期治疗效果良好,长期转归有待随访。

关于Castleman病肾损害的基本介绍

  Castleman病肾损害是指由Castleman病所致的肾脏损害性疾病。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贫血等,常伴有其他系统或器官受累的表现,如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  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特别是人类疱疹病毒8型感染)、细胞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抗原

关于Castleman病肾损害的检查方式介绍

  1.实验室检查  多数患者可见镜下血尿。中、重度贫血患者可见血小板减少至(26~84)×109/L。红细胞沉降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快。半数以上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少数患者抗肾小球基膜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或抗核抗体阳性。  2.组织病理学检查  可见淋巴组织增生及肾脏病变。

关于Castleman病肾损害的鉴别诊断介绍

  (1)结缔组织病:淋巴结呈非特异性增生,类风湿关节炎的淋巴结有时可见浆细胞浸润。可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改变做出鉴别。  (2)木村病:多表现为头颈部肿块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常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免疫球蛋白IgE升高;淋巴结活检可见淋巴滤泡增生及活跃的生发中心,副皮质区嗜酸性

如何诊断Castleman病肾损害?

  根据体格检查见多部位淋巴结肿大,并同时存在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及肾脏病变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者,可诊断为Castleman病肾损害。必要时可做影像学检查和淋巴结活检,防止漏诊和误诊。

简述Castleman病肾损害的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肾小球受累,几乎均有蛋白尿。多数患者有高γ-球蛋白血症伴低补体血症和贫血,部分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急性或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偶尔可见肾小管间质病变。就诊时半数以上患者表现为急性肾损伤,部分有高血压表现。该病常伴有其他系统或器官受累,如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以颈部、颌下、锁骨上、腋

关于小儿药物性肾损害的预后介绍

  药物性肾损害预后良好。如能及时诊断及正确治疗,多数药物性肾损害患者肾功可恢复正常,病人可完全康复。但个别重症肾功能衰竭、病情复杂或原有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肾功常难以恢复,表现进行性肾功能不全,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衰竭。此外,本病的预后与导致本病的药物有关,有报道,卡莫司汀、司莫司汀等抗癌药及某些

关于原发性单克隆球蛋白病肾损害的预后

  本病预后主要视其是否发展成其他恶性病变如MM、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或恶性淋巴增生性疾病,另外一个因素决定于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半数以上预后良好,MGUS可能恶变为MM的危险因素包括:  1.IgG每增加10g/L危险性增加2.4倍。  2.可检出轻链蛋白尿,危险性增加3.5倍。  3.年龄>70岁,

关于小儿肾性糖尿的治疗和预后介绍

  1、治疗  目前认为不需要特殊治疗,对某些可能发生低血糖和酮症的病人应予补糖治疗。为了预防低血糖,可给患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避免长时间饥饿,妊娠期注意加强营养,多餐饮食。继发性肾性糖尿,主要是治疗其基础疾病。  2、预后  原发性肾性糖尿,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影响肾功能或代谢状态的恶化及患者的生命

关于巯甲丙脯酸肾损害的预后介绍

  关于卡托普利所引起的肾损害预后存在争议。一些作者认为蛋白尿只是短暂的过程,与进展性肾功能衰竭无关,而且有时不停药蛋白尿也可以自行减少消失。Case等报道了81例因患高血压病使用卡托普利的患者,6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蛋白尿,其中4例在继续使用卡托普利治疗的9个月中蛋白尿消退。另2例患者发生膜性肾病和

关于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预后介绍

  冷球蛋白血症和巨球蛋白血症的肾损害很少见,临床表现与常见的肾小球疾病难以鉴别,倘不加注意极易延误诊治,特别是肾外症状突出时。作者遇1例以脑梗死为首发症状,愈后1年脑梗死再发,只按通常的脑血管病治疗,尿蛋白未引起医生重视,5年后第3次脑梗死(46岁)入院。经各项检查诊断为巨球蛋白血症并发肾病综合征

治疗castleman病的相关介绍

  局灶型CD均应手术切除,绝大多数患者可长期存活,复发者少。病理上为浆细胞型的局灶性CD,如伴发全身症状,在病变的淋巴结切除后也可迅速消失。  多中心型CD,如病变仅侵及少数几个部位者,也可手术切除,术后加用化疗或放疗病变广泛的多中心型CD只能选择化疗,或主要病变部位再加局部放疗,大多仅能获部分缓

关于血栓性微血管病肾损害的治疗介绍

  不同病因引起的TMA治疗及预后差异很大,仔细寻找病因和发病机制是指导治疗的关键。因抗补体调节蛋白抗体引起的非典型HUS,可选择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治疗效果差,可考虑使用利妥昔单抗(抗CD20单克隆抗体)及抗C5单抗(依库珠单抗)。TTP患者应在确诊和(或)疑诊的24~48小时

关于肾淀粉样变的治疗和预后介绍

  1、治疗  淀粉样变性病预后差,据统计平均生存期小于2年。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病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药物有美法仑、泼尼松、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和秋水仙碱。但一般疗效不满意。近来有报告用大剂量美法仑治疗后进行骨髓或干细胞移植有较好的治疗前景。继发性淀粉样变性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基础病的治疗

关于肾淀粉样变性的治疗和预后介绍

  1、治疗:  淀粉样变性病预后差,据统计平均生存期小于2年。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病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药物有美法仑、泼尼松、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和秋水仙碱。但一般疗效不满意。近来有报告用大剂量美法仑治疗后进行骨髓或干细胞移植有较好的治疗前景。继发性淀粉样变性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基础病的治

关于黄瘤病的治疗和预后介绍

  1、治疗:  选择低脂、低糖、高蛋白饮食,高脂血症患者可口服降脂药。全身治疗可选择影响胆固醇和胆盐吸收的药物,改变脂蛋白合成和分解代谢的药物,影响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药物。睑黄瘤和较小的黄瘤可选择电凝术、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等,较大的黄瘤可行手术切除。  2、预后:  黄瘤病预后良好,经治疗可好

关于castleman病的相关介绍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属原因未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之一,临床较为少见。其病理特征为明显的淋巴滤泡、血管及浆细胞呈不同程度的增生,临床上以深部或浅表淋巴结显著肿大为特点部分病例可伴全身症状和(或)多系统损害,多数病例手术切除肿大的淋巴结后,效果良好。  

关于糖原贮积病Ⅱ型的治疗和预后介绍

  1、治疗  本病尚缺乏特效治疗。Hug等用细菌中提取α-酸性麦芽糖酶制剂治疗发现肝内糖原下降。Rymn等应用含麦芽糖酶的脂质体治疗婴儿型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有人试用纯化α糖苷酶后,肝内糖原有所减少。  2、预后  婴儿型常在1岁之内死亡;儿童型病情进展较慢,常因反复呼吸道感染而致命,也有患者可生

关于肾损害的防治介绍

  本病常见和致死的并发症是感染和肾功能衰竭。因此,除肿瘤本身的化疗之外,应以防治感染和针对肾损害有关因素进行合理治疗。  本病常存在轻链蛋白尿、高黏滞血症、高钙血症及高尿酸血症。这些都是造成肾损害的主要因素。大量饮水,保持充分的尿量,有利于轻链蛋白、尿酸和钙盐的排泄,以防肾小管及集合管内管型形成。

关于肾母细胞瘤的治疗及预后介绍

  儿童肾母细胞瘤对放化疗敏感,由于采用综合治疗,患儿的治愈率较高,是综合治疗恶性瘤成功的典范。20世纪50年代以前,肾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只有手术,患儿5年生存率约为20%。至20世纪50~60年代开始采用手术联合放疗,患儿5年生存率达到了45%~50%。此后,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的模式,患儿的5年

关于castleman病的辅助检查介绍

  1.组织病理学 肿大的淋巴结活检显示上述CD的特殊病理改变。病变主要累及身体任何部位的淋巴组织,偶可波及结外组织CD病理上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透明血管型:占80%~90%淋巴结内显示许多增大的淋巴滤泡样结构,呈散在分布。有数根小血管穿入滤泡,血管内皮明显肿胀,管壁增厚,后期呈玻璃样改变。

关于castleman病的基本症状介绍

  一、CD临床上分为局灶型及多中心型。  1.局灶型 青年人多见,发病的中位年龄为20岁。90%病理上为透明血管型。患者呈单个淋巴结无痛性肿大,生长缓慢形成巨大肿块直径自数厘米至20cm左右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的淋巴组织,但以纵隔淋巴结最为多见,其次为颈、腋及腹部淋巴结偶见于结外组织如喉、外阴、心包、

肾母细胞瘤治疗和预后

肾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多模式治疗使五年总生存率显著提高,现在接近90%。肿瘤分期:肾母细胞瘤的分期标准是基于肿瘤的解剖范围而不考虑遗传,组织学或分子标记。与较低阶段疾病(I和II)患者相比,较高阶段(阶段III至V)与更广泛的疾病相关并且结果较差.治疗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 原发性手

关于castleman病的实验方式介绍

  1.外周血 轻至中度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部分病例有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也可表现为典型火罐网的慢性病性贫血。  2.骨髓象 部分患者浆细胞升高自2%~20%不等,形态基本正常。  3.血液生化及免疫学检查 肝功能可异常,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升高少数病人肾功受累血清肌酐水平上升血清免疫球

关于castleman病的病理学介绍

  肿大的淋巴结活检显示上述CD的特殊病理改变。病变主要累及身体任何部位的淋巴组织,偶可波及结外组织CD病理上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透明血管型:占80%~90%。淋巴结直径为3~7cm,大者可达25cm,重量达700g。显微镜见淋巴结内许多增大的淋巴滤泡样结构,呈散在分布。有数根小血管穿入滤泡,

关于南美芽生菌病的诊断,预后和治疗介绍

  虽然在标本中发现形成特征性多芽体的大型(常>15μm)酵母菌可提供强有力的拟诊依据,但需经真菌培养才能确诊.  典型临床感染一般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病程,但通常不致死.唑类药均有很好的疗效.一般以口服伊曲康唑为首选.两性霉素B静脉注射也能根治感染,常用于十分严重的病人.磺胺类药由于价廉也被某些国家广

关于急性肾损伤的预后介绍

  既使是轻微的急性肾损伤也可能影响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医院内获得性急性肾损伤仍有较高的病死率,可高达50%。  急性肾损伤后存活的患者多数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但5%的患者肾功能不能恢复,需要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老年患者中比例可高达16%。另有约5%的患者肾功能虽然恢复,但将逐渐发生慢性肾功能损

关于原发性单克隆球蛋白病肾损害的诊断介绍

  本病应与多发性骨髓瘤(MM)相鉴别,但可能比较困难。根据血清M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多克隆免疫球蛋白水平、尿轻链排泄量、骨髓浆细胞所占比例、是否存在溶骨性病变、高钙血症或肾功能不全等方面的变化,常常有助于鉴别。  1.血清M蛋白水平较高常常与恶性病变相联系。血清M蛋白>30g/L通常提示明显的

关于矽肺的治疗和预后的介绍

  治疗  尘肺病人应及时调离粉尘作业,并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积极预防和治疗肺结核及其他并发症,以期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病人寿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预后  矽肺患者一旦确诊,即应脱离粉尘作业,并给予积极综合治疗,寿命可以延长到一般人的平均寿命,但其劳动力可能不同程度的丧失。矽肺的致

关于Dego病的预后和预防介绍

  1、预后  在皮肤损害出现后3周~10余年间发生肠损害,多数是小肠、大肠、肠系膜,而胃亦有累及。呈隐袭发病,早期可仅为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进而发生腹绞痛和便血,最后因发展为多发性肠穿孔和腹膜炎,故预后不良。  2、预防  加强护理和营养,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感染 应注意隔离,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