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生态所在气候与碳循环敏感性关系研究中取得进展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关系研究的不确定性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关键限制因子。基于模型模拟的研究表明,水分限制生产力是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t ecosystem carbon exchange:NEE)的决定因子(Ahlstrom et al., 2014 Science, Poulter et al., 2014 Nature),而基于大气观测的研究表明温度控制呼吸作用是生态系统NEE的决定因子(Anderegg et al., 2015 PNAS)。之前研究(Jung et al., 2017 Nature) 认为这两种观点的差异主要在于分析尺度的不同,小尺度上水分对碳循环的作用相互抵消,因此温度是大尺度上碳循环的决定因子,但最新的研究似乎并不支持这种观点(Humphrey et al., 2018 Nature)。至今为止,科学家对气候与碳循环之间的相互影响仍然缺乏机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刘志华......阅读全文

痕量铝影响海洋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在痕量铝影响海洋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湖沼与海洋》。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普遍存在于各种环境与生物体中。然而,目前尚未发现铝具有确切的生物学功能,这是一个长期未解之谜。铝在淡水和土壤中的浓度可达mmol/L

痕量铝影响海洋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在痕量铝影响海洋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湖沼与海洋》。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普遍存在于各种环境与生物体中。然而,目前尚未发现铝具有确切的生物学功能,这是一个长期未解之谜。铝在淡水和土壤中的浓度可达mmol/L,相比

痕量铝影响海洋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普遍存在于各种环境与生物体。然而,目前尚未发现铝具有确切的生物学功能。铝在淡水和土壤中的浓度可达mmol/L,相较而言,海水中溶解铝的浓度要低几个数量级,常处于痕量水平。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从十多年前开始关注铝添加对海洋浮游植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中碳循环、气候变化与风化强耦合

准确而定量地描述碳排放、气候变化与地质碳汇之间的互馈关系,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也是制定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关键科学基础。然而,目前关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地球系统碳循环过程与机理的认识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例如,未来大气CO2浓度的急剧变化是否会影响地质碳汇的潜力?大陆硅酸盐风化如何响应快速碳排放? 

光合碳循环-(photosynthetic-carbon-cycle)

光合作用中碳同化(二氧化碳转化为糖或其磷酸酯)的基本途径。又称卡尔文循环、还原戊糖磷酸循环、还原戊糖磷酸途径。在绿色植物、蓝藻和多种光合细菌中普遍存在。其他碳同化途径如 C4 途径和 CAM途径(见景天科酸代谢)所固定的 CO2 ,最终仍须通过光合碳循环才能被还原成糖。因此它是地球上绝大部分有机物

高寒灌丛土壤碳循环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王东在导师刘庆和尹华军的指导下,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窄叶鲜卑花高寒灌丛土壤碳收支对不同氮添加水平的响应。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农业和森林气象学》期刊。  高寒灌丛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寒灌丛生态系统的特点以及研究历史等原因,与森林和草地相比,目前

《科学》:叶绿素D可能影响全球碳循环

此前研究认为,叶绿素D对地球碳循环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日本一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一种能使光合作用在近红外线照射下进行的物质——叶绿素D在地球海洋与湖泊中广泛存在,这种叶绿素可能是地球上碳循环的驱动力之一。 此前的研究认为,叶绿素D只存在于少数海洋藻类内部,分布在海洋中很有限

某些藻类的增加可影响碳循环

  两项新的研究报告了浮游植物丰度和性质发生的急剧变化,它们对储存过量的碳具有重要的含义。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提出,一些类型的碳密集型藻类正在繁盛地生长,它们将充当日益重要的碳泵的角色。应用深水软珊瑚骨骼中埋置的浮游植物氨基酸的同位素特征,Kelton McMahon和同事确定了在过去一千年里北太平洋

俯冲带深部碳循环研究获进展

日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良团队在俯冲带深部碳循环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旗舰期刊《地球物理研究杂志-固体地球》。该研究通过高温高压实验并结合热力学数值模拟,明确了俯冲带水对碳酸岩熔体出现的重要影响及其稳定存在的温压范围,揭示了俯冲带弧下深度含水碳酸岩熔体是迁移碳的重

碳循环生物和大气之间的循环

  绿色植物从空气中获得二氧化碳,经过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再综合成为植物体的碳化合物,经过食物链的传递,成为动物体的碳化合物。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摄入体内的一部分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入大气,另一部分则构成生物的机体或在机体内贮存。动、植物死后,残体中的碳,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也成为二氧化碳而zu

《黄河三角洲湿地碳循环与碳收支》专著出版

《黄河三角洲湿地碳循环与碳收支》 课题组供图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韩广轩课题组撰写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碳循环与碳收支》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滨海湿地富含土壤有机碳,同时土壤有机质分解率和甲烷生成率较低,并且能够捕获和埋藏大量有机碳。盐沼、海草床和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的生

ACS-Catalysis:人工固碳循环研究取得进展

  工业快速发展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促使各国加速开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其中,设计和创建具有高效生物固碳能力的酶、生化途径、工程生物或微生物组,已成为合成生物固碳领域的研究热点。  自然界中,植物和微生物可利用六条天然固碳途径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其中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以1,5-二

“制作全球碳循环及森林固碳过程互动展品”通过验收

  1月18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对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主持的“制作‘全球碳循环及森林植被固碳过程主题’互动展品”课题进行验收。验收组由科技部科技交流中心、中科院大学、中国科技馆、北京天文馆、北京自然博物馆等单位专家组成。   课题负责人姜联合副研究员从课题立项背景、碳循环科研成果资源基础、展品研发

深海冷泉甲烷碳循环研究获新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478.shtm

碳循环模拟和数据同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模型数据融合方法和多模型集成分析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时空变化的有效手段。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何洪林研究小组应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CERN)长期动态监测数据,结合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和模型数据融合方法,取得一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碳循环观测系统布设完成

多年冻土区碳循环野外观测系统分布图   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高多年冻土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持的《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北半球冰冻圈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与适应对策”第二课题“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及其碳循环过程”

北半球冰冻圈变化研究项目启动

将揭示多年冻土退化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承担的“973”计划项目“北半球冰冻圈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与适应对策”启动。  该项目将围绕北半球冰冻圈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影响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并以冰冻圈变化对我国气候、灾害、水资源安全等的重大影响与应对策

《科学》:基于测量数据的地球碳循环轨迹初步摸清

  人类对气候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清楚地球的碳循环轨迹。以德国马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克里斯蒂安·比尔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近发表了两份研究报告,首次根据测量数据估算出地球上二氧化碳的自然释放和吸收量,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依据,这两份报告已刊登在新出版的

中外科学家揭示水泥是被长期忽视的大型碳汇

  日前,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研究员郗凤明率领的研究团队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国内外16家研究机构合作,阐明和量化了水泥材料全生命周期的碳吸收,发现水泥材料是重要的碳汇,对全球碳循环有重要影响,对全球碳失汇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独特的视角。相关成果发布于《自然-地理科学》。  据介绍,产业

研究揭示增温条件下旱区生物结皮调节土壤净碳交换的地理分布规律

  生物结皮是干旱地区关键的生物组成部分,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土壤CO2交换,在土壤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生物结皮可通过产生光合和呼吸作用直接影响土壤CO2交换,还可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栖居环境间接影响土壤碳释放。有研究表明上述影响均受到水热条件调控,但生物结皮在全球干旱区温度和湿度梯度下对土壤净碳交换(

气候变化报道联盟成立-共享气候变化新闻资源

   2014年彼得堡气候对话在德国柏林首都举行,环保人士手持标语在勃兰登堡门前集会。  5月21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即将于年底在巴黎召开之际,英国《卫报》、西班牙《国家报》、法国《世界报》和《中国日报》等25家国际新闻机构宣布结成“气候变化报道联盟”(Climate Publishers Ne

地球碳循环深及下地幔有了直接证据

  科学家曾推测,碳循环可能深入到地球的内部,但一直没有证据支持这一观点。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15日报道,最近,美国卡内基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对来自地表以下700公里深处地幔层的钻石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包含的杂质成分与海洋底壳一致,为碳循环深及地表以下数百公里提供了第一个直接证据。论文发表在9月15日

“海洋兰炭”:把海洋碳循环机制弄清楚

  “没有大数据基础和科学指标,就无法进行‘碳交易’,生态补偿机制也就不能科学有效运行。”中科院院士、焦念志代表在回答科技日报提问时说,他正在参与组织的海洋兰炭计划“就是要把海洋碳循环的过程机制探讨清楚”。   3月5日上午,总理工作报告结束后,焦念志在人民大会堂一楼被记者团团围住,直到成为最后一个

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从人类认识到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会使全球气温变暖,从而带来一系列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时,就展开了对碳素循环的研究。而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一个大碳汇,在碳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球森林面积为41.61亿公顷,其中热带、温带、寒带分别占

青藏高原湖泊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取得进展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调节器。青藏高原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敏感性、超前性和调节性,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青藏高原湖泊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储量约占全国湖泊水体DOC储量的76%。研究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中D

碳同位素技术在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碳在土壤中的储量和存储时间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最大和最长的,而土地利用方式会影响到土壤碳储量及其循环周期,因此有效的土地利用管理可使土壤成为一个碳汇。土壤储存碳的过程就是土壤有机碳动态平衡的变化,因此认识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是揭示土壤碳循环过程及其调控机制的重要方面。首先介绍了碳的一种稳定性同位素(

成都山地所植被碳循环参量反演建模研究取得新进展

  准确模拟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是预测气候变化的基础,也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重要的前沿领域之一。生态模型作为研究碳循环过程的关键手段,其模拟过程需要时间序列连续的植被生理生态参数的支持。近年来,碳通量观测网的时空覆盖范围仍然有限,遥感数据能弥补地面观测的不足。采用数据同化方法将多源数据与生态过程模

第九届国际二氧化碳大会在北京召开

  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承办的第九届国际二氧化碳大会(http://icdc9.lasg.ac.cn)于6月3日至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气物理研究所王会军所长为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副主任

沈阳生态所等在光降解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内部机制及关键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凋落物分解决定着碳的存储和周转,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虽然凋落物分解被广泛认为是一个由温度和水分驱动的微生物酶过程,但以该理论为基础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一直系统性地低估了全球碳周转速率,自然界中还

地理资源所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取得进展

  目前,有关碳循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被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对各种气候情景的预测。但植被生态系统固定的碳向下级食物链流失的动态,及对全球变化各种情景的响应目前还很少得到系统的研究。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扬建研究员与合作者利用沿着纬度梯度的温度变化来模拟在未来全球升温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