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梭形细胞肿瘤的简介

梭形细胞肿瘤主要是以梭形细胞为主,可发生在任何器官或组织,形态学表现可以是癌也可以是瘤。如发生在上皮组织(如梭形细胞癌、梭形细胞鳞癌),也可以发生在间叶组织(如梭形细胞肉瘤,梭形细胞间质肉瘤),形态表现复杂,多类似肉瘤,或伴有形似肉瘤的间质成份,免疫表型既可表现为癌,也可表现为肉瘤,或表现为癌肉瘤结构等的一类肿瘤。该病变较难直接检查,需多方面的检测如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等。 上皮性梭形细胞肿瘤 梭形细胞癌有时由于非上皮性标记物表达,较易误诊为肉瘤。 间叶性梭形细胞肿瘤 间叶组织的梭形细胞肿瘤有时细胞角蛋白表达,需与上皮来源的癌进行鉴别。 梭形细胞癌肉瘤 有时单靠细胞角蛋白表达易误诊为癌。需结合临床,病变部位,组织形态学特征,综合分析才能明确诊断。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由梭形细胞构成的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癌肉瘤)与子宫肉膜间质肉瘤,免疫组化角蛋白与波形蛋白都可表达,应注意鉴别。 胃肠道或胃肠道外间质......阅读全文

关于梭形细胞肿瘤的简介

  梭形细胞肿瘤主要是以梭形细胞为主,可发生在任何器官或组织,形态学表现可以是癌也可以是瘤。如发生在上皮组织(如梭形细胞癌、梭形细胞鳞癌),也可以发生在间叶组织(如梭形细胞肉瘤,梭形细胞间质肉瘤),形态表现复杂,多类似肉瘤,或伴有形似肉瘤的间质成份,免疫表型既可表现为癌,也可表现为肉瘤,或表现为癌肉

关于梭形细胞肿瘤的基本介绍

  梭形细胞肿瘤主要是以梭形细胞为主,可发生在任何器官或组织,形态学表现可以是癌也可以是瘤。如发生在上皮组织(如梭形细胞癌、梭形细胞鳞癌),也可以发生在间叶组织(如梭形细胞肉瘤,梭形细胞间质肉瘤),形态表现复杂,多类似肉瘤,或伴有形似肉瘤的间质成份,免疫表型既可表现为癌,也可表现为肉瘤,或表现为癌肉

关于梭形细胞肿瘤的病因分析

  以梭形细胞为主的肿瘤类型很多,除肉瘤外还有一些癌和恶性黑色素瘤:当细胞分化程度低时,进行组织类型诊断常较困难。在观察切片进行鉴别诊断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层剖析。  (1)首先从肿瘤发生的部位和病人年龄出发,初步分析肉瘤、癌或恶性黑色素瘤何者可能性大。低分化的软组织肉瘤和恶性外周神经肿瘤多

关于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瘤的简介

  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一个病症名称。  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瘤  科室:皮肤科肿瘤科皮肤性病  部位:四肢颈部生殖部位上肢下肢男性股沟女性盆骨      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瘤(spindle cell hemangioendothelioma)1986年由Weiss和Enzinger首先报告

关于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发病机制介绍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皮损为真皮或皮下组织内单发性或多发性蓝色坚实性结节,在数月或数年中,大小和数目逐渐增大增多,直径可达数厘米。损害多发时,通常发生于同一解剖部位,但亦有对称发生于双侧手部的报告,偶亦见多发损害发生于不同部位者。本病可发生于Maffucci综合征,偶亦发生于Klippel-tren

关于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瘤的组织病理特点介绍

  1.薄壁海绵状血管,有时充以机化性血栓和静脉石;  2.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的实体细胞区。海绵状间隙与梭形细胞的比例不等。梭形细胞可形成裂隙状间隙网,并可形成短束。梭形细胞间常散在小团上皮样细胞。上皮样细胞区常见胞浆内腔隙形成。偶尔,此种空泡状细胞为血管间隙衬里。细胞非典型性和核分裂象不明显。大多

关于多形核白细胞的简介

  多形核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包括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又称粒细胞。一类有分节状细胞核、细胞质内含大量溶酶体颗粒的白细胞。形状较小(直径10~15 μm);运动力强(40 μm/min),在骨髓中形成,寿命短(半衰期为6~7h),存在于血流和骨髓中。在其溶酶体中含有杀菌物质和酶类,诸

关于梭杆菌属的简介

  由于菌体形态两端尖锐呈梭形而得名。存在于人和动物口腔、上呼吸道、肠道、泌尿系的正常菌群,以口腔居多。临床较常见的是核梭杆菌(F. nucleatum)和坏死梭杆菌(F. necrophorum)。  革兰氏阴性,小或中等在小两端钝圆形的杆菌,无鞭毛,无芽胞,无荚膜。培养需专性厌氧,最适温度37℃

多形核白细胞的简介

  又称粒细胞。一类有分节状细胞核、细胞质内含大量溶酶体颗粒的白细胞。形状较小(直径10~15 μm);运动力强(40 μm/min),在骨髓中形成,寿命短(半衰期为6~7h),存在于血流和骨髓中。在其溶酶体中含有杀菌物质和酶类,诸如过氧化氢酶、溶菌酶、蛋白酶、磷酸酶、核酸酶和脂肪酶等。PMN大量出

关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简介

  1986年Rosenberg研究组首先报道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TIL细胞表型具有异质性。一般来说,TIL中绝大多数细胞CD3阳性。不同肿瘤来源的TIL细胞中,CD4+T细胞、CD8+T细胞的比例有差异。大多数情况下以CD8+T

关于产气荚膜梭菌的简介

  人类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1892年,美国病理学家W.H.韦尔奇等自一尸体分出本菌,因而又称韦氏梭菌。菌体较大,大小为(0.9~1.3)×(3.0~9.0)微米,无鞭毛,有荚膜。芽孢椭圆形,位于次级端。厌氧不严格。菌落直径2~5毫米,血琼脂平板上有溶血圈。糖发酵能力强,产酸产气。本菌的特征之一是

关于梭状芽胞杆菌的简介

  梭状芽孢杆菌是一大群革兰阳性、厌氧或微需氧的粗大芽孢杆菌的总称 。梭状芽孢杆菌属是厌氧芽孢杆菌的唯一菌属,现有157个种。该菌芽孢圆形或卵圆形,直径比菌体宽。梭状芽孢杆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人和动物肠道以及腐败物中,多数不致病,只有少数细菌致病,致病菌株一般均能产生外毒素和侵袭性酶。临床常见的致病菌

罕见鞍区孤立性梭形细胞肉瘤样癌病例分析

鞍区恶性肿瘤非常罕见,既往报道为转移性疾病,以乳腺癌或肺癌转移较为多见,占所有转移癌的1%~5%。20%的患者可出现鞍区病变的症状,其中,中枢性尿崩症占45%,视神经功能障碍占28%,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占24%,第Ⅲ、Ⅳ及Ⅵ颅神经麻痹占22%,头痛占16%。梭形细胞癌(spindle cell car

关于少突胶质细胞起源的肿瘤的简介

  少突胶质细胞瘤是起源于少突胶质细胞的低级别肿瘤,其细胞成分可有单独由少突胶 质细胞瘤构成或混合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瘤占所有胶质瘤的5%~10%。少突胶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类似,出现临床症状的平均年龄为44岁,诊断前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男女比例为2:1。  少突胶质细胞瘤及间变(恶

关于鼻肿瘤的简介

  单侧鼻腔的血涕和鼻塞,面部肿胀和麻木,提示鼻或鼻窦癌,除非已证实有其他疾病.  外生性乳头状瘤是指其表面有分支状,血管结缔组织伴指状突起的鳞状细胞乳头状瘤.鼻腔内的乳头状瘤经常需要反复地切除,但具有良性的病程.内翻性乳头状瘤为上皮细胞伸向血管结缔组织基质内的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它们是侵害性的,并表

关于额叶肿瘤的简介

  额叶肿瘤(frontal tumor) 除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压增高症状外,额叶肿瘤可致精神症状。这种症状出现较早,发生率也高。 主要表现为记忆力障碍及人格的改变。早期症状常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亦是以近记忆力减退明显,远记忆力保存,但随着病情进展,思维和综合能力明显减退,出

关于肿瘤疫苗的简介

  肿瘤疫苗(tumor vaccine)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原理将肿瘤抗原以多种形式如:肿瘤细胞、肿瘤相关蛋白或多肽、表达肿瘤抗原的基因等,导入患者体内,克服肿瘤引起的免疫抑制状态,增强免疫原性,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诱导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控制或清除肿瘤的目的。 [1] 2

酪酸梭菌的简介

  酪酸梭菌是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有益菌:服用后进入肠道,可对各种肠道有害细菌的发育起抑制作用,减少其增殖和产生毒素,使肠道内水分潴留明显减少,同时促进有益菌双歧杆菌的生长,还可通过抑制5  -HT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还能抑制肠黏膜的萎缩,同时使粪便中水分含量减少,粪便的性状和排便次数也得到改善

关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肠炎的简介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肠炎又称假膜性肠炎,主要见于用阿莫西林、克林霉素或第 2、第 3代头孢菌素治疗之后。感染可无明显危害 ,仅伴有轻度腹泻 ,有些患者未经治疗可自行痊愈。有的也可表现出严重临床症状 ,伴有发热、大量腹泻 ,结果导致体重降低 ,形成伪膜性结肠炎。特别危险的是发生中毒性巨结肠或败血症。 

艰难梭菌简介

一、流行病学1、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C.difficile)为专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产生A、B两种毒素,为条件致病菌,可导致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 CDAD)。2、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

关于松果体区生殖细胞肿瘤的简介

  肿瘤位于松果体区,早期压迫导水管可有颅压增高,继之压迫动眼神经核可导致眼球垂直运动障碍,晚期压迫四叠体下丘造成听力减退、压迫小脑上蚓部或小脑上脚造成走路不稳等,一般病程较短,自20天~1.5年,平均为4个月。  1.颅内压增高  表现为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其他尚有视力减退(视神经继发性萎缩)

关于小儿腹部肿瘤的简介

  小儿腹部肿瘤(abdominal tumor in children)不容易发现,可表现为长期发热,淋巴结肿大,疼痛等,腹部包块一般发现时都比较巨大。小儿恶性腹部肿瘤如果治疗不及时,有可能致死。

关于肿瘤相关抗原的简介

  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 TAA),是指在肿瘤细胞或正常细胞上存在的抗原分子,包括:胚胎性蛋白、糖蛋白抗原、鳞状细胞抗原等,常用于临床肿瘤的诊断。肿瘤相关抗原并非肿瘤细胞所特有,正常细胞可微量合成,而在肿瘤细胞增殖时高度表达,因此称为”相关抗原“。来源于同

关于肿瘤免疫逃逸的简介

  肿瘤免疫逃逸(Tumor escape)是指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从而得以在体内生存和增殖的现象。机体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功能,当体内出现恶变细胞时,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通过免疫机制特异地清除这些“非己”细胞,抵御肿瘤的发生发展。然而,恶变细胞在某些情况下能通过多种机制逃

关于棘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介绍

  棘形细胞增多症(acanthocytosis)是先天性β脂蛋白缺乏引起的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极少见。国内尚无报道。  本症的红细胞中约有70%~80%边缘呈棘刺样突起。但贫血较轻,呈间歇性。多合并脂肪痢,但维生素B12吸收正常。生长发育迟缓,削瘦,并逐渐地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肌肉无力、萎缩

关于非梭状芽胞杆菌肌坏死的简介

  化脓性肌炎或肌肉坏死大多由厌氧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引起,但也可由消化链球菌引起,前者称为梭菌性肌坏死,后者则称为非梭状芽孢杆菌肌坏死。局部病灶表现为肌肉内蜂窝织炎和肌肉间隙内蜂窝织炎,故又称厌氧链球菌性肌炎。该病变较为局限坏死肌肉与尚有生机的肌肉常混合存在。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敞开伤口充分引流,是

关于梭状芽胞杆菌伤口感染的简介

  梭状芽胞杆菌伤口感染可表现为局灶性蜂窝织炎,局部或扩散性肌炎,或最为严重的进行性肌坏死(气性坏疽)。感染可在受伤后数小时或数日后发生,常发生于严重挤压伤或穿透伤后组织坏死的肢体,类似的扩散性肌炎或肌坏死症也可发生于手术伤口,特别是有闭塞性血管病的患者。

颞前动脉梭形动脉瘤病例报告2

2.2临床特征 不同于囊性动脉瘤,颅内梭形动脉瘤好发于相对年轻患者,而且男性相对于女性更易发生。Day等报道了有关儿童和成人的大脑中动脉梭形动脉瘤最大的一组病例,剔除5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4例夹层型梭形动脉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岁,且男性多见。Xu等报道了20例大型或巨大型大脑中动脉梭形动脉瘤患者

颞前动脉梭形动脉瘤病例报告1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是常见的颅内动脉瘤,其发病率约为20%;大多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以囊性动脉瘤为主,梭形动脉瘤比较少见。而累及颞前动脉的梭形动脉瘤则更为罕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于2020年4月收治1例颞前动脉梭形动脉瘤患者,经动脉瘤孤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破伤风梭菌的简介

  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 tetani)是引起破伤风的病原菌,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后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本菌繁殖体抵抗力与其他细菌相似,但其芽孢抵抗力强大。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能耐煮沸40~50分钟。对青霉素敏感,磺胺类有抑菌作用。  破伤风梭菌是破伤风的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