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屠呦呦等五位著名科学家获得小行星永久命名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 为奖励著名科学家的杰出成就,经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提议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我国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和近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获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命名仪式于1月4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并向五位科学家分别颁发了小行星命名证书和运行轨道铜牌。 刘延东说,屠呦呦等科学家作为我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矢志创新、求真务实,在各自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科技界乃至全社会的认可与赞誉。希望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楷模,深入学习他们忠于祖国和人民的爱国情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在迈向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中作出贡献。刘延东强调,科学家是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承载者,也是国家科技进步的宝贵财富,要为他们创造更好科研条件,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努力在......阅读全文

屠呦呦等五位著名科学家获得小行星永久命名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 为奖励著名科学家的杰出成就,经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提议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我国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和近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获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命名仪式于1月4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并

中医扬名天际!第31230号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屠呦呦星”

         根据国际天文联会小行星中心12月25日出版的第96939-97570号公报,第31230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屠呦呦(Tuyouyou)星,公报描述如下:  屠呦呦(生于1930年)是一名中国药理学家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她发现了抗疟药青蒿素,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数百万生命。她赢得许多奖项

天上有颗“屠呦呦星”

  国际永久编号第31230号的小行星,如今有了新的名字——“屠呦呦星”。2016年1月4日下午,五位科学家的小行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的名字,被写上了浩渺星空。  屠呦呦因身体原因并未出席命名仪式。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

刘延东:为科学家创更好科研条件

  为奖励著名科学家的杰出成就,经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提议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我国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和近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获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命名仪式于1月4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并向五位科学家分别颁发

屠呦呦捐百万设立北大屠呦呦医药人才奖励基金

  这是一个简约的签约仪式,这更是一个充满温馨、祥和、幽默、快乐的“家宴”。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北大校友屠呦呦老师零距离,她是一位令晚辈感到亲切慈祥的长者,是一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科学家,是一位关注北大、北医发展的校友。她更是一位有着率真的童心和怀揣一颗感恩之心的真诚质朴的老人。置身于86

屠呦呦:良药治疟 呦呦晚鸣

 屠呦呦早年在工作中   诺奖落京东,青蒿素名。  良药治疟救苍生。  百般艰辛实验难,  医典启明。  协作会战兴,递补相竞。  古方须赖科技成。  埋头干事何顾它,  呦呦晚鸣!  10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为新晋诺贝尔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所

屠呦呦:荣誉本身就是责任

屠呦呦在家中受访   尽管站在小区里一抬头就能看到人民日报亮着金色灯光的大楼,这个躲藏在胡同里的小区却似乎从未离媒体如此之近过。 从早上开始,遍地都停满了车,保安知道小区里有个科学家得了个奖,是“什么第一”,但对这个叫屠呦呦的老人没有什么印象。 屠呦呦的老伴儿李廷钊打开门时,

院士增选启动,屠呦呦能否破格?

  2017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近日启动。刚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屠呦呦此次能否当选院士?  据了解,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为院士候选人,但均未当选。而今,她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技奖“双料”得主,但已86岁高龄,是否有可能赶上院士“末班车”呢?  1月9日,2016年度国

国际永久编号第15882号小行星,为何被命名为“定中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421.shtm图为“定中星”命名授牌仪式现场。 李玉素 摄中新网定州6月24日电 题:国际永久编号第15882号小行星,为何被命名为“定中星”?作者 李玉素 张玉凤6月24日,“定中星”命名授牌暨雕

屠呦呦开启“诺贝尔奖之旅”

  诺贝尔奖正式的颁奖时间是北京12月10日,1896年的这一天,瑞典人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诺贝尔奖就是根据他的遗嘱设立的。  从昨天抵达斯德哥尔摩,到12月10日领奖这几天里,屠呦呦将在这座有着“北方威尼斯”之称的城市里做些什么?记者昨天拿到了一张屠呦呦诺贝尔之行的大致时间表。6日,屠呦呦在诺贝尔

屠呦呦接受美国《临床研究期刊》访谈

  “生物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发现,二是发明创造。”——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斯坦  “很荣幸,这两条路我都走了”——本年度拉斯克奖得主屠呦呦  青蒿是传统中药,最早载于《五十二病方》。《本草经》名草蒿,又名青蒿,自公元340年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以后,各代书籍屡

南方人物周刊:发现屠呦呦

  此前在公众视野里默默无闻的屠哟哟获得拉斯克奖,也重新点燃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文革”期间政府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特殊时期的秘密任务  拉斯克奖获奖者视频访谈,屠呦呦正襟危坐,严肃宣布“我叫屠呦呦。”一句话说完,才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嘴角上翘,勉力笑了一下。也

《医学研究综述》特刊:庆祝屠呦呦九十华诞

2021年11月,Wiley出版集团旗下医药化学期刊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发布了一期特刊 “庆祝屠呦呦九十华诞” ,献礼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教授,以表彰其发现青蒿素继续拯救世界上无数生命的杰出成就,以及感谢她对未来几代科学家的启迪。屠教授于1955年毕

屠呦呦口述:参与523项目始末

   20世纪60年代,疟疾出现抗药性,研究新型抗疟药成为世界难题。当时正值“越战”时期,交战双方非战斗减员严重。受越南委托,中国有意识地开展军民大联合,来完成这个艰巨任务。这才有了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今科技部)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召开“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将研制抗疟药

09830号小行星命名“北航星”

昨天,“北航星”雕塑揭幕  昨天(10月25日)上午,一颗永久编号为09830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北航星”。该小行星发现日,恰与北航校庆日同天。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郑晓年宣读了“北航星”命名公告。由国家天文台申请,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

拉斯克奖颁奖 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

  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9月23日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   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教授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

“把论文变成药”:屠呦呦团队的新年期望

  “得奖、出名都是过去的事,我们要好好‘干活’。”2018年初,出生于1930年的屠呦呦略显焦急。  在这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眼中,“新年”更多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在提醒她“还有很多事要做”。  屠呦呦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谈起了她的新年期望。  期望一:发现青蒿素更多“

把论文变成药”:屠呦呦团队的新年期望

  在这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眼中,“新年”更多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在提醒她“还有很多事要做”。  屠呦呦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谈起了她的新年期望。  期望一:发现青蒿素更多“秘密”“把论文变成药”  自1969年正式接触抗疟药,至今近50年的岁月中,屠呦呦与青蒿素结下不解之

“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京颁奖 屠呦呦等获奖

  3月25日,由凤凰卫视和凤凰网发起、联合海内外十余家知名华文媒体共同主办的第十次“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清华大学举办。  2016年是“影响世界华人盛典”10周年和凤凰卫视成立2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纪念年份中,包括中国当代著名古诗词学者叶嘉莹在内的9位著名华人在此向世界发声。  

屠呦呦研究成果24年后申请新药

  近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出双氢青蒿素片增加适应症的新药申请。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食药监局了解到,该申请已顺利通过市食药监局的初审,目前已转交至国家食药监总局等待进一步的审批。据悉,这是自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批准为一类新药后,首次申请增加新适应症。  双氢青蒿素片是屠呦呦教授多年的研究成果

你没注意到的屠呦呦式成才路径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举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领奖。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先生当然是拔尖创新人才,但其被国内普遍承认是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是2015年10月以后的事情了,这时屠呦呦已经85岁高龄。  屠呦呦一生中有两

外媒:方舟子称屠呦呦"夸大自己成就"

  中国科普作家方舟子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刚刚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在发表研究成果时忽略了他人的贡献。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月7日报道,84岁的药学家屠呦呦在10月5日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名获奖者之一,她在从植物药中成功提取青蒿素的研究中起了主要的作用。  

屠呦呦获奖领域——疟疾 与文化和历史的纠缠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终于在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30揭晓,三位科学家因为其在抗寄生虫领域的杰出贡献,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其中,美国科学家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科学家Satoshi Omura因为他们开发出了抗蛔虫新药阿维菌素,为人类健康做出了重

史家小学分校成立屠呦呦小小实验室

   10月31日,由北京世园局推出的大型公益活动“园艺生活好课堂”走进史家小学分校,1500名学生总动员,通过举办一场“校园小小世园会”为2019北京世园会预热加油。全校学生受邀成为2019北京世园会小使者,史家小学分校也成为2019北京世园会“园艺生活好课堂”首个校园推广基地,得到世园局授牌。 

评论:屠呦呦得大奖是反思学术体制的好机会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是发现治疗抗疟药物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日前获得了拉斯克奖。迄今为止,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9月14日《北京晨报》)。  尽管美国期刊杂志《细胞》对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予以高度评价:“由

屠呦呦做到三个“第一”为何还落选院士

  屠呦呦的获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应该不仅仅是一座奖杯。透过这面多棱镜,探讨分析其折射出来的现象与问题,对于推动我国的科技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不无裨益。  首先,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

屠呦呦团队的青蒿素或可治糖尿病

  由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研制出的青蒿素药物至今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抗疟药物,成功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12月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 Cell(《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突破性研究表明,这一药物或许还可以拯救数亿糖尿病患者。来自奥地利科学院CeMM分子医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利 用一种特别设

两院院士侯祥麟获小行星命名

  宇宙中又多了一颗以中国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编号为236845号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侯祥麟星”。4月4日,“侯祥麟星”命名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中国石油大厦举办,纪念侯祥麟院士杰出贡献和崇高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两院院士侯祥麟是世

2017年两院院士增选启动,屠呦呦能否破格当选?

  2017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近日启动。刚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屠呦呦此次能否当选院士?  据了解,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为院士候选人,但均未当选。而今,她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技奖“双料”得主,但已86岁高龄,是否有可能赶上院士“末班车”呢?  作为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

屠呦呦团队透露青蒿素存在其他抗疟成分

  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福龙9月5日透露,近期针对青蒿素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研究发现,青蒿中仍有青蒿素之外的其他抗疟成分。  在当天于广东举行的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上,廖福龙介绍说,屠呦呦及其团队仍在进行青蒿素的相关科学研究工作,近期成果显示,青蒿中还存在着青蒿素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