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屠呦呦:良药治疟呦呦晚鸣

屠呦呦早年在工作中 诺奖落京东,青蒿素名。 良药治疟救苍生。 百般艰辛实验难, 医典启明。 协作会战兴,递补相竞。 古方须赖科技成。 埋头干事何顾它, 呦呦晚鸣! 10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为新晋诺贝尔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所题的《浪淘沙·诺奖》一词,道尽了已是耄耋之年的屠呦呦与全国众多科学家为研制全球抗疟药物青蒿素所历经的艰辛。 许多的第一次 屠呦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史上第12位获奖的女性,也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亚洲女科学家。 “这是中国大陆科学家首次获得诺奖,另外也是以中药为基础的科学研究获得的第一个诺贝尔奖。”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冀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屠呦呦等人的工作成功解决了恶性疟疾的治疗问题,“实际上,这对消除疟疾起到世界性影响,也是我国被国际公认的最重要的首创药物”。 科学研究重视原始创新,特别是诺贝尔奖,更加注重成果的......阅读全文

一说青蒿素眼睛就亮,“场合”上的事都不会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关于她的报道铺天盖地。实际上,真正见过她本人的记者,依然很少。  她顽强抵抗着外界的关注。屠呦呦曾对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院长,可以了吧,赶紧停下来。我不太愿意搞这些场合上的事情,是时候谈谈青蒿素的具体问题了吧。”科研,她愿意谈;其他的,“实在不会”。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昨天下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传出后不久,一则“热烈祝贺北大校友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消息就迅速在“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招生办”等多个北大官方微信公众号传播。  消息称,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选择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  早在2

科学史丨“523任务”与青蒿素发现的历史探究

黎润红1 饶毅2 张大庆1(北京大学 1医学部100191,2 生命科学学院 100087)  摘要  青蒿素的发现是在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完成的。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有关青蒿素的发现及其成果的评价存在着诸多争议,甚至在青蒿素发现的代表人物之一——屠呦呦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之后,相关的争议

屠呦呦捐百万设立北大屠呦呦医药人才奖励基金

  这是一个简约的签约仪式,这更是一个充满温馨、祥和、幽默、快乐的“家宴”。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北大校友屠呦呦老师零距离,她是一位令晚辈感到亲切慈祥的长者,是一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科学家,是一位关注北大、北医发展的校友。她更是一位有着率真的童心和怀揣一颗感恩之心的真诚质朴的老人。置身于86

屠呦呦团队科研新突破 抗疟名药青蒿素着手对付肿瘤

  “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前提,这是党的十九大赋予我们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更是中医药工作者的担当。中医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诺贝尔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透露,2018年,她和团队将重点攻关青蒿

屠呦呦获诺奖创六大纪录,回应表示“获奖并不意外”

  据诺贝尔官网消息,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揭晓。一半共同授予美国科学家William C. Campbell与日本科学家Satoshi ?mura,表彰他们发现了对抗蛔虫感染的新疗法;另一半授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Youyou Tu),表彰她发现对抗疟疾的新疗法。  此次,诺贝尔生

南方人物周刊:发现屠呦呦

  此前在公众视野里默默无闻的屠哟哟获得拉斯克奖,也重新点燃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文革”期间政府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特殊时期的秘密任务  拉斯克奖获奖者视频访谈,屠呦呦正襟危坐,严肃宣布“我叫屠呦呦。”一句话说完,才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嘴角上翘,勉力笑了一下。也

饶毅专访:扎实做事是青蒿素科学史最有价值告诫

饶毅  曾经有人通过中间人间接来咨询我“在发现青蒿素贡献上,屠呦呦和其他人的顺序问题”,我当时就认为,“屠呦呦肯定是第一人。”  9月中旬,国内开始传出消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获得国际大奖——美国拉斯克奖。此前的8月22日,著名学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发表《》,

“把论文变成药”:屠呦呦团队的新年期望

  “得奖、出名都是过去的事,我们要好好‘干活’。”2018年初,出生于1930年的屠呦呦略显焦急。  在这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眼中,“新年”更多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在提醒她“还有很多事要做”。  屠呦呦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谈起了她的新年期望。  期望一:发现青蒿素更多“

四十六年坚守,她赢得了世界喝彩

  ——记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研究员  瑞典当地时间12月10日下午4点30分,全世界的目光从这一刻开始“聚焦”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当身着一袭紫色礼裙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诺奖奖章和证书的时候,庄严的会场里掌声经久不息。  46年的坚守,让这位85岁的老人为中国

把论文变成药”:屠呦呦团队的新年期望

  在这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眼中,“新年”更多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在提醒她“还有很多事要做”。  屠呦呦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谈起了她的新年期望。  期望一:发现青蒿素更多“秘密”“把论文变成药”  自1969年正式接触抗疟药,至今近50年的岁月中,屠呦呦与青蒿素结下不解之

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

  图1. 抗疟药青蒿素。自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从中草药植物青蒿 (Artemisia annua L) 中发现了青蒿素 (artemisinin) 之后,人们已合成许多青蒿素衍生物,其中包括活性比青蒿素更好的双氢青蒿素 (dihydroartemisinin)。为了保护这一重要

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拉斯克奖展示中医药价值

  81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登上了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的领奖台: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北京时间9月24日凌晨在纽约隆重举行。拉斯克基金会将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诺奖的几个槽点

  1、据说中国领导人是应越南请求才举全国之力攻坚疟疾的,该项目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一样,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政治工程,是一个不小的军事计划的一部分,即全国性抗疟研究计划“523战备项目”,志在帮助北越“打击美帝”。  2、从草药中寻找抗疟成分并不是新鲜主意,1941年,上海第一医学院药理学教授张昌绍

诺贝尔医学奖获奖人是怎样评选出来的?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以青蒿素在抗疟药物上的创新研究,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大陆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教授成为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第十二位女性科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奖人是怎么评选出来的?  (一) 诺贝尔奖提名和评审程序  诺贝尔奖始于1901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扎实做事最重要

  数千年来,人类,尤其是最贫穷的人口,倍受寄生虫病的困扰。  北京时间10月5日17:30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名单出炉,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William C. Campbell)、日本药物科学博士大村智(Satoshi ō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Youyou Tu)分享大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给中国五大警示

  2015年10月5日,因在青蒿素研究中贡献卓著,屠呦呦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人。  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疟疾威力有多大?有医史学家说:“罗马亡于疟疾,明朝亡于鼠疫。”(范行准在《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  可以确定的是,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第一次攻占罗马的蛮族西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意

屠呦呦入围BBC“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与爱因斯坦并列

  1月8日,英国BBC新闻网新版块“偶像(ICONS)”栏目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选出对人类当前生活影响最大的杰出人物。  在14日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与居里夫人(Maria Curie)、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数学家艾

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获奖情况(完整名单)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赵忠贤 院士  Zhao Zhongxian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由中国科学院推荐  赵忠贤,男,1941年出生,辽宁新民人,196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曾担任国防课题组业务负责人和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科学

2015国家最高科技奖再度空缺 官方:宁缺毋滥

  今天上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十五年举办同样的盛会,足见国家科技奖“成色之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中“成色”最高的国家最高科技奖今年却再度空缺。  这是继2004年之后,国家最高科技奖第二次出现空缺。  根据《国家科学

院士增选启动,屠呦呦能否破格?

  2017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近日启动。刚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屠呦呦此次能否当选院士?  据了解,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为院士候选人,但均未当选。而今,她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技奖“双料”得主,但已86岁高龄,是否有可能赶上院士“末班车”呢?  1月9日,2016年度国

饶毅央视论诺奖:勿忘历史辛酸,直面未来挑战

饶毅趣谈诺奖与中国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出席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进行了直播。《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作为现场嘉宾参与直播,趣谈诺奖与中国。本文为现场精彩互动实录,略有修订。  饶毅央视论诺奖:  勿忘历史辛酸,直面未来挑战  今

屠呦呦入围BBC“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与爱因斯坦并列

  本月初,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起“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在14日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成功进入候选人名单。  1月8日,英国BBC新闻网新版块“偶像(ICONS)”栏目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选出对人类当前生活影响最大的杰出人物。 

科技精英领跑世界:中国科学家屡获国际科技奖项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科技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中国科学家屡屡斩获各类国际科技奖项。  屠呦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2015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药学家屠呦呦获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受中医药典籍启发,找到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为全球抗击疟疾作出巨大贡献。这是中国科学

2017年两院院士增选启动,屠呦呦能否破格当选?

  2017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近日启动。刚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屠呦呦此次能否当选院士?  据了解,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为院士候选人,但均未当选。而今,她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技奖“双料”得主,但已86岁高龄,是否有可能赶上院士“末班车”呢?  作为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

人民日报:“诺奖效应”能推动中医走多远

   85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开启了诺奖之旅。北京时间12月7日晚,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大厅,屠呦呦用中文发表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10日,她还将出席颁奖典礼,实现中国大陆科学家诺奖零的突破。  屠呦呦获得诺奖,使一向被质疑“不科学”的中医,终于吐气扬眉

饶毅:中国未来与科学的隐患

   编者按  人文社科、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智慧难以有共识、并且随时间变化可能判断上有较大差别。相对而言,自然科学的智慧不仅容易有共识,而且也有人们普遍认为具有永恒价值的智力成果。从这个意义自问,中华民族有多大智慧尚待证明。有自信的中国民众敢于直面我国科学传统缺乏,将可能刺激我们思考未来科学与中国发展

饶毅:中国未来与科学的隐患

  人文社科、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智慧难以有共识、并且随时间变化可能判断上有较大差别。相对而言,自然科学的智慧不仅容易有共识,而且也有人们普遍认为具有永恒价值的智力成果。从这个意义自问,中华民族有多大智慧尚待证明。有自信的中国民众敢于直面我国科学传统缺乏,将可能刺激我们思考未来科学与中国发展的关系。这一

屠呦呦做到三个“第一”为何还落选院士

  屠呦呦的获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应该不仅仅是一座奖杯。透过这面多棱镜,探讨分析其折射出来的现象与问题,对于推动我国的科技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不无裨益。  首先,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

屠呦呦获奖领域——疟疾 与文化和历史的纠缠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终于在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30揭晓,三位科学家因为其在抗寄生虫领域的杰出贡献,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其中,美国科学家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科学家Satoshi Omura因为他们开发出了抗蛔虫新药阿维菌素,为人类健康做出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