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蛋白质相互作用组研究获进展

蛋白质相互作用组是指蛋白质之间的基本相互作用,对于大多数物种而言,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未知的。因而,研究探索膜蛋白潜在的相互作用组必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美国斯坦福大学卡耐基科学研究所Jones等研究人员,使用构建好的分裂泛素化酵母试验系统,从拟南芥中筛选鉴定出超过3000个膜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膜蛋白与超过1000种胞浆信号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研究成果共确定出3万组相互作用(这仅占全部测试内容的不足1%),经过两次测试得以进一步证实,最终得到一组大约包含1.2万组相互作用的数据库,称为第1版膜联相互作用组数据库(MIND1)。该数据库中包含了大量以前未知的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并有望作为拟南芥膜蛋白功能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宝贵资源。......阅读全文

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的药物靶标

  目前没有药物可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登革热病毒或寨卡病毒,这些病毒每年感染数百万人并导致严重疾病、先天性缺陷,甚至死亡。如今,来自美国格拉德斯通研究所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两项新研究最终可能改变这一点。他们鉴定出这三种病毒劫持人类细胞的关键途径,并且发现至少有一种潜在的药物能够破坏人类细胞中的这个

Science:利用基因共同进化揭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从已被测序的DNA中提取有用信息的新方法。通过对细菌中成对基因之间共享的细微进化特征进行编目,他们够发现数百种之前未知的蛋白相互作用。这种方法当前正应用于人类基因组,并且可能产生关于人类蛋白如何相互作用的新见解。相关研究结果

Cell:利用新方法绘制蛋白与代谢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发现细菌细胞中的蛋白和小的代谢分子之间之前未知的相互作用。该技术也能够被用来测试药物的效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1月11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Map of Protein-Metabolite Inte

蛋白质微阵列技术

微阵列技术在单个实验中能同时分析数千个参数。捕获分子微点在固体支持物上固定成行列并暴露在含相应结合分子的样品中。基于荧光、化学发光、质谱、放射性或电化学的读出系统能检测每个微点形成的复合物。这些微小化和平行的结合分析高度灵敏,方法的分析能力又能被微阵列基因表达分析所放大。在这些系统中,检测固定的DN

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进展(三)

           图1 TAP亲和层析纯化原理[14]  注:A:标签中的ProteinA 与固化的IgG 结合缓冲液淋洗去除不能结合的杂蛋白,TEV 酶切分离ProteinA &nbs

贺福初院士最新文章获蛋白研究新工具

  来自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Proteome-wide prediction of self-interacting proteins based on multiple properties”的文章,研发出了一种在线分析工具SLIPPER (SeL

看得见的蛋白互作新技术Duolink PLA

  现今,科技发展的齿轮正在高速运转,每隔2-3年就会出现一个重大的技术变革引领生命科学走向更精细、更微观、更真实的水平,这其中也包括蛋白的研究。在疾病的致病机理、分子机制、信号通路、药物筛选以及新型诊断标志物的发现中,传统的蛋白研究“金标准”方法如Co-IP、Western blot、ELISA、

Nature:绘制出有史以来最大的人蛋白相互作用图谱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绘制出人5800多个基因编码的蛋白相互作用图谱(或者说网络)。这些基因代表着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基因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5月25日的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rchitecture of the human interactome d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随着对多种重要生物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基因工程领域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功能基因组时代。它的任务就是对基因组中包含的全部基因的功能加以认识。生物体系的运作与蛋白质之间的互相作用密不可分,例如:DNA合成、基因转录激活、蛋白质翻译、修饰和定位以及信息传导等重要的生物过程均涉及到蛋白质复合

双通道OpenSPR-2加速proteinA与IgG动力学精准检测

OpenSPR创新专利LSPR技术即下一代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可用于分析所有类型的相互作用,可实时无标记检测包括蛋白-蛋白,蛋白-小分子,抗体-抗原,蛋白-核酸,蛋白-适体,蛋白-脂质,蛋白-碳水化合物等等。 其中研究的一个主要领域是蛋白-蛋白结合动力学的研究,因为这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涉及

盘点:31项与免疫学有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进展加深了我们对许多疾病的了解,并且导致了免疫新策略的产生,免疫学检测方法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测定。本文盘点了与免疫学有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汇总。  一、GST pull-down实验  GST是指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 pull-down实验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验

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进展(二)

这一经典的蛋白相互作用研究方法接近于体内环境,那些瞬时、不稳定的两两相互作用也可以被检测到,并且与内源蛋白的表达无关[6]。鉴于这些优点并结合简便高效的Gateway表达载体构建方法[7],在大规模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酵母双杂交系统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Rain 等[8]用该法绘

JBC:凋亡通路关键蛋白的相互作用

  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和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两种线粒体凋亡通路关键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出了诱导细胞凋亡或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新方法,有望引导人们研发新的癌症治疗手段。   凋亡是机体对抗异常细胞(如癌细胞)扩散的必要防御机制,是经由相互作用的蛋白网络发生的复杂生物学过程。癌细胞常常

WSSV病毒受体对虾类白斑综合症起决定作用造成感..(一)

WSSV病毒受体对虾类白斑综合症起决定作用造成感染的过程分析研究背景病毒感染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包括多个步骤。它从病毒体附着到宿主细胞膜开始,然后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病毒受体的结合使病毒可以将其基因组直接在质膜上释放到细胞中,或者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吞作用是高度复杂和动态的,并且涉及内吞

上海科技大学:一种膜蛋白相互作用的新研究技术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 pro

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进展(一)

 来源:生命科学 关 薇, 王 建, 贺福初*(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850)  摘 要:随着2000 年酵母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谱的成功描绘,蛋白质相互作用特别是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又一个研究热点。酵母、果

酵母双杂交系统简介

酵母双杂交系统酵母双杂交系统是在真核模式生物酵母中进行的,研究活细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对蛋白质之间微弱的、瞬间的作用也能够通过报告基因的表达产物敏感地检测得到,它是一种具有很高灵敏度的研究蛋白质之间关系的技术。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酵母双杂交技术既可以用来研究哺乳动物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之间的互作,也可

:上海交大张健发表抑制结肠癌迁移的药物设计新成果

  2017年7月24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健课题组与余健秀课题组的最新成果,研究合理设计了结肠癌转移靶标APC-Asef蛋白相互作用的首个抑制剂MAIT-203,揭示APC-Asef相互作用介导结

GST-pulldown操作流程

利用重组技术将探针蛋白与GST(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融合,融合蛋白通过GST与固相化在载体上的GTH(Glutathione)亲和结合,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1)证实两种蛋白可能有相互作用(2)寻找能与已知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的未知蛋白。实验方法原理利用重组技术将探针蛋

Raf 蛋白 Ras 结合结构域的简并进化库合成以及

Raf 蛋白 Ras 结合结构域的简并进化库合成以及利用片段互补法快速筛选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快速折叠且稳定的克隆            

Raf 蛋白 Ras 结合结构域的简并进化库合成以及利...(一)

Raf 蛋白 Ras 结合结构域的简并进化库合成以及利用片段互补法快速筛选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快速折叠且稳定的克隆实验实验材料 寡核苷酸引物Tag 聚合酶BL21 电转感受态细胞试剂、试剂盒 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仪器、耗材 琼脂糖凝胶实验步骤 3.1 概论3.1.1 PCA 对空间排列的要求PCA 片

人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酶联免疫分析(ELISA)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的含量。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

Raf 蛋白 Ras 结合结构域的简并进化库合成

实验材料寡核苷酸引物Tag 聚合酶BL21 电转感受态细胞试剂、试剂盒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仪器、耗材琼脂糖凝胶实验步骤3.1 概论3.1.1 PCA 对空间排列的要求PCA 片段的三维朝向对于 PCA 报告蛋白是否能正确折叠至关重要,它取决于形成复合体的目的蛋白 N 端或 C 端的朝向(图 15.1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基本完成,功能基因组学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而基因表达的调控又是功能基因组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要想提供蛋白因子直接调控的证据,需要直接检测蛋白质-DNA的相互作用,而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就是一种研

科学家发现引发囊性纤维化的关键蛋白互作机制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引发多种囊性纤维化的突变蛋白可以和错误的“细胞邻居”发生频繁的交流,而错误的“细胞邻居”并不具有正常的功能而且会发生过早降解。通过有效移除这两者之间的“交流”,研究者就可以部分恢复突变

相互作用蛋白鉴定实验——鉴定诱饵蛋白(半乳糖苷酶)

通过确定与之结合的其他蛋白质来理解某种特定蛋白质的功能,常常是十分有用的方法。这可以通过从文库中选择或筛选与靶蛋白相互作用的新蛋白来实现。现有一种特别有用的方法即双杂交系统或相互作用阱, 用来测定新的相互作用蛋白,这种方法采用充当「试管」的酵母菌和一种报道系统的转录激活作用来识别结合蛋白。本方法也可

蛋白质组学实验技术大全

每一个领域的发展都是基于技术的进步和革新,蛋白质组学亦然。蛋白质的可变性和多样性等特殊性质导致了蛋白质研究技术远远比核酸技术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但正是这些特性参与和影响着整个生命过程。在开始实验之前,先看看这篇技术简介吧。一 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在许多的细胞生命活动中,例如DNA复制、mR

泛素化研究取得进展

泛素化是指泛素(一类低分子量的蛋白质)分子在一系列特殊的酶作用下,将细胞内的蛋白质分类,从中选出靶蛋白分子,对靶蛋白进行特异性修饰的过程。泛素化在蛋白质的定位、代谢、功能、调节和降解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参与细胞周期、增殖、凋亡、分化、转移等几乎一切生命活动的调控。泛素化与肿瘤、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密切相

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荧光标记VS无标记

同无标记技术相比,利用荧光技术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成本较低,例如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凝胶迁移实验,无需昂贵的仪器便可完成结合分析。然而,基于荧光标记的检测技术也存在自己的局限性,像凝胶迁移实验就只能用来检测蛋白和核酸间的相互作用。那么在具体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呢?不要着急,下

如何验证蛋白-DNA相互作用的功能重要性

  7月,最新一期的冷泉港实验手册《Cold Spring Harbor Protocols》发布。按照惯例,有两篇protocol是可以免费阅读的,其中一篇介绍了如何验证蛋白-DNA相互作用的功能重要性。这篇文章节选自《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概念、策略与技术》一书,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