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南京古生物所利用化石分子阐明天牛的演化历史

天牛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也是最常见的一类昆虫。天牛和叶甲组成的叶甲总科,是鞘翅目(甲虫)中最丰富类群之一。中生代叶甲总科化石极其稀少,迄今尚未发现明确的天牛化石。由于化石记录缺失,学界对天牛及叶甲总科的起源和辐射时间仍有较大差异。不同分子数据和计算方法也给出了相差极大的结果。先前不同研究组分别基于分子和遗迹化石研究发现叶甲总科与被子植物的演化过程是协同进化、共同辐射的。而近期的分子分析和化石再分析结果则质疑了此种观点。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副研究员与马俊业副研究员等在我国东北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中发现了最早的天牛科化石,修订了中生代的叶甲总科化石记录。同时,该研究基于厘定的化石校准点和系统发育关系,结合基因库中已有的叶甲总科84个类群的基因序列,利用松散分子钟计算方法,重新评估了叶甲总科各类群的分歧时间。 该研究结果发现现代天牛科可能起源于晚三叠世,并且叶甲总科中几乎所有亚科单元都在白垩纪早期已经......阅读全文

南京古生物所利用化石分子阐明天牛的演化历史

  天牛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也是最常见的一类昆虫。天牛和叶甲组成的叶甲总科,是鞘翅目(甲虫)中最丰富类群之一。中生代叶甲总科化石极其稀少,迄今尚未发现明确的天牛化石。由于化石记录缺失,学界对天牛及叶甲总科的起源和辐射时间仍有较大差异。不同分子数据和计算方法也给出了相差极大的结果。先前不同研究组分别基于

葡萄虎天牛雄性信息素的概念

中文名称葡萄虎天牛雄性信息素英文名称male sex pheromone of Xylotrechus pyrrhoderus定  义葡萄虎天牛雄性分泌的性信息素,主要成分为2S,3S-辛二醇和2-羟基-3-辛酮。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化学生态学(二级学科)

美用蚂蚁化石研究全球变暖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四名古生物学家根据曾遍布全球的巨型蚂蚁的化石,发现了全球变暖如何影响5000万年前生命的分布。该论文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上。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的布鲁斯和罗尔夫、加拿大布赖顿大学的大卫·格林伍德以及美国丹佛自然科学博物馆柯克·约翰逊描述了一种新的巨型蚂

测序解析昆虫中的恶魔 – 亚洲长角天牛

  美国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对一种可怕的昆虫 – 亚洲长角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发现了这种昆虫破坏树木的秘密。这项成果于11月11日发表在《Genome Biology》上。  美国孟菲斯大学、贝勒医学院及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表达芯片和转录组

副剑齿虎化石研究取得新进展

  猫科动物是食肉类中最为特化的一类,其典型特征是可伸缩的爪、短钝的吻部、发达的犬齿及裂齿、裂齿后的牙齿退化等。根据目前的化石记录,最早的猫科动物为出现于欧亚大陆渐新世末-早中新世初期的原猫Proailurus,随后,猫科动物经历了快速的辐射演化,到中新世末,扩散到除澳大利亚、南极、南美以外的其他

中国麋鹿化石研究取得新进展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又名“四不像”,是麋鹿属下的唯一现生物种。其鹿角形态特殊,角冠在角环上分叉为前后两枝,其中主枝向上直线生长,然后再分为两枝,另一枝向后生长,然后分叉一次或不分叉,通常在鹿角远端会出现瘤状突起的角饰。麋鹿最早由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David于1865

奥陶纪燧石相化石研究获进展

  奥陶纪时期,全球多个地区广泛沉积硅质岩,包括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东部。奥陶纪深海燧石的微观古生物学有相对较好的记录,但关于奥陶纪浅海燧石的微体化石组合却知之甚少。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合作,对中国塔里木盆地北部的YJ -1井奥陶纪中期一间房组的钻孔碳

研究发现侏罗纪被子植物果实化石

  被子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植物群之一。离开被子植物,人们便无法生存。被子植物的来源和历史是植物系统学家关注的重点,而厘清相关问题,离不开化石证据。这解释了为什么古植物学家在努力寻找历史上的第一朵花。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在《生物系统》(Biosis: Biologi

中国的猪亚科化石研究取得进展

  猪亚科(Suinae)包含现生猪科属种,是猪类化石研究中争议最大的类群之一。猪亚科的材料在中国的新近纪地层中广泛分布,以发育双齿尖类型下第四前臼齿(Dicoryphochoerus-type p4)的中到大型的化石材料为主,曾被归入原河猪属(Propotamochoerus)、河猪属(Potam

研究表明王紫萁是“活化石”

  蕨类植物化石根茎。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1亿8000万年前的蕨类化石,它的亚细胞结构得到了纯正的保存,其中包括它的细胞核与染色体,后者非常类似于肉桂蕨类中的分株假紫萁。该古老的化石是在瑞典南部的Korsaröd 发现的,它提示该蕨类植物中的基因组的大小在数亿年中没有改变,它强化了王紫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