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侏罗纪被子植物果实化石

被子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植物群之一。离开被子植物,人们便无法生存。被子植物的来源和历史是植物系统学家关注的重点,而厘清相关问题,离不开化石证据。这解释了为什么古植物学家在努力寻找历史上的第一朵花。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在《生物系统》(Biosis: Biological Systems)上发表论文,报道了来自墨西哥的侏罗纪被子植物果实化石。这是首次在欧亚大陆之外发现早期被子植物化石,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独立研究北美的早期被子植物果实化石。 新报道的化石被命名为墨西哥迪尔切果Dilcherifructus mexicana gen. et sp. nov,这是由于该化石标本是古植物学家大卫·迪尔切在墨西哥采集的。1968年,大卫·迪尔切跟随导师西奥多·德雷佛雅斯参加美国地质学会学术年会的会后考察,收集了一些侏罗纪植物化石标本,包括这枚墨西哥迪尔切果的模式标本。2017年,王鑫在美国佛罗里达自然历......阅读全文

研究发现侏罗纪被子植物果实化石

  被子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植物群之一。离开被子植物,人们便无法生存。被子植物的来源和历史是植物系统学家关注的重点,而厘清相关问题,离不开化石证据。这解释了为什么古植物学家在努力寻找历史上的第一朵花。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在《生物系统》(Biosis: Biologi

北美首次发现侏罗纪被子植物果实化石

    左图系一块岩石上的六颗墨西哥迪尔切果,右图系其中一个果实的放大照。(王鑫供图)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在《生物系统》期刊发表论文,报道了墨西哥的侏罗纪被子植物果实。“这是可以确认的被子植物化石首次在北美大陆闪亮登场,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独立研究北美的早期被子植物果实化石。

我国西北地区发现侏罗纪被子植物化石

  作为当前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植物类群,被子植物备受植物学家关注。上百年来,植物学家们对被子植物的研究从未停止,但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历史仍是植物学家面临的难解之题。  众多古植物学家一直在寻找最早的被子植物,探索被子植物的起源和历史。对于被子植物的起源,西方古植物学家长期持有的观点是:白垩

辽西化石为揭示被子植物起源提供关键证据

  目前为止符合严格定义的早期被子植物大化石在全球范围内仅有8属10种,而中国辽宁西部和周边地区发现的就占了7属9种,分别命名为梁氏朝阳序、辽宁古果、中华古果、十字中华果、始花古果、中华施氏果、迪拉丽花、中华星学花、道虎沟太阳花。这些产自早白垩世到侏罗纪的早期被子植物大化石,为揭示被子植物起源提供了

国外发现新的早白垩纪被子植物化石

  由葡萄牙、丹麦、美国等国家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近日在葡萄牙托雷斯韦德拉什地区发现白垩纪早期被子植物化石群。  被子植物是当今世界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类群。全世界已知被子植物共约有30万种,占植物界总数的一半以上。科研人员表示,该团队旨在建立被子植物的时间演化与地层、环境和

我国发现迄今最早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化石

   由沈阳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中科院植物所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组成的课题组,最近在我国辽宁凌源早白垩世义县组中部首次发现迄今最早的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大化石——“李氏果”(Leefructus),时代距今约1.24亿年。这一古老的真双子叶植物非常接近现生的毛茛科,

中国西北地区发现广泛分布的侏罗纪被子植物化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6725.shtm 中新网南京3月22日电 (记者 杨颜慈)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与多家科研单位展开多方合作,利用Micro-CT(微型CT)技术对来自中国西北地区中侏

科学家在宁夏发现侏罗纪被子植物踪迹

  被子植物对我们人类来说很重要,解开被子植物的起源之谜也是植物学家长期以来的难题。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认为,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远早于早白垩世,科学家也在侏罗纪发现了各种各样的被子植物的花和果化石,但是被子植物最常见的、也是最应该保存下来的叶片为什么在侏罗纪却绝无踪迹,叶化石的缺失成为了研究早期被子植物

科学家在宁夏发现侏罗纪被子植物踪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476.shtm被子植物对我们人类来说很重要,解开被子植物的起源之谜也是植物学家长期以来的难题。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认为,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远早于早白垩世,科学家也在侏罗纪发现了各种各样的被子植物的花和果

南京花:穿越1.8亿年的美

  被子植物是现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植物类群。  被子植物以其美丽的花朵与其姊妹类群——裸子植物(苏铁类、银杏类、松柏类等)相区分。按照演化论的观点,生物及其所有的特征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但是,花朵是如何起源的却一直没有答案。因为缺乏相应的化石证

研究揭秘早期被子植物新成员——变果

  被子植物起源及其早期演化是植物学家长期以来致力攻克的难题,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找到化石证据。我国辽西的义县组地层因其出产的被子植物化石而闻名,近期,学界关于义县组古植物学研究取得进展——获得变果,其是一个被子植物化石。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在Historic

研究显示南京花封闭的子房内部有胚珠

南京花复原图。(王鑫供图)   南京花化石。(王鑫供图)   被子植物美丽的花朵给平凡的世界增添了几分美丽。植物学家一直在寻找最早的被子植物花朵、探索被子植物的起源和历史。 古植物学家长期认为,白垩纪之前没有被子植物。2018年,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南京花(Nanjingant

令达尔文“讨厌的谜团”终于解开

  140年前,达尔文对于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突然大量出现,却又找不到它们的祖先类群和早期演化的线索,而将被子植物的起源称为“讨厌的谜团”。1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鑫团队,在《科学报告》上发表研究成果认为,当年达尔文在化石记录中看到的并不是“被子植物起源”,而是真双子叶植物的大爆发。

新化石破解达尔文“讨厌之谜”

19世纪早期古植物学研究发现,被子植物化石在白垩纪(1.45亿~6600万年前)地层中突然大量出现,这似乎与生物演化是渐进的进化论观点相悖,达尔文对此感到困惑不解,称其为“讨厌之谜”。 4年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带领中美国际合作团队在内蒙古发现了新化石,进而证

辽西发现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第4朵花”

  继“辽宁古果”、“中华古果”以及“十字里海果”之后,辽宁西部又发现了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第4朵花”——“李氏果”(Leefructus)。近日,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英国《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发表了这一最新科研成果。据课题负责人、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孙革教授介绍:前3朵花与地球上现存的植物

被子植物的起源研究取得进展

  被子植物(有花植物)是植物界最进化、种类最丰富的植物大类群,在现今陆地生态系统中占主导地位。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是演化生物学中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然而,被子植物化石在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地层中突然大量出现,似乎与进化论的观点——“生物演化是渐进的”相悖,达尔文对此感到困惑不解,称之为“讨

南京古生物所等发现迄今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南京花”

  12月18日,英国综合性学术期刊eLife 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副研究员傅强领导的中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三国学者组成团队的新发现——距今1.74亿年前绽放于侏罗纪早期的“南京花”。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将被子植物可信的化石记录向前推进了约5000万年

《中国化石植物志》系列丛书完成出版

  近日,《中国化石植物志》系列丛书第四卷《中国化石被子植物》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化石植物志》系列丛书至此全部完成出版。  该丛书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审崔金钟主编,历经10年编写完成,对近一个世纪发现于我国的化石植物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可为古植物学、植物学、地质学等领域研究人

一亿年前真双子叶植物大爆发

  11月13日,《中国科学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王鑫带领的团队于当日在《科学报告》上报道了一件命名为“静子花”的化石。该化石发现于9900万年前的缅甸琥珀中,为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大量出现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  140年前,达尔文对于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突然大量出

研究显示南京花封闭的子房内部有胚珠

被子植物美丽的花朵给平凡的世界增添了几分美丽。植物学家一直在寻找最早的被子植物花朵、探索被子植物的起源和历史。 古植物学家长期认为,白垩纪之前没有被子植物。2018年,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南京花(Nanjinganthus)的发现则打破了这种观点。南京花保存于1.74亿年前的早侏罗世地层,比白

南京古生物所利用化石分子阐明天牛的演化历史

  天牛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也是最常见的一类昆虫。天牛和叶甲组成的叶甲总科,是鞘翅目(甲虫)中最丰富类群之一。中生代叶甲总科化石极其稀少,迄今尚未发现明确的天牛化石。由于化石记录缺失,学界对天牛及叶甲总科的起源和辐射时间仍有较大差异。不同分子数据和计算方法也给出了相差极大的结果。先前不同研究组分别基于

科学家发现开在一亿年前的“神秘花”

  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团队在《科学报告》上报道了一件命名为“静子花”的化石。该化石发现于9900万年前的缅甸琥珀中,为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大量出现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  140年前,达尔文对于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突然大量出现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按照他的理论,一切类群

辽西发现早白垩世新型被子植物

凌源奇葩的模式标本。(王鑫供图)   近日,《生物学》刊发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的论文“一个新的早白垩世花朵及其对于花的形成的启示”,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新的视角。文中报道了与此前的早白垩世被子植物完全不同的花化石,凌源奇葩(Lingyuananthus inexpectu

被子植物(Ⅳ)菊亚纲

实验材料:马铃薯                                                                  番茄                                                                  辣椒    

太原穗的发现将被子植物历史提前到古生代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988.shtm被子植物究竟起源于何时?早期被子植物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早期被子植物与现生被子植物有着什么样的演化关系?要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均需要确切的化石证据。 保存在同一块标本上的两个太原穗。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被子植物起源远早于白垩纪

   12月18日,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牵头,组织包括3个国家的11名研究人员团队在eLife上报道了关于南京花(Nanjinganthus dendrostyla)化石的研究结果,该化石出现在至少1.74亿年前的中国南京郊区早侏罗世南象山组地层中。  王鑫表示,南京花的研究结论是

南京古生物所在内蒙古发现中侏罗世独特被子植物雨含果

  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是古植物学家、现代植物学家和演化生物学家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化石能为探索这一科学问题提供可靠的实际资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等在英国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上报道了来自中国内蒙古中侏罗世

一亿年前最早的“采花贼”到底是谁?

大多被子植物(有花植物)通过昆虫进行传粉,昆虫传粉也被认为是白垩纪中期(距今约1亿年)被子植物大爆发的一个关键因素。那么,昆虫的授粉行为是什么时候在地球上出现的呢?2021年4月12日,《自然—植物》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蔡晨阳带领的一支国际合作团队的研究

我国古植物专家发现最早典型花朵

  日前,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了解到,南古所古植物学家王鑫与国家兰科中心教授刘仲健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典型花朵——“潘氏真花”。“潘氏真花”植物化石出产于我国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经科学分析,确定此花存在时间为1.62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该研究成果在线发布在英国《历史生物学》杂志上。  在

远古种子揭秘有花植物“讨厌的谜”

  如达尔文所说,有花植物的起源和快速分化一直以来都是个“讨厌的谜”。不过对于这个谜题的一部分——有花植物种子的保护性被层的起源——我们已经接近答案了。  生物进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有花植物(即被子植物)的出现。史恭乐及同事在《自然》的一篇论文中利用化石证据,为长期悬而未决的种子进化之谜提供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