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交变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一般琼脂糖凝胶电泳只能分离小于20kb的DNA。这是因为在琼脂糖凝胶中,DNA分子的有效直径超过凝胶孔径时,在电场作用下,迫使DNA变形挤过筛孔,而沿着泳动方向伸直,因而分子大小对迁移率影响不大。如此时改变电场方向,则DNA分子必须改变其构象,沿新的泳动方面伸直,而转向时间与DNA分子大小关系极为密切。1983年Schwartz等人根据DNA分子弹性弛豫时间(外推为0的滞留时间)与DNA分子大小有关的特性,设计了脉冲电场梯度凝胶,交替采用两个垂直方向的不均匀电场,使DNA分子在凝胶中不断改变方向,从而使DNA按分子大小分开。后来Carle等改进了电泳技术,并发现周期性的反转换电场(periodic inversion of the electric field)亦能使大分子DNA通过电泳分开。电泳系统是由一水平式电泳槽和两组独立、彼此垂直的电极组成,一组电极负极为N,正极为S;另一组负极为W,正极为E。一块正方形琼脂糖凝胶板(2......阅读全文

交变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一般琼脂糖凝胶电泳只能分离小于20kb的DNA。这是因为在琼脂糖凝胶中,DNA分子的有效直径超过凝胶孔径时,在电场作用下,迫使DNA变形挤过筛孔,而沿着泳动方向伸直,因而分子大小对迁移率影响不大。如此时改变电场方向,则DNA分子必须改变其构象,沿新的泳动方面伸直,而转向时间与DNA分子大小关系极为密

脉冲[交变]电场凝胶电泳

中文名称脉冲[交变]电场凝胶电泳英文名称pulse [alternativ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定  义利用脉冲电场的作用在凝胶介质中分离大分子DNA的一种电泳方法。由于超过一定大小(大于40 kb)的线状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电泳的速度几乎相同,无法在恒场强凝胶

横向交变场的脉冲场凝胶电泳

实验方法原理 Gardiner 等(1986; Gardiner and Patterson 1989) 使用置于垂直凝胶两侧的两组铂线电极的凝胶电泳装置以分离大的 DNA 片段。在这种横向交变场电泳(transverse alternating field electrophoresis

向交变场的脉冲场凝胶电泳

Gardiner 等(1986; Gardiner and Patterson 1989) 使用置于垂直凝胶两侧的两组铂线电极的凝胶电泳装置以分离大的 DNA 片段。在这种横向交变场电泳(transverse alternating field electrophoresis, TAFE) 中 ,

横向交变场的脉冲场凝胶电泳

            实验方法原理 Gardiner 等(1986; Gardiner and Patterson 1989) 使用置于垂直凝胶两侧的两组铂线电极的凝胶电泳装置以分离大的 DNA 片段。在这种横向交变场电泳(transverse alterna

脉冲电场凝胶电泳的定义

PFGE: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在脉冲电场中,DNA分子的迁移方向随着电场方向的周期性变化而不断改变。在标准的PFGE中,第一个脉冲的电场方向在另一侧成45°夹角。由于琼脂糖凝胶的电场方向、电流大小及作用时间都在交替变化,使得DNA分子

脉冲场凝胶电泳实验——倒转电场

脉冲场凝胶电泳是在两个不同方向的电场周期性交替进行的,可分离长至5Mb的DNA分子,其工作原理是DNA分子在交替变换方向的电场中作出反应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它的大小。较小的分子重新定向较快,因而在凝胶中移动也较快,于是不同大小的分子被成功分离。实验材料DNA试剂、试剂盒GTBETBE琼脂糖仪器、耗材电泳

箝位匀强电场的脉冲场凝胶电泳

实验方法原理 箝位匀强电场(contour-clamped homogeneous electric field, CHEF) 凝胶电泳中, 电场是由多个电极产生的。这些电极围绕水平凝胶呈四边形或六边形,其电位被箝制在顶先设定的水平(Chuetal. 1986; Vollrath an

箝位匀强电场的脉冲场凝胶电泳

            实验方法原理 箝位匀强电场(contour-clamped homogeneous electric field, CHEF) 凝胶电泳中, 电场是由多个电极产生的。这些电极围绕水平凝胶呈四边形或六边形,其电位被箝制在顶先设定的水平(Ch

箝位匀强电场的脉冲场凝胶电泳

箝位匀强电场(contour-clamped homogeneous electric field, CHEF) 凝胶电泳中, 电场是由多个电极产生的。这些电极围绕水平凝胶呈四边形或六边形,其电位被箝制在顶先设定的水平(Chuetal. 1986; Vollrath and Davis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