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头号细菌“杀手”传播之谜解开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现了头号细菌“杀手”绿脓杆菌的传播机制,解开了这种细菌为何会造成无法治愈的感染的谜团。 绿脓杆菌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机会性致病菌。由于它对多种抗生素具备耐受性,且可轻易黏附在各种医疗器械及伤口表面,因此在医院内发生的致死急性感染约90%以上都来自绿脓杆菌的感染。另外,绿脓杆菌可在囊肿纤维化病人肺部形成多细菌的聚集体即生物被膜,造成无法治疗的慢性感染导致患者肺衰竭死亡。可以说,绿脓杆菌是免疫缺失患者,如重度烧伤患者、艾滋病患者,以及囊肿纤维化患者的头号杀手。 目前国际上关于绿脓杆菌抗菌表面的研究很多,但一般关注于表面的物理化学修饰以减少细菌表面黏附达到抗菌效果,对其如何黏附到像皮肤这类软表面以及在这种软表面上传播的机制还不清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金帆教授课题组长期专注于绿脓杆菌在表面运动、适应、发展的机制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近日他......阅读全文

中科大团队揭示绿脓杆菌菌落发展机制

  林黛玉时常咳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悲叹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她的体内,也许有一群细菌正在损害她的健康。   绿脓杆菌是一种趁着人身体虚弱的时候雪上加霜、趁火打劫的细菌,科学家称之为条件性致病菌,因此医院是绿脓杆菌蔓延的重灾区,在医院内发生的致死急性感染约9

中国科大团队揭示绿脓杆菌菌落发展机制

  林黛玉时常咳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悲叹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她的体内,也许有一群细菌正在损害她的健康。  绿脓杆菌是一种趁着人身体虚弱的时候雪上加霜、趁火打劫的细菌,科学家称之为条件性致病菌,因此医院是绿脓杆菌蔓延的重灾区,在医院内发生的致死急性感染约90%

中国科大揭示头号“杀手”细菌传播“秘密”

  记者29日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研究人员在头号“杀手”细菌绿脓杆菌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解密其传播机制。   绿脓杆菌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机会性致病菌。由于它对多种抗生素具备耐受性,且可轻易粘附在各种医疗器械及伤口表面,因此在医院内发生的致死急性感染约90%以上都来自绿脓杆菌的感染。此外,

头号“杀手”细菌绿脓杆菌传播的初始机制被揭示

  绿脓杆菌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机会性致病菌。由于它对多种抗生素具备耐受性,且可轻易粘附在各种医疗器械及伤口表面,因此在医院内发生的致死急性感染约90%以上都来自绿脓杆菌的感染。另外,绿脓杆菌可在囊肿纤维化病人肺部形成多细菌的聚集体即生物被膜,造成无法治疗的慢性感染并最终导致患者肺衰竭死亡。可以

Nat Communi:绿脓杆菌“自爆”式死亡方式可增强其致病性

  6秒钟,足以让被称为"超级细菌(superbug)"的绿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从功能完好的细胞变得千疮百孔。  虽然这听起来有点惊悚,不过最近这项科学研究有助于科学家们对这一细菌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进而开发出抗细菌感染的新型药物。  这一项研究是由澳大利亚、日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三十六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一节  抗菌机制、作用类型及耐药

新发现病菌也有“公、私”之分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金帆教授课题组的一项交叉科学研究,揭示了绿脓杆菌中合作演化稳定的机制。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绿脓杆菌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条件性致病菌。在绿脓杆菌的感染过程中,宿主体内的铁被宿主产生

新发现病菌也有“公、私”之分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金帆教授课题组的一项交叉科学研究,揭示了绿脓杆菌中合作演化稳定的机制。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绿脓杆菌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条件性致病菌。在绿脓杆菌的感染过程中,宿主体内的铁被宿主产

突变的细菌受体可能为对抗机会性病原体提供新的疗法

  普林斯顿大学的Bonnie Bassler及其同事于近日在《PLOS Pathoge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突变型受体,这种受体被一种细菌病原体用来进行一种称为群体感应的化学交流过程。正如作者所指出的,突变受体可作为识别抑制群体感应的治疗化合物,以满足迫切的医疗需求。图

突变的细菌受体可能为对抗机会性病原体提供新的疗法

普林斯顿大学的Bonnie Bassler及其同事于近日在《PLOS Pathoge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突变型受体,这种受体被一种细菌病原体用来进行一种称为群体感应的化学交流过程。正如作者所指出的,突变受体可作为识别抑制群体感应的治疗化合物,以满足迫切的医疗需求。人类病

氨基苷类抗生素

第三十八章  氨基苷类抗生素第一节  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抗菌作用] 一、抗菌谱:对多数G-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绿脓杆菌、耐青霉素金葡菌对其中某些品种亦敏感;对G-球菌如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的作用较差。二、抗菌

PNAS:细菌入侵细胞的新策略

  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或称铜绿色假单胞菌,是一种致病力较低但抗药性强的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伤口感染较常见的一种细菌。能引起化脓性病变。感染后因脓汁和渗出液等病料呈绿色,故名。绿脓杆菌(P.aeruginosa)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广泛分

超级细菌呈扩大感染迹象 如何应对

  新闻背景  9月3日,日本帝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宣布有46名患者在住院期间感染了“超级细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27人死亡,至少9人死亡与此有关。  9月6日,日本枥木县独协医科大学医院又检测出另一种“超级细菌”——带有NDM-1基因的大肠埃希菌。  9月8日,日本东京都健康长寿医疗中心宣布

能感染细菌的病毒会加剧囊性纤维化中的慢性感染

  对采自92位罹患囊性纤维化(CF)患者的样本所做的分析发现,某种噬菌体会令与该病相关的细菌感染的严重性加剧;噬菌体是一种会感染细菌的病毒。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病毒可能是CF临床转归不佳的重要促成因素,它们也可能是旨在缓解病人感染的新型疗法中的潜在标靶。CF患者中导致慢性细菌性感染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是

诊断Pf 噬菌体是否存在 对临床治疗产生深远影响

   对采自92位罹患囊性纤维化(CF)患者的样本所做的分析发现,某种噬菌体会令与该病相关的细菌感染的严重性加剧;噬菌体是一种会感染细菌的病毒。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病毒可能是CF临床转归不佳的重要促成因素,它们也可能是旨在缓解病人感染的新型疗法中的潜在标靶。CF患者中导致慢性细菌性感染的最常见原因

对抗耐药致病菌,中国科学家在行动

  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指出:“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中国科学家应该作出贡献。我们将开展我国细菌耐药发展趋势和耐药机制研究,促进新型抗感染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并提出应对策略。”图片来源:Pixabay  “超级细菌”会不会出现  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朱宝利看来,出现“超级细菌”的

超级细菌——百科全说

  三、超级病菌在中国   我国MRSA感染的比率也在上升,20世纪70年代,在上海医院检测到的MRSA感染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5%,1994~1996年上升到 50%~77.9%,2001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80%~90%。尽管致命性的CA-MRSA变种并未在国内出现,但出现的M

细菌也有记忆力,还能传给“后来人”,你会信吗?

“鱼的记忆力很短,才3秒钟。”《岁月神偷》里的经典台词,如今早已被科学证明并不准确。可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不仅鱼有很长的记忆力,就连肉眼看不到的细菌也有记忆力,还能传给“后来人”,你会信吗?近日,天津大学化学院教授赵坤和美国研究人员合作发现,细菌细胞中存在着一种记忆因子,能将感官记忆“代代相传

Nature:身体抵抗有害菌的新方法

  对于正在接受治疗的癌症和其他疾病患者来说,细菌感染可引起一些主要问题。在住院期间问题尤为严重,因为此时患者的免疫功能往往变弱。  更复杂的是,缓解或防止感染的抗生素,可能对生活在体内的健康有益菌(主要在肠道内)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微生物群――意指栖居于体内的所有微生物――失去平衡,就会使有害细菌处

不用做免疫共沉淀也能检测间接相互作用?

生物被膜是由细菌胞外大分子包裹形成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其通常由细胞外聚合物组成,包括蛋白质、DNA和多糖,生物被膜能够帮助细菌抵御抗生素和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被膜会附着于导尿管、心脏植入物、消毒不充分的外科手术工具等医疗器械上,从而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绿脓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正常

研究新发现:心脏病或由细菌引发

  长期以来,压力被认为是引发心脏病的诱因,但其作用机制一直是个谜。现在,研究人员认为细菌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发表于mbio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在动脉脂质斑块上生长的细菌会形成生物膜,而压力激素会破坏这种膜,同时使斑块破裂,进而导致中风或心脏病发作。  多年来,研究者一直怀疑细菌能感染动脉上的硬化斑

浙江大学Nature子刊聚焦CRISPR–Cas的抑制系统

  来自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了,噬菌体蛋白AcrF3抑制Cas3的结构基础。他们的研究结果发布在7月25日的《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朱永群(Yongqun Zh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及其感染

总论篇1.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及其感染1 概述  胃细菌学的研究,长期来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1983年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对这一领域重要的突破。此后不久即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巨大

我国学者提“生物杀菌”新概念 向超级细菌宣战

  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世界上最具耐药性、最能威胁人类健康的“超级细菌”列表“12强”,上“榜”的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急需开发新型抗生素来应对。这是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类似清单,意味着拉响了“超级细菌”警报。  “超级细菌”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在世界卫生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及其感染  1 概述  胃细菌学的研究,长期来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1983年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对这一领域重要的突破。此后不久即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抗菌药物概论

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物概论第一节  抗菌药物与化学疗法一、            常用术语1、抗菌药:对病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MALDI-TOF在诊断传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Christopher Doern博士是西南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儿科病理学助理教授,达拉斯儿童医学中心临床微生物学主任,该儿童医学中心是美国第一家应用MALDI-TOF串联质谱法鉴定微生物的儿科实验室。2013年7月29日Christopher Doern博士于2013

耐药机制详解之β-内酰胺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抗感染治疗最普遍应用的一类抗生素,随着这类药物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滥用和误用)和致病菌的变迁,产生了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问题,而且耐药发生率相当高。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是80%病原菌耐药的原因之一,另外约12%和8%病原菌的耐药分别与细菌细胞外膜通

细菌耐药性及其临床意义

当前医院内外的新的耐药菌在不断出现,常导致手术治疗失败、并发症增多、感染复发、住院时间延长、昂贵抗生素及其它药物的使用增加等。耐药株还随着国际贸易及旅游业的高速发展而在全球蔓延。由于新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各个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谱不断在发生变化,特别是耐药性经常以多重耐药为特点,有时甚至找不到可治之药

上海药物所发现抗多药耐药革兰氏阴性菌候选药物

  细菌耐药性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性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目前临床上极度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多药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药物,全球范围内处于临床研究的候选药物更是寥寥无几。2017年,世卫组织根据对新型抗生素的迫切需求程度将其分为极为重要、十分重要和中等重要三个类别。列为极为重要的包括耐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