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银河系至少拥有千亿行星

夜空中,璀璨恒星四周并非黑暗无物。美国天文学家最新研究指出,银河系至少存在1千亿颗行星,平均每颗恒星都至少有1颗行星陪伴。 借助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天文学家对围绕红矮星“开普勒-32”运行的行星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对比开普勒此前的观测结果,首次通过研究红矮星系统得出上述结论。红矮星是一类质量小、表面温度低、颜色发红的恒星,质量通常不足太阳的三分之一。银河系恒星中约有75%是红矮星。 红矮星“开普勒-32”的质量和半径只有太阳的一半。这颗红矮星周围近距离环绕运行着5颗行星,其中3颗行星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此次新发现的。这些行星的大小与地球相似。银河系已知的大多数行星都与这5颗行星相似。 天文学家认为,“开普勒-32”系统在银河系中具有典型特征,它们将帮助人类了解行星的形成。尽管这些行星围绕红矮星近距离运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炽热、不适宜生命存在的世界。事实上,由于红矮星比太阳小且温度较低,其附近的“宜居区......阅读全文

银河系流浪行星少于预期

  大多数行星都栖息在创造它们的恒星的势力范围内。然而一些脱离了母星的孤儿却一直在银河系中游荡。两项新的分析表明,木星大小的流浪行星要比科学家之前所预测的少得多。其中一项研究指出,银河系中大约有1000亿颗这样的行星,而不是像科学家在2011年所提出的2000亿颗。  这两个研究团队在日前于美国加利

银河系至少拥有千亿行星

  夜空中,璀璨恒星四周并非黑暗无物。美国天文学家最新研究指出,银河系至少存在1千亿颗行星,平均每颗恒星都至少有1颗行星陪伴。   借助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天文学家对围绕红矮星“开普勒-32”运行的行星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对比开普勒此前的观测结果,首次通过研究红矮星系统得出上述结论。红矮星是一类质量小

银河系外首次发现新行星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1月18日报道,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的《科学快讯》杂志上指出,他们在一颗起源于银河系外的恒星附近发现了一颗新行星,这意味着该行星本身来自银河系之外。这是人们首次发现起源于银河系之外的行星,这一发现可能会使我们目前对行星的形成和留存的理解提出质疑。   迄今为止,科学家已

人类首次发现银河系外行星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3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借助微引力透镜现象——也是现有行星探测方法中能发现距地球相对遥远地方天体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创新,首次发现了银河系外RX J1131-1231星系的一群行星,并确定这些行星的质量介于月球和木星之间。研究人员表示,最新研究将开启新的太空探索领域。  现有的行星

美研究称银河系适居行星数量低于预计

  北京时间4月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可能至少拥有20亿颗类地行星。研究论文作者指出,但我们没有必要马上对这些世界进行“殖民”,因为这一数量实际上远远低于很多科学家的预计,我们很难在银河系寻找到“第二地球”。数量相对稀少  

天文学家发现银河系“外来”行星

  德国天文学家发现银河系中一颗行星来自银河系外,这时天文学家首次在银河系中发现“外来移民”。   美国《科学》周刊网站11月18日报道,这颗行星比木星稍大,距离地球大约2200光年。   天文学家认为,这一行星和它环绕的恒星原来属于希勒米星系,大约60亿至90亿年前被银河系“吞噬”。   这

银河系中可居住类地行星可能比想象中更近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可居住的类地行星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近,低质量恒星周围存在的行星数量相当庞大,根据“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的数据(如图),黄颜色表示小于1.4倍地球半径,绿色表示行星半径介于1.4至2.0倍地球半径,暗示了银河系中可居住星球距离我们不仅较

美科学家称银河系至少存在一千亿颗行星

加州理工的研究人员指出银河系中至少存在1000亿颗行星   北京时间1月8日消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当你在夜晚仰望星空,你会看到什么?恒星,毫无疑问。但除此之外,在你眼前出现的其实还有无数颗的行星,亿万颗的行星。这是根据一项最近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开展的一项研究结果得到的结果,该项研究进一步证

银河系发现至少五个“地球” 有5亿颗行星处宜居带

  浩瀚宇宙中,究竟是否有与人类类似的生命存在?人类及地球在宇宙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美国航天局的科学家对银河系首次“行星人口普查”的初步推断,再次激起了人类对宇宙求索的兴趣。   2月19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来自美国航天局的科学家宣布了令人惊异的结论:银河系至少有

国家天文台测量银河系内行星状星云的运动学距离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研究人员最近完成了一批行星状星云(PNs)的运动学距离测量工作,将一批行星状星云的距离测量精度比提高了两到三倍,为更加准确地研究这些行星状星云的更多物理性质奠定了基础。该工作于3月23日发表在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