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曹雪涛院士:建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在基础研究、疾病防控、新药创制等医学与健康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科技创新对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但是,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仍不够强,重要专利药物市场被国外垄断,高端医疗装备和高值耗材主要依赖进口。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深入开展,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医学科技的发展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符合医学科技创新规律和卫生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加快建设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协同高效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这为我国医学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准确把握核心基地建设的形势和需求 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技术、人才、资金投入和竞争极为集中的创新领域,是世界主要大国高度重视和发展的战略前沿。 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自身特有的发......阅读全文

中国医科院系统医学研究所在苏启动建设

    10月2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三方在苏州正式签署共建协议,正式启动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系统医学所”)的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江苏省省长李学勇、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卫·巴尔的摩等相关领导、学者近

医科院创新工程“播种”一年结硕果

沟通会现场  10月3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简称医科院创新工程)启动实施一周年媒体沟通会在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领导、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领导、京津地区各所院主要负责人、创新工程项目首席/共同首席专家代表、近20家媒体新闻记者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医学

中国医学科学创新研究进展如何

  世界关注中国医学科学创新研究进展。《科学》杂志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院士对此作专题评论,并于11月28日刊登出版。  曹雪涛介绍了我国医学界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国民健康和促进疾病防治等方面的进展。文中说到2003年SARS肆虐之后,我国政府加大医学与健康领域的科技投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传染性疾

多位院士齐聚医疗仪器学术产业大会 现场揭秘

——2016年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仪器学术产业大会在京召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11月29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清华大学医学院、解放军总医院检验科和中关村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承办的2016年国际生物医

曹雪涛:要实现领跑,先得和高手并跑

  2017年,对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来说,不比寻常。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庆祝成立百年华诞之际,12月初院方还在牛津大学成立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研究所,这是中国在海外的首个医学研究所。  如何依托这一国际顶尖科技人才基地,为我国培育出更多大师级的医学人才?12月20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召开的以

曹雪涛院士:精准医学不应以基因测序为导向

  从年初奥巴马提出将精准医学纳入美国国策以来,精准医学就成为一项热门概念。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长庚医院管理咨询委员会的委员曹雪涛看来,精准医学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它只是精准定义病因的“利器”,并不是万能,也不应以基因测序作为导向。  曹雪涛表示,目前的医疗理念发展越来越呈现个性化、精确

生命科学大会开幕:我国生命科学处在突破的前夜

我相信,这次汇聚,将成为国际生命科学领域一次令人难忘的盛会。1日,2016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在致辞中这样说道,生命科学,正引领世界科学发展的新潮流。 这是在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生命科学领域学术盛会。10位诺奖得主、4位世界粮食奖得主

曹雪涛:建新型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成当务之急

  “社会发展到今天,健康已成为我国13亿人口的重要追求。”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院士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科技大会上指出,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然而我国现行医学科研体系存在低水平重复研究、系统性不足、成果转化率低等弊端,严重影响了我国医学研究的整体规划、

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大会在京召开

  12月1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驱动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总体部署。   会上,卫生部科教司司长何维充分肯定了医科院为我国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则指出,医科院将以“强化国家医学科技创新的能力建设”和“强化国家保障全民

黄波团队揭示体内T细胞“警察”记忆之谜

  或许,免疫系统应该被认为是人体内最复杂且最精密的系统。它就如同一个国家的防御体系,一旦遇到敌情,就可以马上排兵布阵,予以还击。  在人体内的防御体系中,T细胞与B细胞当属最精干的“警察”队伍。B细胞主要的职责是产生抗体或免疫球蛋白,当遇到病毒、细菌等“不速之客”,它就会尽力击退。每个人的体内都有

体内T细胞“警察”记忆之谜揭示

  或许,免疫系统应该被认为是人体内最复杂且最精密的系统。它就如同一个国家的防御体系,一旦遇到敌情,就可以马上排兵布阵,予以还击。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人体内的防御体系中,T细胞与B细胞当属最精干的“警察”队伍。B细胞主要的职责是产生抗体或免疫球蛋白,当遇到病毒、细菌等“不速之客”,它就会尽力击退。每

2014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

  我国医药卫生行业最高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2014颁奖大会暨第一届树兰医学奖颁奖仪式今日在江苏泰州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主办。  大会对85项医学科研成果进行了授奖,评出一等奖8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7项、国际合作奖1项、卫生管理奖2项、医学科普奖2项,另有1人

曹雪涛课题组揭示病毒感染导致干扰素失能新机制

  病毒如何使干扰素失去抗病毒功能而逃逸免疫清除、造成慢性病毒感染疾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课题组发现,病毒感染能够通过一种E3泛素连接酶分子以新型作用方式抑制干扰素抗病毒功能而达到逃逸目的,今天出版的《自然﹒免疫学》杂志发表了该课题组的论文。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研究中

曹雪涛院士课题组揭示病毒感染导致干扰素失能新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研究中心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等基金的资助下,中国医学科学院曹雪涛院士与刘硕博士、姜明红副教授等利用高内涵筛选体系,对E3泛素连接酶RNF家族分子在I型干扰素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反应中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筛选,发现RNF家族的多个分子能够参与调控抗病毒天然

我国学者发现病毒感染导致干扰素失能的新机制

  病毒如何使干扰素失去抗病毒功能而逃逸免疫清除、造成慢性病毒感染疾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课题组发现,病毒感染能够通过一种E3泛素连接酶分子以新型作用方式抑制干扰素抗病毒功能而达到逃逸目的,今天出版的《Nature Immunology》杂志发表了该课题组的论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曹雪涛实验室:反馈性免疫自身识别可及时促进炎症消退

   2018年4月26日,《细胞》杂志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团队的研究论文(论文链接),报道了该团队在天然免疫与炎症调控研究领域的新突破,提出了自我免疫识别可反馈性地及时触发消炎效应、阻止抗病毒天然免疫过度应答,进而维持机体自身稳定的新机制、新观点。  免疫

科技部徐南平副部长一行调研中国医学科学院

   2017年3月8日,科技部徐南平副部长一行赴中国医学科学院(以下简称“医科院”)调研,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吴远彬司长、田保国副司长等陪同调研。   徐南平副部长一行首先参观了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听取了相关人员对实验室研究方向、研究平台和研究成果的介绍,徐南平副部长对“异病同治”的分子

三院士共话未来中国医学与健康发展

  今天,在百年协和医学与健康讲堂启动仪式上,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刘德培和曹雪涛为推动健康中国的实施,从科技创新、培育人才和健康促进等方面,共同探讨了未来中国医学与健康的发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曹雪涛院士介绍说,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

201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1日,201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邀请了著名的国内外学者做主旨演讲,学会各专业分会和委员会踊跃参与。大会旨在彰显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学术水平,构建生物医学工程各学科交融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实化

《柳叶刀》中国专刊:让世界倾听“中国故事”

  “我们想通过讲述一个中国的故事,探索出解决大规模人群重大疾病的路径,为其他国家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或模式。”12月11日,在第三届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峰会,《柳叶刀》杂志主编理查德•霍顿(Richard Horton)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血压与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基层医疗对于高血

PNAS:天然免疫白细胞介素12表达调控的表观机制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暨医科院免疫治疗研究中心曹雪涛院士课题组对天然免疫反应中白细胞介素12(IL-12)的选择性表达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巨噬细胞中核定位的碳酸酐酶6B(CA-VI B)促进IL-12表达的新型表观调控机制。  相关论文以“Nuclear carbonic an-hy

科教委员热议五“理念”: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会议在北京春日的雾霾天里拉开了帷幕。人民大会堂东广场上,距离开幕式还有一个半小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晓林就早早地来到了会场外。  “雾霾这件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李晓林抬头看了看天,向团团围住他采访的记者表示,“完全解决雾霾问题

“结直肠癌诊治新型关键技术研究及转化应用”推进会召开

   8月1日,“十二五”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现代医学技术主题“结直肠癌诊治新型关键技术研究及转化应用”主题项目工作推进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肖诗鹰副主任和现代医学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曹雪涛院士出席会议并讲话。科技部计划司863联办和上海市科委有关同志以及现代医学技术主题专家田卫东

如何从科技创新大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

  2月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我国已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  如何提高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从科技创新大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中国科学

海峡两岸暨港澳生命科学青年论坛在北京举行

   由中国科协指导,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举办的“2018世界生命科学大会海峡两岸暨港澳生命科学青年论坛”10月2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以“加强民间科技交流,深化科技融合发展”为主题,为促进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生命科学领域青年科学家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交流平台。论坛由中国工程院院

科学基金促进我国免疫学整体快速发展

免疫学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10个国家(美国未列出)SCI论文的时间序列分布(2000~2009年)。 免疫学科16个研究方向中国论文产出能力与学术影响力的世界排名变化。  201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再度授予3位免疫学家,展示了免疫学科在科学前沿的重要位置。  中国免疫学

曹雪涛院士:科教融合重在“和而不同”

  曹雪涛   “科教融合重在和而不同、卓尔不群,这才是教育和科研的精髓。”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与人才是两个重要着力点。当记者抛出科教融合的话题时,曹雪涛显然早已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对此侃侃而谈

教育部揭晓2014年度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鼓励创新科技

  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4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日前在京揭晓。经过形式审查、学部初评、主任办公(扩大)会终评和项目公示,北京大学主持的单个纳米颗粒光学检测新原理研究等10个高校科技项目,获评本年度高校科技十大进展。  据介绍,“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自1998年

继饶毅举报后 裴钢院士再次被举报论文涉嫌图像异常

  在饶毅教授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举报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裴钢院士以及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学术造假风波后。当事的三位学者之一裴钢院士又被举报论文涉嫌图像异常...  相关链接:惊爆学术圈!网传饶毅实名举报裴钢院士 耿美玉 李红良  据荔枝新闻报道,裴钢参与署名的两篇论文

237个科学数据集揭开人口与健康大数据“面纱”

   2017年1月4日,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资源发布会暨2016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与发展峰会在京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医学科学数据共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王陇德院士、陈可冀院士、刘德培院士、曹雪涛院士、金力院士等40余名权威专家以及国家科技部和卫生计生委有关领导出席发布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