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技术与应用(四)

(4) 立体测绘、海面和船只利用多次或单次干涉测量,无人机载SAR可以获取地物的3维高程信息,在地理测绘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3维高程测量结果如图 22所示。4 无人机载SAR关键技术4.1 总体设计技术从国内外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无人机载SAR的技术需求呈现多功能和多样化,如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的性能以及不同的使用条件与环境。在系统设计中,根据不同的需求,总体设计流程如图 23所示,主要包括总体指标、工作体制、通道及处理算法等设计。例如,在D3022无人机载InSAR/PolSAR系统的设计中,首先根据系统要求对带宽等总体指标进行设计,为了高效实现高分辨率成像,采用了频率分集连续脉冲体制;为了实现高分辨率PolSAR和InSAR,系统采用频率多通道、极化多通道与空间多通道,从而构成高分辨率宽带合成、全极化同时获取以及干涉基线实现的设计目标;在处理算法方面,则设计了脉冲频率合成、四通道SAR全极化配准成像与融合、双通道InSAR成......阅读全文

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技术与应用(四)

(4) 立体测绘、海面和船只利用多次或单次干涉测量,无人机载SAR可以获取地物的3维高程信息,在地理测绘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3维高程测量结果如图 22所示。4 无人机载SAR关键技术4.1 总体设计技术从国内外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无人机载SAR的技术需求呈现多功能和多样化,如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的性

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技术与应用(三)

2008年6月30日,SELEX公司的PicoSAR装载在Schiebel的s-100无人机上在奥地利进行了试飞,飞行高度约为900 m,成功实现了机上实时成像,PicoSAR实物图如图 11所示。PicoSAR系统工作在X波段,具有聚束模式/条带成像/运动目标检测,最高分辨率为1 m、作用距离大于

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技术与应用(五)

4.3 运动误差补偿技术SAR成像的理想条件是飞行平台匀速直线运动,实际航空平台总会受到气流扰动的影响,做不到理想运动。对于无人机载SAR,由于载机平台轻小,易被气流扰动影响,造成雷达回波相干性下降,进而影响雷达高分辨率的实现。通常为了克服飞机运动误差的影响,雷达采用惯性器件测量运动误差与自聚焦相结

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技术与应用(二)

针对海上应用,美国海军在MP-RTIP的基础上升级改造形成了Multi-Function Active Sensor(MFAS)雷达系统[6]。MFAS雷达系统仍然采用2维相扫机制,能够在一次飞行中覆盖7×106 km2,从使用角度考虑有对海、对地两种模式,具备SAR、逆SAR(ISAR)、海面搜索

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技术与应用(一)

王岩飞, 刘畅, 詹学丽, 韩松    摘要:该文在概述无人机载SAR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无人机载SAR技术的发展概况,对无人机载SAR的工作体制、关键技术、性能指标、典型系统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归纳。结合研制的高分辨率、全极化、双天线干涉等SAR系统,重点讨论了基于功能单元的SAR系

hyspex无人机载成像光谱仪的应用范围

  hyspex无人机载成像光谱仪技术具有低成本、低损、可重复使用且风险小等诸多优势,其应用领域从起初的侦察、早期预警等军事领域扩大到资源勘测、气象观测及处理突发事件等非军事领域。它的高时效、高分辨率等性能,是传统卫星遥感所无法比拟的,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生产者的青睐,大大扩大了遥感的应用范围和用户群

2015年无人机系统与任务载荷技术及应用研讨会

   为推进我国无人机技术与航空航天技术交流、加速无人机军民融合应用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无人机任务系统与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筹)等单位共同组织的“2015年无人机系统与任务载荷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将于2015年11月12-14日在苏州召开。同期举办“无人机系统与任务载荷技术

机载激光雷达发展与应用简介

  激光雷达是用激光器作为辐射源的雷达系统,工作波长在红外到紫外光谱段,利用激光束对目标进行探测和定位,具有比传统雷达波束更窄、测速范围更广、抗电磁干扰和杂波干扰能力更强的优点,并且体积和重量都比传统雷达小得多,更适用于机载平台。近年来,随着军事、民用需求的急剧提升以及光电技术的飞速发展,激光雷达也

无人值守系统实际应用操作指南

无人值守系统是近些年的一款新产品,旨在帮助企业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效率。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是智能化设备发展的一大应用。无人值守系统应用文通车牌识别技术,避免了多车同时上磅称重的现象出现,可以有效控制称重秩序,保证安全无误的称重效率。实际应用操作指南如下:初始状态:交通灯为绿灯,表示车辆可以上磅称

“海燕计划”2022年西南气象观测试验启动

9月15日,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气象观测专项计划(“海燕计划”)2022年西南气象观测试验启动会在京召开。本次试验在中国气象局指导下,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牵头,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气象局等16家单位开展。  中国气象局于2018年开始探索大型无人机气象观测工作,目前已于2020年和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