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亚洲象栖息地近20年丧失超6.7万平方公里

地球大数据的一项最新监测结果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近20年里,亚洲象栖息地总丧失面积约为67635平方公里,这一丧失面积约占2000年亚洲象栖息地面积的13.4%,表明亚洲象栖息地丧失情况远比人们预期的要严重得多。 记者16日从全球首个大数据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专业科技机构——依托中国科学院建设与运行的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CBAS)获悉,该中心自然遗产团队近期研究完成的地球大数据揭示21世纪以来亚洲象栖息地变化的成果论文,已在最新一期学术期刊《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发表。该研究提供出一套更新的、高分辨率的和连续时相的监测与评估数据集,用于描述亚洲象栖息地丧失情况及原因,并为今后亚洲象的可持续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论文第一作者、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骆磊副研究员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介绍说,亚洲象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是欧亚大陆现存最大的陆生动物,也是区域森林生态系......阅读全文

亚洲象群添新成员 “新年宝宝”!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野象谷,监测人员近日拍摄到一头新生小象和家族成员一起在水里嬉戏的画面,这也是该地近期监测到的第6头小象。  画面中,这头小象被妈妈用鼻子撵着往前走。小象连蹦带跳,看上去既兴奋又紧张。在和家族成员会合后,小象便同小伙伴一起戏水玩闹,十分可爱。  据野象谷工作人员周方易介绍,这头小

亚洲象不喜欢“被保护”,就爱去流浪

  去年,一群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的亚洲象“旅行团”一路向北,引发了全社会关于人象冲突、亚洲象保护的关注。  近三十年来,全球亚洲象数量呈现整体下降趋势,栖息地减少是主要原因之一。然而,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参与的一项国际研究利用十几年野外监测数据发现,相较于自然条件

亚洲象不喜欢“被保护”,就爱去流浪

在马来半岛,一头戴GPS项圈的母象和她的幼崽。受访者供图去年,一群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的亚洲象“旅行团”一路向北,引发了全社会关于人象冲突、亚洲象保护的关注。近三十年来,全球亚洲象数量呈现整体下降趋势,栖息地减少是主要原因之一。然而,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参与的一项国

昆明动物博物馆再现亚洲象骨骼标本

  亚洲象是世界上现生的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昆明动物博物馆建设初期,曾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制作了馆内的大象的骨骼和姿态标本。  今年11月,昆明动物博物馆承接了一起大象骨骼模型的制作任务。昆明动物博物馆立即组织制作队伍,由去年荣获中国科学院“技术能手”的高级工程师罗文寿负责,仅用了2

亚洲象再次行动,云南为保人象安全将采取措施

这几天,一些原本分散在不同区域的野生亚洲象聚拢到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康平镇曼克老村,它们白天吃村民种植的冬玉米,破坏建在地里的农用大棚,夜里则进到村民家中寻找食物。为此,江城县采取多项措施,确保人象安全。 这是12月18日下午拍摄的视频,在江城县康平镇曼克老村的一个农用大棚里,几头亚洲象正在撕扯遮

华盖木、亚洲象等濒临灭绝物种在云南重获新生

  “云南实施珍稀濒危、极小种群和特有物种的拯救、保护、恢复工程,巧家五针松、华盖木、云南梧桐、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大理弓鱼等一大批濒临灭绝的物种获得新生。曾经在滇池野外灭绝的滇池金线鲃,人工繁育成功,重新引入滇池。”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督察专员曹永恒,在7日举行的“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生

昆明植物所在利用粗糠柴预测亚洲象空间分布方面获进展

  对大象而言,觅食植物在旱季的可获取性对其空间分布起决定性作用。基于经验推测,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inensis) 可作为亚洲象在印度北部地区干旱季节的分布指示物种。在大尺度上,尚未有直接证据证明该假设成立。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建初和杨雪飞研究组基于气候和地形数

“用于制作亚洲象姿态标本的象皮处理方法”获发明专利

  5月8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动物博物馆申请的《用于制作亚洲象姿态标本的象皮处理方法》取得专利证书(专利号ZL 200810058607.X),该专利是昆明动物博物馆在标本制作方面获得的第二项专利。   《一种动物标本基质置换方法》和《用于制作亚洲象姿态标本的象皮处理方法》获得专利授权

亚洲象栖息地近20年丧失超6.7万平方公里

  地球大数据的一项最新监测结果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近20年里,亚洲象栖息地总丧失面积约为67635平方公里,这一丧失面积约占2000年亚洲象栖息地面积的13.4%,表明亚洲象栖息地丧失情况远比人们预期的要严重得多。  记者16日从全球首个大数据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专业科技机构—

“人象冲突”的世界性难题怎么破?

  近年来,由于栖息地退化,越来越多野生象走出森林,进入人类活动区域,人象活动空间愈加重叠,“人象冲突”愈演愈烈。这不仅是众多野生象分布国面临的一项挑战,也是国际社会共同经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冲突的缩影。为破解这一难题,在8月12日世界大象日来临之际,中新社“东西问”专栏邀请中国国家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