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西安交大观测到基因组中的“暗物质”

10月6日,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教授叶凯等在人类基因组变异研究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结果,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该研究具备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基因组变异集合,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大型基因组结构变异影响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在鉴定出的190万个大型的基因组变异中,包括大片段DNA缺失、跳转DNA或者凭空出现的DNA大片段。这一些变异也出现在基因组的重要功能区域,比如说编码关键蛋白质的编码区,从而使得产生的蛋白质的功能受到损害。 但人类很多大的基因组结构型变异往往又不在基因的编码部分,这一些变异的功能影响往往又是难以预测的,而变异却可能决定人们是否容易患某些疾病。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全新的“ZNF”基因,一半的荷兰个体中都有。目前该基因和其他发现的“暗物质”,都已经保存到国际数据库中,可供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研究,从而更好地了解人类疾病。......阅读全文

利用CRISPR研究基因组“暗物质”

  超过98%的人类基因组由非编码基因组成。这些非编码基因被称为基因组的“暗物质”,它们能调控编码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进程。自从人类基因组序列被公开发表以来,科学家们努力解析基因中的功能元件,包括非编码调节区——参与转录调节的顺式调节区和非编码RNA(ncRNA)。转录因子在整个基因组

PNAS:探查癌症基因组ncRNA“暗物质”

  来自西奈山Icahn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癌细胞中发现了一组可以激发免疫反应的非编码RNA分子,它们具有与病原体相似的一些特征。由于这些分子在癌症中表达并扩增,它们造成的免疫反应有可能影响了癌症的生长。这项研究发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研究人员是通过探查基因组“暗物质

基因组中“暗物质”关键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捷凯课题组与南方科技大学Andrew P. Hutchins课题组合作,以小鼠胚胎干细胞为模型,揭示了基因组中转座元件的关键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相关成果以Transposable elements are regulated by context-specif

西安交大观测到基因组中的“暗物质”

  10月6日,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教授叶凯等在人类基因组变异研究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结果,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该研究具备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基因组变异集合,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大型基因组结构变异影响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在鉴定出的190万个大型的基因组变异中,包括大片段DNA缺失、跳转DNA或者凭空

美研究者完成“生命暗物质”基因组测序

  正当物理学家苦苦寻找宇宙暗物质之际,美国研究人员10日报告说,他们完成了对“生命暗物质”的基因组测序。   1996年,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一种名为“候选门TM6”的细菌。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却无法在实验室中培养,除了其标志性的16S基因外,科学界对它的生命活动特点几乎一无所知。

美研究员报告称完成“生命暗物质”基因组测序

  正当物理学家苦苦寻找宇宙暗物质之际,美国研究人员10日报告说,他们完成了对“生命暗物质”的基因组测序。   1996年,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一种名为“候选门TM6”的细菌。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却无法在实验室中培养,除了其标志性的16S基因外,科学界对它的生命活动特点几乎一无所知。正因

研究人员观测到人类基因组新的“暗物质”

  人类对基因组变异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一大步:西安交通大学日前传出消息,该校叶凯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团队与荷兰、美国、德国的20个科研机构,通过开发新的计算机算法和分析处理流程,分析并报道了在250个健康家庭的基因组中的所有类型变异,其中包括以前从未观测到的大量复杂型变异,即基因组中的“暗物质”。  

美国地下暗物质实验发现暗物质初步线索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英国BBC新闻网消息称,继本月初丁肇中团队公布阿尔法磁谱仪项目首批研究暗物质成果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地下暗物质实验——超级低温暗物质搜寻计划(Super-CDMS)日前报告了3个疑似暗物质事例,计算结果表明其是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的可能性为99.81%,不

我国发现一类新型长非编码RNA 基因组“暗物质”不断“正名”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Molecular Cell近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关于长非编码RNA的最新进展。该研究发现,一类新型长非编码RNA,或与小胖威利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被称为基因组“暗物质”的非编码序列,包括基因

中国学者Cell子刊揭示基因组“暗物质”中环状RNA新分子

  9月27日,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发表了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组与计算生物学所杨力组的最新合作研究论文,发现来源于基因内含子区域的环形RNA新分子,揭示其成环机制及在基因转录调控中的重要功能。   众所周知,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被称为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