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基因组中“暗物质”关键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捷凯课题组与南方科技大学Andrew P. Hutchins课题组合作,以小鼠胚胎干细胞为模型,揭示了基因组中转座元件的关键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相关成果以Transposable elements are regulated by context-specific patterns of chromatin marks in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为题于1月3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人基因组中,总共含有30亿对碱基,但仅有极少部分能够编码成蛋白质,而接近一半的序列由转座子组成,小鼠基因组中也基本类似。转座子最早在玉米基因组中被发现,并证明通过“跳跃”调控玉米粒的颜色。转座子与常规的基因相比,由于其重复序列和多拷贝的特性,一直以来是科学研究的难点,直至目前科学家们关于转座子的功能仍知之甚少,所以转......阅读全文

基因组中“暗物质”关键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捷凯课题组与南方科技大学Andrew P. Hutchins课题组合作,以小鼠胚胎干细胞为模型,揭示了基因组中转座元件的关键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相关成果以Transposable elements are regulated by context-specif

用“正能量”破解生命调控“暗物质”

  王秀杰是典型的“别人家孩子”。  她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7岁博士毕业加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成为当时中科院最年轻的研究员;30岁生日前成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年轻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6岁成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40岁这一年又当选了党的十九大代表。  “

利用CRISPR研究基因组“暗物质”

  超过98%的人类基因组由非编码基因组成。这些非编码基因被称为基因组的“暗物质”,它们能调控编码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进程。自从人类基因组序列被公开发表以来,科学家们努力解析基因中的功能元件,包括非编码调节区——参与转录调节的顺式调节区和非编码RNA(ncRNA)。转录因子在整个基因组

基因组所肥胖调控机制合作研究获重要进展

  肥胖相关基因FTO主要作用底物是RNA中的6甲基腺嘌呤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杨运桂与美国芝加哥大学何川教授合作,发现了肥胖相关基因FTO(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主要作用底物是RNA中的6甲基

PNAS:探查癌症基因组ncRNA“暗物质”

  来自西奈山Icahn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癌细胞中发现了一组可以激发免疫反应的非编码RNA分子,它们具有与病原体相似的一些特征。由于这些分子在癌症中表达并扩增,它们造成的免疫反应有可能影响了癌症的生长。这项研究发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研究人员是通过探查基因组“暗物质

北京基因组所揭示RNA甲基化调控基因剪接机制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及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杨运桂课题组在研究m6A甲基化修饰调节mRNA选择性剪接规律过程中,发现了读码器YTHDC1通过招募前体mRNA剪接因子SRSF3同时抑制剪接因子SRSF10与RNA的结合,促进外显子被保留的分子机制。该研究结果于2016

西安交大观测到基因组中的“暗物质”

  10月6日,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教授叶凯等在人类基因组变异研究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结果,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该研究具备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基因组变异集合,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大型基因组结构变异影响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在鉴定出的190万个大型的基因组变异中,包括大片段DNA缺失、跳转DNA或者凭空

美研究者完成“生命暗物质”基因组测序

  正当物理学家苦苦寻找宇宙暗物质之际,美国研究人员10日报告说,他们完成了对“生命暗物质”的基因组测序。   1996年,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一种名为“候选门TM6”的细菌。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却无法在实验室中培养,除了其标志性的16S基因外,科学界对它的生命活动特点几乎一无所知。

北京基因组所合作揭示RNA m6A修饰调控抗肿瘤免疫机制

  免疫治疗是对抗肿瘤的前沿阵地,其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引发针对肿瘤抗原的自发性T细胞反应。许多病人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识别肿瘤抗原,难以引发持续性的T细胞应答并清除肿瘤。研究免疫系统识别肿瘤抗原的分子机制有望发现新型药物靶点,提高免疫治疗效果。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韩大力团队与清华大学徐萌团队、

研究团队在干细胞基因组稳定性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干细胞是机体发育和组织稳态维持的基础,基因组稳定是干细胞干性维持和再生医学应用的前提。研究干细胞如何维持基因组稳定,有助于推动干细胞的安全应用和理解相关发育疾病的致病机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郑萍团队长期关注干细胞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独特机制。前期工作中,该研究团队鉴定胚胎干细胞基因组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