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哈佛华裔牛人Nature成果克服农业最大威胁

近期,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分子,可能有助于解决现代农业中最为紧迫的一个问题:现在出现了一些昆虫,能够对某些经基因工程而抵御害虫的作物性状产生抵抗力。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4月27日的《Nature》杂志。 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是哈佛大学华裔牛人David Liu,据称这位教授是一位从来没有做过博士后的年轻教授,他早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99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攻读博士学位,在Peter Schultz教授指导下从事核糖核酸研究,并自主首次开始活细胞遗传密码的研究。之后就被哈佛大学任命为助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Liu教授曾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列入全球Top 100 青年发明家(35岁以下),“大众科学”亦将其列入全美Top10最具才气的青年科学家。 2011年,Liu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在《Nature》杂志,报道了一种利用噬菌体体系进行生物分子合成的快速新方法,这种方法能在实验室内快速进化蛋白质,他们利......阅读全文

哈佛大学启用首栋以华人命名的教学楼

  哈佛大学建校380年来首栋以华人命名的教学楼赵朱木兰中心6日在哈佛商学院举行剪彩仪式,宣告正式启用。这也是哈佛商学院首栋以女性命名的建筑。  赵朱木兰中心是美国福茂集团董事长赵锡成及其家族基金会2012年对哈佛大学4000万美元的捐赠项目之一,以赵锡成已故妻子命名。  据了解,该教学楼主要为哈佛

Nature Biotechnology:哈佛华裔发布基因组编辑新技术

   作为潜在的新一代治疗和研究工具,几乎没有什么生命科学技术比基因组编辑蛋白质更具发展前景——研究人员可通过编程这些分子来改变特定基因,以治疗或甚至治愈一些遗传性疾病。  可是,要将这些基因组编辑蛋白导入到细胞中,尤其是活体动物或人类患者体内,对于研究人员而言却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通常,研究人

研究称进食坚果有助于降低患癌机率与死亡风险

  美国哈佛大学经过持续30年的研究发现,每天进食坚果将降低患上癌症或心脏病的机率,同时也降低死亡风险。此外,进食坚果的另一个好处是令人身材较苗条。   长期以来,坚果一直被认为有利心脏健康。哈佛这个研究是迄今对进食坚果与长寿关系的最大规模研究。研究人员追踪了11.9万名男性和女性的情况后发现,每

“哈佛歧视亚裔申请人”开审 名校的心思怎么猜

资料图:美国亚裔团体同日在最高法门口举行集会示威。中新社记者 张蔚然 当地时间15日,备受瞩目的“哈佛歧视亚裔申请人”诉讼案,将在美国波士顿联邦法庭开审。也许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暂且不论最终谁胜谁负,对于希望申请美国名校的华人学子或中国留学生来讲,如何能够获得录取通知书才是重中之重。对此,名校

美“招生门”事件持续发酵:哈佛也沦陷?

   哈佛开始调查“招生门”  美国高校此次因招生丑闻所引发的“招生门”事件,还在继续发酵中,连哈佛也被卷入其中。4月4日,美国《波士顿环球报》以大幅标题刊出报道——他购买了击剑教练的宅院,然后儿子就进了哈佛。该报道迅速进入人们视野,成为各大媒体竞相追逐的新闻热点。  此事涉及长期在哈佛任教的击剑教

美“招生门”事件持续发酵:哈佛也沦陷?

作者 | 郭英剑  美国高校此次因招生丑闻所引发的“招生门”事件,还在继续发酵中,连哈佛也被卷入其中。  4月4日,美国《波士顿环球报》以大幅标题刊出报道——他购买了击剑教练的宅院,然后儿子就进了哈佛。  该报道迅速进入人们视野,成为各大媒体竞相追逐的新闻热点。  此事涉及长期在哈佛任教的击剑教练布

哈佛大学将迎来375周年校庆

  到2011年秋季,哈佛大学将迎来建校375周年的日子。这所美国最古老的高校将如何庆祝其375岁生日?将会举办什么样的纪念、学术与庆祝活动?又有哪些值得中国高校借鉴的地方?     庆祝活动将历时一年  1636年,一所规模很小的学校诞生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荒野之中。历经375年的

张锋、庄小威发表新的CRISPR标记系统

  5月27日,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刊登了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MIT)-哈佛Broad研究所、MIT McGovern脑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题为“An RNA-aptamer-based two-color CRISPR l

《细胞》最新精彩内容综览

  Cell创刊于1976年,现已成为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并陆续发行了十几种姊妹刊,在各自专业领域里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Cell以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报告为主,许多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都发表在Cell上。最新一期(7月20日)Cell杂志就公布了不少重要的研究

庄小威《科学》再发突破性成像技术,称最棒成果是下一个

3月15日,小威和87少同班同学见面时称:最棒的成果是下一个。  在单个细胞中了解转录组的表达谱和空间景观,是全面认识细胞行为的基础。日前,著名学者庄小威(Xiaowei Zhuang)领导研究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的单分子成像技术,MERFISH(multiplexed err

著名学者庄小威发表研究新成果新方法助力单细胞RNA分析

  系统性分析单细胞的RNA丰度和空间定位,有助于我们理解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的许多方面。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smFISH)是在单细胞中研究RNA拷贝数和空间定位的有力武器。去年四月,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庄小威(Xiaowei Zhuang)教授在Science杂志发布了高度多重化的smFISH成像技术——

著名学者庄小威Science再发突破性技术

  在单个细胞中了解转录组的表达谱和空间景观,是全面认识细胞行为的基础。日前,著名学者庄小威(Xiaowei Zhuang)领导研究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的单分子成像技术,MERFISH(multiplexed error-robust fluorescence in situ

沈铭贤:转化医学需要“伦理平台”

伦理要保护科学,使它在正确的道路和航线上前行。  转化医学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于2003年提出的新概念,现已得到国际医学界的普遍认同和重视,成为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早在1992年,美国著名的《科学》杂志就出现“bench to bedside”(B-to-B)

华裔太空行走第一人焦立中获授山东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华裔太空行走第一人、首位国际空间站华裔站长焦立中博士10月12日上午被山东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授予仪式当天在该校中心校区举行。山东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徐显明教授发表致辞并为焦立中博士颁发名誉博士证书。他表示,焦立中博士是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华裔宇航员,也是第一位国际空间站华裔站

施一公:“大牛”科学家的舍与得

  “人活一口气”成就学术牛人   “三个在膜蛋白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膜转运蛋白和离子通道方面引起国际关注,其中两篇论文发表在《自然》上,一篇论文发表在《科学》上。”说起团队去年取得的科研成果,施一公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与自豪。回国两年即取得了“超过在普林斯顿鼎盛时期”的成果,施一公此前绝没有想到

2018:美国高等教育回望

  总体上看,美国高等教育界的2018是相对平静的一年,但也是适应社会发展、应对社会挑战、内部在悄然发生变革的一年。相信这些变革会在未来逐渐显示出其现实意义。  仿佛是转瞬之间,2018年已然成为历史。在一年前的《2017:美国高等教育回望》中,我曾说过,“2017年是美国高等教育不平凡的一年。政府

施一公:饶毅其人其事

  序言:从我听说和认识饶毅算起,已经有十五年了,但直到2005年才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而我们真正一起做事、我比较深入地理解饶毅的想法并成为莫逆之交,则发生在2008年我全职回国以后。在别人面前我常常主动提起饶毅,评论他和他做过的事情,因为我总觉得他留给大家的印象过于片面或偏激,他的另外一面很少为人

医疗器械巨头BD将进一步扎根中国市场

  近日,国际知名的医疗器械生产商BD医疗公布的13财年财报显示:中国以超过20%的收益增幅迅速崛起并且超过日本成为BD的第二大市场。BD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WILLIAMA.KOZY表示BD将进一步加速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中国市场区域庞大,各地区间差异巨大,需求参差不

施一公:我被信仰追问,回国为什么是最好选择

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理想,缺乏一种无论什么情况都不会放弃的东西 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他有5个独立的国立健康研究院基金;他是讲席教授,有专门的基金会在支持他的科研。他的科研还得到一些制药公司的资助。但尽管如此,他还是要回到祖国、回到清华。而他回来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他觉得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理想,缺乏一种无

袁钧瑛:从上海女孩到美国院士

   “您还记得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您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那天,您在忙什么吗?”  问起这事,袁钧瑛院士笑了起来,“那天,美国科学院开始怎么也找不到我,因为我把手机关了。后来他们电话打到我家里,是我先生俞强接的电话。但他也没法打通我的电话,只能在微信中留言。”  这一天是今年的5月2日,作为哈佛医学院

哈佛教授被捕 饶毅发声:美国历史不可磨灭的污点

  近日,美国三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Charles Lieber被捕引发学界关注。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就“千人计划”和Lieber教授被捕一事回复《纽约时报》称:对Lieber教授的司法追究是国际科学界的黑暗一页和美国历史不可磨灭的一个污点。  1月28日,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系主任Cha

中国海外人才归国潮:不能融入西方主流社会

  人才“争夺战”   150多年来,一波波海外留学大潮兴起,一代代海归学成回国,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国年轻一代“出国潮”热度不减;另一方面,在西方社会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回国潮”也必然成为大趋势。中国出台的各种人才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

2015年度3D打印领域20大重磅事件

  3D打印概念在国内正热!中国3D打印产业联盟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共有200多家3D打印设备生产企业,中国占了一半。全球3D打印两大领军企业Stratasys与3DSystems证实,中国已成为其全球销售额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在2015年度,3D打印领域里到底发生了哪些大事,让3D打印的热度与

南方周末:美国的大学出版社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

中美大学出版论坛在京举办  哈佛大学出版社社长威廉·施特(William P. Sisler)的名片有三个版本:英文、中文、日文。这与哈佛大学引以为傲的东亚研究有关——哈佛学者费正清发起的哈佛东亚研究论丛,从大约50年前出版第一本专著,到现在已出版了约300种。 8月底,施特第一

饶毅:美妙的生物荧光分子与好奇的生物化学家

下村修 做出应获诺贝尔奖工作的科学家,几十年默默无闻;  被广泛应用的分子,很少人知其发现者; 原始论文鲜为人知,后继论文倒很热门;  曾失明的人,发现了美丽的发光蛋白; 低调的父亲,出了高调的儿子。  这里简介一项生物化学研究,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

知名留美女博士《细胞》子刊解析植物激素研究

来自杜克大学生物学系,明尼苏达州大学园艺系及微生物植物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能通过抑制生长素信号途径影响植物病原体生长,从而证明这种对于生长素信号的抑制效应是SA介导疾病抗性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urrent Biology》杂

3月皇牌聚焦:国内外学者直击顶尖技术

  又是一年春到来,随着三月春风拂来,生命科学领域一片欣欣向荣之态,在这个月里首先吸引住眼球的就是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大迈进,另外非公开发表论文的研究突破当属澳洲科学家首次利用核移植技术,复活了八十年代灭绝动物,各色精彩,值得品鉴。  首先关于CRISPR/Cas系统新技术,在去年的这个时候,“CRIS

庄小威或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 曾师从诺贝尔奖得主朱棣文

  今年43岁的中国科大1987级少年班校友庄小威很可能成为中科院历史上最年轻的外籍院士。庄小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校友基金会官方网站称,2015年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增选结束。今年43岁的中国科大1987级少年班校友庄小威博士当选外籍院士。  界面新闻记者采访获悉,中国科大新创基金

筑巢江淮凤来仪——安徽扶持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纪实

  “我们团队去海外招引人才,一说安徽的政策,大家都觉得很有吸引力。”合肥中科普瑞昇董事长刘青松博士这样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过去的一年,中科普瑞昇吸引了多位海外顶级人才,刘青松的团队已经建成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细胞库,填补了国内新药创制领域此类检测体系的空白。围绕新药创制,来合肥创新

创新中国论坛综述:创新人才培养,箭在弦上,路在何方

  日前,由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的首届“创新中国论坛”成功落下帷幕。   作为论坛主席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在耄耋之年仍然心系祖国,关注祖国的未来,令人敬佩。尤其,他在会上就创新之道发表的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