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追记赵振东:科学探索必须有一股钻研到底的精神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连续作战200多天,积劳成疾,不幸离世。 他叫赵振东,生前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技术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被誉为“新冠疫苗守护者”。 2020年9月16日晚上8时,赵振东从长沙参加完学术会议返京,摔倒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出口处……此前一天,他还在武汉参加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生物安全联合检查。9月17日凌晨,他悄然离世,年仅53岁。“再难我也要上”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赵振东立刻投入疫苗、抗体等疫情防控急需的应用基础研究中。他牵头主持北京市科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等应急科技支撑重点项目,完成抗新冠病毒药物筛选工作;构建了新冠病毒复制子评价平台体系,为推进我国疫苗研发和紧急使用做了大量基础工作。 2020年2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找到赵振东,说需要一......阅读全文

追记赵振东:科学探索必须有一股钻研到底的精神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连续作战200多天,积劳成疾,不幸离世。 他叫赵振东,生前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技术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被誉为“新冠疫苗守护者”。 2020年9月16日晚上8时,赵振东从长沙参加完学术会议返京,摔倒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出

建设新乡基地科学家精神展览馆,弘扬科学家精神

  5月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学党史 忆农科 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活动在新乡综合试验基地举办。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吴孔明出席并主持座谈会。新乡市县领导、院机关、研究所相关领导与专家共同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光辉历史,就新乡基地发展沿革和老一辈科学家的感人故事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科学精神:科学家的灵魂与皈依

  如果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知识分子的担当与期许,那么科学精神则是科学家的灵魂与皈依。  公元前214年,罗马军队包围了叙拉古。叙拉古人先用阿基米德发明的起重机等工具把靠近岸边和城墙的船只抓起来,再狠狠地摔下去,又用强大的机械把巨石抛出去,打得敌人仓皇逃窜。  最后,罗马人改用长期围

手稿中的中国科学家精神

最近,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笔鉴丹心——手稿中的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出。展览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入藏资料为依托,展出了100多位科学家的150余件学习笔记、科研手迹、书信手稿等珍贵资料,其中有百余件手稿、照片是首次与社会公众见面。新中国科技进步史就是一部自立自强的

什么是成就诺奖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美国耶鲁大学工程创新与设计中心一角(资料图片)   10月初,诺贝尔奖的公布再一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科学类的诺贝尔奖表彰了相关科学家为人类发展做出的卓越成就,包括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发现中微子振荡和DNA修复的细胞机制方面的成果。然而,这些成就来自于这些科学家们毕生的努力和钻研。从

不忘科学家精神,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天眼”问天到万米深潜……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不断书写中华民族发展恢弘史诗的新篇章。  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从钱学森、邓稼先、黄旭华到黄大年、南仁东、刘永坦,我国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核——胸怀祖国、矢志创新。  2020

“唱响科学家精神”主题沙龙在京举办

11月12日,“唱响科学家精神”主题沙龙活动在京举办。中国科协六届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徐善衍,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刘利华,解放军原总参四部副部长、通信与电子对抗专家倪宏强,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光学专家周立伟出席。与会人员围绕科学文化与科技创新、运用文艺等形式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等展开讨论。沙龙嘉宾主持为

我国科学家探索鸟类头骨演化奥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0863.shtm本报北京12月8日电(记者齐芳)现生鸟类虽然没有“手”,但具有极其灵敏的喙,能够取代“手”完成大量精细的动作。研究认为,这是由于现生鸟类具有头骨可动性——其头部的部分骨骼能够发生相互

科学家提出探索太空的未来方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引力波探测“空间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吴岳良应邀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徐淑岩团队以及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同事联合在《自然》(Nature 562,185-187,2018)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Explore space using swarms of

科学家探索全球甲烷排放激增之谜

尽管这种全球变暖反馈回路的规模尚不确定,但如果真是这样,湿地排放可能最终会成为一个人类无法控制的因素。其中一项研究的合作者、英国爱丁堡大学大气化学家Paul Palmer说,“我们应该把对地球气候的控制权更多交给微生物。”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大气化学与物理》。大多数气候科学家认为,2006年后大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