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可延长航天装备服役期

科技日报莫斯科10月10日电 (记者董映璧)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和中国、波兰同行们共同研发出能够延长航空航天领域贵重零件服役期的新材料,还能保护金属涂层免遭腐蚀。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合金与化合物杂志》上。南乌拉尔国立大学新闻处表示,带有罕见特性的3种新材料是中俄波三国科学家联合工作的成果。这些材料是所谓的高熵金属间化合物,它们在相位稳定中的特性,以及原子排列的规整性为制造应用广泛的贵重化合物提供了光明前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晶体增长实验室研究人员奥斯托瓦利·莫加达姆介绍说:“我们所获得的样品中,2/3拥有高硬度,能够延长航天工业重要零件的服役期。材料可被用作保护金属部件免遭腐蚀的涂层。比如,其中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点火部分,以及燃气涡轮机叶片;另一种化合物是高速磁转子(发动机部件版)的理想选择,因为这种材料具有高屈服强度(即可逆变形)。”莫加达姆称,这3种复合材料均可用作高性能催化剂。高熵金属间化合物由不同的原子组成,每种原子都有......阅读全文

航天材料亮相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展

  在9月12日开幕的第19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上,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结构复合材料研究应用中心展出了自主研制的以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以及聚酰亚胺树脂为基体的、满足不同耐温等级的预浸料,这些复合材料为火箭、卫星、航空及其他高新技术领域提供了质量更轻、强度更高且具有特种功能的部件。

航天科工发布《太空材料商业开发计划》

  航天科工集团5日在2017年军民融合新材料新工艺高峰会议上发布《太空材料商业开发计划》,宣布将在未来十到二十年,聚集太空材料的商业开发、深空探索、科学价值三大目标,打造太空材料制备、检测和产业化三大平台,开展太空材料基因工程、环境工程和创新工程三大研究。  目前,哈伯太空望远镜已经在太空工作了2

航空航天用金属玻璃材料问世

  近日,德国萨尔州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非晶态金属钛硫合金,这种合金也称为金属玻璃,其性能与常规钛合金完全不同,特别适合用作航空航天的轻质部件。这一成果获得大学知识与技术转化中心颁发的发明人奖。  材料研究类似于数以千计的拼图游戏,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开始部分,要想获得完整的图片就非常困难。萨尔

新材料可延长航天装备服役期

科技日报莫斯科10月10日电 (记者董映璧)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和中国、波兰同行们共同研发出能够延长航空航天领域贵重零件服役期的新材料,还能保护金属涂层免遭腐蚀。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合金与化合物杂志》上。南乌拉尔国立大学新闻处表示,带有罕见特性的3种新材料是中俄波三国科学家联合工作的成果。这些材

从“高大上”到“接地气”,航天材料应用多领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413.shtm

航空航天材料检测之无损检测方法汇总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航天航空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说到航天航空技术的进步就不得不提到航天航空材料,而新型材料就是航天航空技术水平的关键所在。现在实验室对于新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又有那些呢?超声检测法 超声波的产生依赖于做高频机械振动的“声源”和传播机械振动的弹性介质,所以机械振动和波动

我国首个航天材料可燃性国家标准实施

  近日,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王双峰副研究员负责起草的国家标准《空间实验设备使用材料的可燃性第1部分:要求》得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国家标准公告2012年第28号予以发布,并将于2013年2月15日起实施,标准号GB/T 28876

陶瓷气凝胶或成航空航天新材料

  陶瓷气凝胶因其超轻、耐火、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非常适合解决航空航天领域的隔热问题,但其脆性、高温析晶、热震坍缩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相关研究和应用。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校研究人员,共同研究合成了米层状结构的双曲线结构陶瓷气凝胶,通过结构设计实

航天探索: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最近,中国航天很火。通过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我们发现了月球上的新矿物“嫦娥石”。借助天问一号和“祝融号”火星车,我们发现火星上真的有水。有了中国空间站,我们的航天员不仅完成了多次出舱活动,还在太空进行“种菜”等科学实验……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十八大以

欧盟研制成功航天专用特种碳纤维材料

   由葡萄牙、西班牙和爱尔兰的科研团队合作完成的欧盟EUCARBON项目,成功建立起欧洲第一条面向卫星等航天领域应用的特种碳纤维生产线,从而有望使欧洲摆脱对该产品的进口依赖,确保材料供应安全。   EUCARBON项目于2011年11月启动,致力于提升欧洲在航天用碳纤维和预浸渍材料方面的制造能力。

皮皮虾不仅能吃-还有助于开发航天材料?!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中国人的盘中珍馐螳螂虾的独特螯棒结构,可以保护它们在碾碎甲壳类猎物时自身不致受伤,或可为研发航天器所需超硬材料提供新思路。  螳螂虾在中国俗称“皮皮虾”,正式名称为“虾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一个团队专门对粉碎型虾蛄的螯棒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皮皮虾除了能吃“能骑

新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高层论坛召开

11月22日,“面向未来·新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高层论坛”在京召开。此次会议由浙江嘉兴港区(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办、嘉兴海聚兴港新材料研究院承办,航空航天、新材料领域的专家学者等围绕新型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从材料发展历史角度介绍,古代的石器

黑龙江航天科技尖端材料助“神十”应用性飞行

  黑龙江军工航天科技助推“神十”飞天。,2013年6月10日下午,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与记者见面。备受瞩目的“神舟十号”飞天在即,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哈尔滨电碳厂、东轻、省石化院等数个黑

皮皮虾的“铁拳”或有助于开发航天器新材料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中国人的盘中珍馐螳螂虾的独特鳌棒结构,可以保护它们在碾碎甲壳类猎物时自身不致受伤,或可为研发航天器所需超硬材料提供新思路。  螳螂虾在中国俗称“皮皮虾”,正式名称为“虾蛄”,属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可分为用矛刺结构叉击软体猎物的“穿刺型”虾蛄和用锤形鳌棒结构砸碎硬壳

坚硬减振材料面世-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一种既坚硬又善于吸振的新材料。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科技日报北京6月6日电 (记者刘霞)材料的某些特征通常是相互排斥的:大部分材料要么很坚硬,要么可以很好地吸收振动,但很少有材料兼而有之。在一项最新研究中,荷兰科学家制造出了一种新型材料,既坚硬又擅长吸收振动,而且还很轻,可广泛应用于从纳米级设计到

宁波材料所与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共建联合实验室

  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共建的“航天材料先进表面工程技术联合实验室”在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揭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科技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航天八院副院长孟光,宁波材料所所长崔平和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党委书记沈勇辉

欧洲航天局增设载人航天等新部门

  欧洲航天局3月22日宣布,该机构理事会日前召开会议,批准了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增设载人航天等几个新部门。   欧航局表示,这次机构调整旨在增强欧航局的效率和竞争力,从而为其成员国提供更多便利,新部门及其团队将于4月1日正式投入运转。新设的载人航天部将负责管理欧洲与国际空间站的合作事

世界航天日:致敬中国航天人!

今天(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61年前的今天,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实现人类首次太空飞行,为人类的空间探索开辟了新途径。2011年4月7日,第6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12日确定为国际载人航天日,也就是世界航天日,以庆祝人类空间时代的开始。20多年前,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研制国际空间

从航天可视化到可视化航天

  自9月28日进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历时12天的紧张工作中,石家庄铁道大学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赵正旭教授及刘展威、佟宽章、王威4人圆满地完成了嫦娥二号三维可视化前期任务。向全球展现了嫦娥二号发射任务的实时精彩仿真。  “以前是航天可视化,现在是可视化航天。”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中北大学薛晨阳代表:航天碳纤维材料已广泛民用

  24日,“党代表通道”第三场采访活动举办。中北大学薛晨阳代表在通道上介绍,高科技项目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高科技项目研究过程中可以产生很多新材料、新技术,比如航天用的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已经广泛民用,北斗导航也运用于共享单车。  他还举了他所在团队的例子。“我们前期研究的芯片式电子水声传感器,是一项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航天器防护材料

  近期,受天然珍珠母“砖-泥”层状结构的启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航天器外层防护材料——聚酰亚胺-纳米云母复合膜。这种新材料由于采用了独特的仿生设计,其力学性能和空间极端环境耐受性均得到显著提升,有望取代现有的聚酰亚胺基复合膜材料。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聚酰亚胺

新合金熔点可达4126摄氏度-或可制造航天飞机隔热材料

  美国科学家用计算机进行的模拟表明,一种由铪、碳和氮组成的合成物Hf-N-C的熔点可高达4126摄氏度,这一熔点比已知的所有物质的熔点都高,或可用做制造航天飞机的隔热材料。科学家们希望能合成出此物质并测试其属性。  现有已知材料中,熔点最高的是由铪、钽和碳构成的合成材料Hf-Ta-C,其熔点为35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航天器防护材料

近期,受天然珍珠母“砖-泥”层状结构的启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航天器外层防护材料——聚酰亚胺-纳米云母复合膜。这种新材料由于采用了独特的仿生设计,其力学性能和空间极端环境耐受性均得到显著提升,有望取代现有的聚酰亚胺基复合膜材料。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聚酰亚胺薄膜因其

我国在新型航空航天材料钛铝合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南京理工大学陈光教授团队在国家973计划等资助下,经长期研究,在新型航空航天材料钛铝合金方面取得跨越性突破。6月20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材料》上。其室温拉伸塑性、屈服强度、高温抗蠕变性能、承温能力等关键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超过美国同类材料1—2个数量级。  2007年,波音787飞机试

中国航空航天陶瓷材料研发水平接近国际领先

  12月3日,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协办的航空材料与装备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此次论坛为期三天,致力于探讨先进航空材料研发、飞机结构件设计、加工、组装、适航取证、用户需求等方面议题,并促进企业间的项目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张立同以“碳化硅陶瓷材料的应用

航天科技成果亮相航天创新创业大赛

  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作为今年航天日的预热活动,第四届中国航天创新创业大赛今天(21日)在青岛开幕,一批航天科技成果集中亮相。  这是一款能够在距离地表10公里至30公里平流层内长期驻留的太阳能动力无人机,同时它还拥有对地观测及通讯功能,可以与中低轨卫星进行功能互补,未来将成为新型中继通

戚发轫专访:传承航天精神,续写航天新辉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72.shtm 空间站“T”字形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嫦娥五号或找到月球有“本地水”证据,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一箭22星创造新纪录……乘着“航天强国”梦想的翅膀,中国航天六十余载负重前行、厚积薄发,

国家航天局:多举措培养航天人才

今天(1月2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介绍,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引入更多新生力量加盟,在人才培养方面:第一,通过重大工程牵引,不断加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的培养,也包括大国工匠等。第二,强化人才交流机制,不断规范和引导人才交流。第三,

坚持铸就航天名匠

低调沉稳,是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副主任薛长斌给人的第一印象。 曾先后担任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和嫦娥四号任务有效载荷分系统总设计师的他,将自己的成就归结为“运气好”,“我觉得个人是一方面,幸运的还是赶上了整个时代发展的大潮。” 在这些光环背后,他既是众人眼中雷厉风行的总设计师,

我国航天用第二代结构复合材料技术研究立项

  未来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用的重型运载火箭直径约为目前我国在用运载火箭的2—3倍,为满足超大型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的高刚度、轻量化、高可靠的要求,未来材料性能和大尺寸构件成型工艺水平必须较现有体系有明显提高。记者今天获悉,国防基础科研重大项目“结构复合材料关键材料体系的工程化应用技术研究”月初成功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