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首次完成蜈蚣基因序列测定

日前,科学家完成了蜈蚣的基因组测序的测定。结果表明,它们的基因数量比人类大约少三分之一。科学家以生活在西北欧沿海的一种常见蜈蚣物种作为测序对象。参与该项研究的106名科学家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研究表明,蜈蚣的基因组大小是人类基因组的十分之一,含有的基因数量是人类的三分之二,共1.5万个,相比之下,主流观点认为人类基因数量大约为2.3万个。 有意思的是,该种类蜈蚣体内可能没有生物钟基因和视觉基因。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迈克尔·阿卡梅表示,由于这种蜈蚣长期生活在地下,没有眼睛,因此缺少感光基因不算奇怪,但它们却能够表现出畏惧日光,因此一定有另一种感光的方法。还有一个奇怪之处是,这种动物体内似乎没有调节生物节律的“生物钟”。 研究人员希望这一成果有助于寻找蜈蚣毒液相关基因。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无论何种蜈蚣,它的腿的对数总是奇数对。就像这次研究的对象那样,足的对数从45对至51对不等,但都是奇数对。......阅读全文

科学家首次完成蜈蚣基因序列测定

  日前,科学家完成了蜈蚣的基因组测序的测定。结果表明,它们的基因数量比人类大约少三分之一。科学家以生活在西北欧沿海的一种常见蜈蚣物种作为测序对象。参与该项研究的106名科学家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研究表明,蜈蚣的基因组大小是人类基因组的十分之一,含有的基因数量是人类的三分之二,共1.5万个,

蜈蚣机器人来了

  很多人看到巨大的蜈蚣会吓得发抖,而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生物物理学家Daniel Goldman实验室却研究出了这些无脊椎动物如何擅长在人脚、沙土、岩石甚至水中欢快地奔走。在最近一次学术会议上,他们报告称已经研发了一种蜈蚣机器人,有望在田间穿行以清除杂草。  蜈蚣身长腿多,能进行各种运动。这种节肢动

国际团队完成蜈蚣基因组测序 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宣布完成了对第一种蜈蚣基因组的测序工作。研究发现蜈蚣基因组大小只有人类基因组的十分之一,其中含有的基因数量共有15000个,只有人类的约三分之二。来自12个国家的106名研究人员参与了该项目。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卷》上。  节肢动物是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

蜈蚣毒液含大量药用候选分子

  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学家通过研究首次证明蜈蚣毒液中含有大量的离子通道,并含有多种药用候选分子。这也对两栖类、昆虫类药用动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众多天然药物以蛋白质或多肽发挥药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以蛋白质组学结合药理学手段研究天然药物活性蛋

蜈蚣草“拔”出土壤之“毒”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看不见也摸不着。此外,由于土壤环境复杂,重金属一旦进入很难出来,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国外的淋洗、焚烧等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不但成本高,且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土壤中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随之流失,土壤丧失生产农产品的功能。”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陈同斌在接

厉害了!合肥科学岛破解蜈蚣“毒液密码”

  科学岛破解蜈蚣“毒液密码”为治疗蜈蚣中毒导致的心肌衰竭提供理论支持   金头蜈蚣可以在30秒钟内快速制服并捕食比自己体重大30倍以上的猎物,这一惊人的捕食效率让人震惊。近日,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发现了金头

中国科学家破解蜈蚣毒液的秘密

  中国科学家1月22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破解了蜈蚣毒液毒倒大型猎物的秘密。这项发现将有助于临床救治蜈蚣叮咬中毒导致的心肌衰竭等严重症状。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杨仕隆告诉记者:“蜈蚣是优秀的捕食者,一只重3克的金头蜈蚣可以在30秒内捕杀一只体重45

蜈蚣草砷超富集机理获揭示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副研究员何振艳研究组利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手段,在转录水平上揭示了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的砷超富集机理及其调控分子网络,对于利用植物修复治理砷污染土壤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危险材料杂志》。  研究发现,蜈蚣草水通道家族、主要协助转运蛋白超家

中国科学家破解蜈蚣毒液的秘密

  中国科学家22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破解了蜈蚣毒液毒倒大型猎物的秘密。这项发现将有助于临床救治蜈蚣叮咬中毒导致的心肌衰竭等严重症状。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杨仕隆告诉记者:“蜈蚣是优秀的捕食者,一只重3克的金头蜈蚣可以在30秒内捕杀一只体重45克的

PNAS:蜈蚣毒液或可作为新型镇痛药

  中国-澳大利亚科学家共同研究发现在中国红头蜈蚣(Chinese red-headed centipede)毒液中的一种蛋白或能开发为治疗慢性痛的药物,该蛋白和吗啡一样有效,但是无副作用。相关报道发表在近期的PNAS上。   该蛋白称之为μ-SLPTX-Ssm6a,能够特异性的影响离子通道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