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科学与技术,知识与应用已经有很多人在讨论。自打王淦昌、邹承鲁等老人们健在的时候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或呼吁加强基础研究或强化技术创新。他们这些老人在着的时候,我们的经济远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社会经济也没有现在这样强劲,因此如果说他们那个时候呼吁强化“基础”研究对于我们那样一个经济社会显得“奢侈”的话,那么现在处于“盛世”阶段总归可以围绕基础科学建设投入多点了吧? 或许已经投入了很多,我不知道官方这些年来究竟投入了多少?我确实听新闻报道说过投入了很多很多!想必已经投入很多了...,我只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对于“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能只是针对个别课题的经费“投入”,比如针对某个或某类课题经费的增加,这远远不足以实现强化基础科研的目的。 基础科研本身需要一个稳定的建制,这个建制的存有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把眼睛盯在一个个特定的课题,而且更要使之形成一个或固定或动态的“产业链”。包括基础科研人才的培育,及为从事基础科研人员提供......阅读全文

饶毅演讲:基因编辑带来什么危机?

  涉及人类生命的技术进步是把双刃剑。2012年诞生的简便而强大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是分子生物学重大技术进步,合理应用可增强人类福祉,不当应用可给公共安全和人类社会带来危机。  基因编辑人类体细胞与基因编辑生殖细胞有着本质的不同,体细胞编辑只影响个人而不带来新的伦理问题;而生殖细

年终盘点:2018年基因编辑盘点

  2018年11月,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声称世界上首批经过基因编辑的婴儿-一对双胞胎女性婴儿---出生。他利用一种强大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对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进行修改,使得她们出生后就能够天然地抵抗HIV感染。这也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这条消息瞬间在国内外网站上迅速发酵,

2位女科学家得诺贝尔化学奖,华裔科学家张锋失之交臂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生物化学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国生物化学家Jennifer Doudna,以表彰其在基因编辑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CRISPR技术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被诺奖候选的光环所围绕。为了CRI

Natureasia聚焦:CRISPR/Cas研究进展Top20

  CRISPR/Cas系统是目前发现存在于大多数细菌与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种后天免疫系统,其以消灭外来的质体或者噬菌体并在自身基因组中留下外来基因片段作为“记忆”。  CRISPR/Cas系统全名为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关联蛋白系统(clustered regularly inte

黄志伟: 给基因编辑系统装上“安全阀”

  黄志伟,生于 1979 年 5 月,系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他长期从事免疫与感染疾病方向的基础研究,包括艾滋病病毒与人的蛋白复合物结构与功能研究、细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等。  “7-11”——所有认识黄志伟的人都知道,多少年来,他都坚持着这样的生活,即从早 7 点工作到晚

基因编辑从实验室到临床的突破,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CRISPR在生物医疗领域抛头露面至今不过数年,就已经凭借着它在基因编辑中的灵巧身手名利双收:有人称它“基因魔剪”,有人称它“上帝之手”;更重要的是它对资本的巨大吸引力,加速了这把小剪刀的临床转化。  这几天有家名叫Editas Medicine的公司频频见诸中外各大医疗、财经媒体,它是CRIS

韩春雨:磨出基因编辑“新剪刀”

高峰(韩春雨团队成员)在实验室。 韩春雨(前)在实验室。 河北科技大学官网截图。 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科学家提取出了恐龙的遗传基因。绝迹6500万年的庞然大物开始复生,整个努布拉岛也由此成为恐龙的乐园…… 当年坐在电影院里,韩春雨津津有味地看完了电影《侏

中国:“基因编辑”会不会重蹈干细胞治疗覆辙?

  “抱歉。”黄军就拒绝采访,挂断电话。这位中山大学35岁的副教授,在国际生物学界掀起一场伦理规范的“史诗”般的讨论后,打算抽身。  2015年4月18日,国内期刊《蛋白质与细胞》在线发表了黄军就团队的研究——用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改造。此前,黄军就曾向世界知名期刊《自然》(Nature)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搅局者”,将给生命科学带来巨变

  3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Gladstone研究所(Gladstone Institutes i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的遗传学家Bruce Conklin想到了一个能够改变他们实验室工作流程的新办法。Conklin的研究方向是DNA变异与人类疾病的关系,但

韩春雨事件学术界能否清白 利益相关者浮出水面

  “实验可控性非常高,重复率在我的实验室达到了90%。”半年前,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正春风得意。那是2016年6月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报告厅内,座无虚席,过道都挤满了学生,韩春雨在介绍新发现的一种基因编辑技术,讲述过程中,他愉快地抖了很多“包袱”,基本都响了——人们报以阵阵笑声。  5月2日,

韩春雨事件学术界能否清白 利益相关者浮出水面

对韩春雨研究成果的质疑一波接一波,利益相关者和机构也逐渐浮出水面  “实验可控性非常高,重复率在我的实验室达到了90%。”半年前,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正春风得意。那是2016年6月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报告厅内,座无虚席,过道都挤满了学生,韩春雨在介绍新发现的一种基因编辑技术,讲述过程中,他愉快地

海洋所科研人员绘制完成牡蛎全基因组序列图谱

  近日,牡蛎基因组计划(Oyster Genome Project,OGP)项目组宣布,历时两年的牡蛎基因组序列图谱终于绘制完成。这是世界上第一张养殖贝类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标志着基于短序列的高杂合度基因组拼接和组装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据悉,目前的基因组图谱已达到国际领先的基因组图

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摘要: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对于有效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物种的遗传改良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对重要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蔬菜等作物基因组的测序或重测序,在此基础上完成对控制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和鉴定。本文综述了2017年度主要农作物基因组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张锋:如何在34岁跻身于世界顶尖生物学家?

  豉汁蒸凤爪端上桌后,一个小女孩顽皮地用筷子哒哒地敲打着餐桌。一位穿着Polo衫和牛仔裤的男士,正在和自己的小女儿、妻子和母亲享用着广式点心。在波士顿唐人街这个喧闹的餐厅,没人会多瞄一眼这位男青年。  没人能猜到,34岁的张锋会是这一代人中公认的最具转化能力的生物学家,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在两个领域

ES细胞打靶技术介绍

你听说过喀迈拉兽(chimera)吗?没错,就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一只会喷火的怪兽,这种怪兽拥有狮头、羊身、蛇尾,像是由几种动物拼成的。或许你知道喀迈拉兽,但你是否知道在生物遗传学中也有一种名为喀迈拉的动物吗?那这神奇的怪兽与我们生物领域中的ES细胞基因打靶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本期话题,咱们就一起来聊聊

生物谷专访——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徐讯院长

  编者按: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来临, 生物样本库(Biobank)作为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石。生物样本库的重点在于生物样本的采集、存储、管理、全流程质控等管理。建立高质量的生物样本库对于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开拓新的诊治手段,优化医药研发的资源配置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对于提高科研效率具

王艳丽:做研究就像破案

  人类对于基因组乃至生命科学的了解仍只是冰山一角,王艳丽期望更多科研人员加入其中,并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持之以恒地投身科研,确保我们的世界最终能向着我们所期望的、健康、美好的方向改变。  CRISPR/Cas系统是源于细菌和古细菌的一种后天免疫系统,它是近年来发现的由小分子RNA介导的免疫系统。

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三)

⑸棉花基因组研究棉花是重要的天然纤维和油料作物,也是研究多倍体进化和作物驯化的重要模式植物。南京农业大学张天真等课题组通过将栽培棉与野生棉对比,绘制出了棉花表观遗传基因的“甲基化基因图谱”,对野生棉和栽培棉之间超过1200万个的差异甲基化胞嘧啶进行分析,鉴定出519个表观等位基因(epiallele

基因测序产业化标准将建立

  近年来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出现井喷。随着科技部3月下发精准医疗重大科研专项申报指南,我国精准用药与基因测序产业化标准将率先建立起来。此前,在科技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的组织下,中国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成立,计划于2030年前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多家券商研报测算,精准医疗产业涉及的产业规模上万

Science科研八卦:越来越野蛮的基因编辑技术

  2014年12月28日,来自美国UCSD的Valentino Gantz以及Ethan Bier教授查对了他们实验室里刚刚孵化的果蝇。该实验的果蝇母本其中一条X染色体上的控制体色的基因发生了突变。按常规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子代出现带有体色变化的隐性纯合子果蝇的概率为1/4,而他们的实验中后代果蝇几

美科学家警告慎用基因驱动

  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召集的一个委员会日前警告称,科学家尚未做好将一种可使特定基因在种群中快速传播的技术在野外施用的准备。换句话说,对“基因驱动”物种还需开展更多实验室研究及高度可控的田地试验,现在把这类物种如转基因蚊子释放野外用以应对寨卡疫情等挑战为时尚早。  科学家对基因驱动的研究已经

“未来水稻”:你在多远的未来?

  “未来水稻”时代,是个增加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工具”的育种时代,能促使水稻产量、品质、抗性等的全方位、大幅度提升。  不久前,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活动之一的“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研讨会”,在深圳举办。一种基于生物分子育种技术的“未来水稻”,受到广泛关注。  据称,

模式动物研究进展

  在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领域中,实验动物在生命活动中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与人类有很多相似之处, 建立人类重大疾病的动物模型,对分析疾病的发病机制,解答特定人群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及新药研发等过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模式动物在基因水平以及体内微生物组成等方面都与人类有着相当大的差别,而疾

访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深圳国家基因库执行主任徐讯

  编者按: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来临,生物样本库(Biobank)作为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石。生物样本库的重点在于生物样本的采集、存储、管理、全流程质控等管理。建立高质量的生物样本库对于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开拓新的诊治手段,优化医药研发的资源配置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对于提高科研效率具有

【新技术】铜纳米簇荧光发射光谱可高灵敏度检测酶活性

  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金属纳米簇逐渐成为生物传感与生物成像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金属纳米簇通常是由两个至几十个原子构成的纳米颗粒,尺寸一般不超过2nm,介于金属原子和纳米颗粒之间。金属纳米簇具有特殊尺寸,因此连续电子能级会分裂成离散能级使其具有特殊的光学以及电学性质。目前常用的金属纳米簇主要包括

苏州医工所在基于铜纳米簇的酶活性检测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金属纳米簇逐渐成为生物传感与生物成像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金属纳米簇通常是由两个至几十个原子构成的纳米颗粒,尺寸一般不超过2nm,介于金属原子和纳米颗粒之间。金属纳米簇具有特殊尺寸,因此连续电子能级会分裂成离散能级使其具有特殊的光学以及电学性质。目前常用的金属纳米簇主要包括

模式动物研究进展

  在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领域中,实验动物在生命活动中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与人类有很多相似之处, 建立人类重大疾病的动物模型,对分析疾病的发病机制,解答特定人群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及新药研发等过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模式动物在基因水平以及体内微生物组成等方面都与人类有着相当大的差别,而疾

Nature子刊:最大、最精确的RNA编辑位点列表

  由布朗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编译出了一份最大型、经最严格验证的果蝇RNA编辑位点列表。该研究生成了关于这一模式生物基础生物学的一些新见解,研究结果发表在9月29日的《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   这

Nature:回顾人类基因组计划的25年

   25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了,时至今日,它所提供的经验仍旧指引着由它开启的,以团队协作为基础的科学研究。  1989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前,纽约冷泉港实验室举行的的班伯里会议。弗朗西斯·柯林斯与詹姆斯·沃森位于前排。  25年前,新落成的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即现在的国立人类基因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