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科院先导专项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进行结题验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8594.shtm9月11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组织召开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结题总体验收会议。总体验收专家组由中科院副院长张涛、丁仲礼分别任组长和副组长,成员由中科院院士陈宜瑜、郭华东,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潘德炉、郝吉明以及来自高校、研究机构的科技专家和环境保护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档案局等有关部门的管理专家共17人组成。会上,张涛强调,结题验收是先导专项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中科院党组高度重视,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对验收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希望各位专家严谨认真、科学公正、严格规范做好总体验收工作,全面认真检查专项任务完成情况,客观评价专项成果水平,为院长办公会决策提供支撑,同时对中科院先导专项的整体布局、组织管理和实施成效等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推动先导专项管理工......阅读全文

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进行结题验收

  9月11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组织召开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结题总体验收会议。总体验收专家组由中科院副院长张涛、丁仲礼分别任组长和副组长,成员由中科院院士陈宜瑜、郭华东,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潘德炉、郝吉明以及来自高校、研究机构的科技专家和环境保护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多位专家回应“北京雾霾真凶分歧”

  “北京‘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对PM2.5的平均‘贡献’不足4%。”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一位研究员最近发表的研究结论,与此前环保部及中科院其他课题组等多家研究机构的结论出入较大,引起媒体关于“环保部、中科院就北京雾霾真凶存在分歧”的热议,一些人还质疑,一线城市控制机动车上牌量等政策,是否有实施的必要。

京津冀1月共5次强霾污染仅4个晴天

  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监测数据统计,2013年1月京津冀共发生5次强霾污染过程。整个1月份,共计22天PM2.5超过国家拟于2016年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75微克/立方米),27天超过国家一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只有4天晴好天气,北京及京津冀空气污染形

PM2.5来源与不同区域污染控制是灰霾研究两难点

  今年1月灰霾污染过程最严重时段,北京城区上空悬浮污染物总量超过4000吨。灰霾污染事件的频发让人们陷入沉思:今天的我们如何才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科学家们正在为此而努力。中科院于2012年9月启动的“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已经从灰霾的追因溯源、数值模拟、监测技术、控制技术

先导专项:科学家在行动

   从1021米到10-14米,这是银河系到原子核的距离,也是科学家们“术业专攻”的巨大跨度。  也许只有一个项目能将这些科学家紧密联系在一起。2012年启动的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给全院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在不同尺度上攻克前沿科学问题的难得机会。而在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看来,这个宏大的科学研

PM2.5来源解析缘何大不同

  最近,一则“交通排放对北京PM2.5的贡献不足4%”的消息,引发公众不小争议;事实上,即使国内相关机构都在作着相似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差异很大。   这几天,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张仁健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莫名其妙地“火”了。文章作者依据2009~2010年的采样数据,对北京地区PM2.5的来

白春礼:中科院要担起灰霾研究历史责任

  近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题工作研讨会。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传达了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精神,对进一步发挥全院综合优势、联合国内相关力量突出重点、集中攻关和加强学术交流与科学传播进行了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责任感、增强紧迫感,为大气污染防治研究作出中科院的历史贡献

白春礼:为灰霾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3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做客人民网,介绍了中科院今年的重点工作情况,并回答了如何为灰霾治理提供科技支撑等问题。  主持人:今年中科院要开展哪些重点工作?  白春礼:2017年最重要的工作是,整合中科院在北京地区和上海地区的研究所的力量,紧紧配合国家的战略需求,建设好北京上海这两个

科技部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等总体要求,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专项试点工作。   目前,“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专项已进入实施方案编制阶段。实施

春节你放烟花吗 追因溯源 冲出“霾伏”

  减少PM2.5,除了天帮忙,更须人作为——即将到来的春节,你会有节制地燃放烟花爆竹吗?  深陷“霾伏”的中国,比往常更需要科学的声音。  对于1月份雾霾事件的成因,主流观点认为是由于燃煤、机动车、工业生产等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大,加之静稳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

尾气排放成北京雾霾主因 需关注汽柴油油品质量

  几乎整个2013年的1月,京津冀都是在雾霾中度过的。关于此次雾霾的成因,有人说是汽车油品的质量问题,有人归咎于今年特殊的气象条件。那么,关于雾霾的形成,有没有定量的科学的分析?今后,这样的强污染事件会不会重演?启动于2012年9月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

安光所召开“灰霾监测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制”研究会议

  4月17日,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召开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项目四“灰霾监测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制”年度计划专家咨询会议。   为及时遏制城市大气灰霾不断发展的强劲势头,2012年9月,中科院启动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该项目旨在阐明灰霾形成机制,识别关键

空间科学、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等先导专项取得重大成果

  1月24日,中国科学院2018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在会上表示,“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据悉,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先导专项”)实施7年以来,中科院共启动实施了17项A类先导专项,24项B类先导专项,目前已有10项通过结

中科院科研战略布局显成效 原创成果“井喷”

  北京1月24日电,记者从中国科学院24日召开的2018年度工作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简称“先导专项”)实施7年来,取得一大批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其中包括A类17项、B类24项,已有10项通过结题验收。  突破战略高技术、重大公益性课题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介绍

医疗卫生、食药安全 官方“十三五”怎么规划

   3月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研究成果媒体通报会在京举行。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B类先导专项“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A类先导专项“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相关负责人等在会上分别介绍了相关情况。  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副局长张永清介绍,针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灰霾问题,中科院早

中科院大气灰霾研究成果媒体通报会在京举行

  3月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研究成果媒体通报会在京举行。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B类先导专项“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A类先导专项“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相关负责人等在会上分别介绍了相关情况。  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副局长张永清介绍,针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灰霾问题,中科院早在

“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课题实施方案研讨与咨询会议召开

  11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组织的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项目一、二、三各课题实施方案研讨与咨询会在北京召开。中科院资环局副局长冯仁国、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庄绪亮、资环局生态与环境处相关人员等出席了会议。专项研究骨干 30多人参加

白春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靠什么支撑

  “基础研究有什么用?”这是大家常常讨论的话题。我想,明代徐光启所说的“无用之用,众用之基”,法拉第所说的“问基础研究有什么用就好像问一个初生的婴儿有什么用”,都是很好的回答。基础研究的“用”,首先体现在它对经济社会发展无所不在的作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半导体、计算机、激光技术等,都是基础

两会延续“APEC蓝” 问诊灰霾挑战多

   继“APEC蓝”之后,今年又出现了“两会云”。  全国两会启帷两天,天公作美,北京的蓝天白云显得格外舒适。然而,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又见灰霾”?  灰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该怎么办?近年来,问诊灰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  虽然社会各界给出了不少应对灰霾的方案,但其关键是要协调发

王新明等:油品质量如何影响空气质量

  2017年,包括京津冀在内的重点区域将开始实施第五阶段的车用燃油标准和车用排放标准。同时,有媒体报道,被称为“世界最严”的北京市第六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油品标准相关草案也已基本制定完成。不少科学家认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两大空气质量问题——PM2.5(灰霾)污染和臭氧(O3)污染,都与机动车尾气排放

大气污染防治:形成全国一盘棋 打破部门和项目壁垒

  日前,科技部、财政部在长期调研基础上共同起草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下称《方案》),并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将择日发布实施。政府各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国家科技计划将全面整合成五大类,从条块分割走向统筹规划是《方案》的核心内容。而此前,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

丁仲礼院士:中国环境标准须严于任何国家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不仅是生态与环境,还包括循环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在从事科研的人看来,生态和环境本身是两个概念。因此,我个人不是很赞同很多人讲的生态和环境都在非常快地恶化的观点。  其实,近些年中国的生态是在不断改善的,原因在于化石能源

进入“井喷期”!中科院一批重大原创科研成果相继问世

  记者从26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以来,中科院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表现突出,取得一大批重要原创成果。这些重大成果相继问世,使我国在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某些前沿方向开始并行、领跑。  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高鸿钧介绍,2017

环境保护部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

  11月23日上午,环境保护部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巡视员兼副司长尤艳馨、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介绍环境保护规划财务工作的有关情况,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巡视员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并共同回答记者关注的问题。  49名厅级干部在“绿盾20

二次污染加剧雾霾发生 一些城市所占比例达80%

  刚过去的2月,京津冀地区一轮持续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大气污染的关注。   对于该地区PM2.5的主要来源,专家日前在科技部雾霾治理科技工作情况通气会上表示,主要包括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生物质燃烧等一次排放细粒子,以及这些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经二次转化形成的细微

中科院发布先导专项进展 原创科研成果进入丰产期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科学院2018年度工作会议新闻发布会上,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介绍,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下简称“先导专项”)实施7年来,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进入科研成果丰产期。其中,包括A类先导专项17项,B类先导专项24项,目前已有10项通过结题验收。  白春礼介绍,先导

中科院:污染排放是霾形成的内因 精准治霾是关键

  2016年冬,席卷全国多地的几轮霾天气令人印象深刻。霾怎么形成的,又如何有效防治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热点。3月1日,中国科学院召开大气灰霾研究媒体发布会,集中介绍中科院在大气灰霾追因溯源、数值模拟、预警预报、监测技术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为公众认识和了解我国的霾治理提供了最新参考。  污染排放和气象

B类先导专项“脑功能联结图谱与类脑智能研究”结题验收

  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脑功能联结图谱与类脑智能研究”结题总体验收会议。总体验收专家组由中科院院士王志珍、贺福初、赵国屏、强伯勤、张钹、郭雷等来自科研机构、高校、医院的科技专家,以及来自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的管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60年来,地处祖国南海之滨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无论是筚路蓝缕中勇于求索,还是春涌神州时的敢闯敢试,都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将国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学研究紧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大气磅礴、绚烂辉煌的优美华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中科院专家:灰霾暴发还有许多科学问题没有解决

  “冬季是我国北方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灰霾暴发的高发期。2013年1月,北京有5次灰霾的暴发。当时我们不能准确预测其峰值。对灰霾的暴发,目前我们仍还有许多科学问题没有解决。”在3月1日中科院举行的大气灰霾研究媒体通气会上,中科院贺泓研究员如是说。  2012年9月,中科院启动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