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肿瘤新方法:得没得肝癌,撒泡尿照照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作物、转基因牲畜、转基因疫苗等相继出现,现在,科学家们又研制出了能够检测肿瘤的转基因细菌。小鼠口服这种转基因大肠杆菌后,细菌会经由肠道吸收进入肝脏,如果小鼠的肝脏内存在转移瘤,细菌就会开始大量繁殖并产生萤光素(luciferin);最终,萤光素会随小鼠的尿液排出体外,只要尿液检测发现小鼠尿液中出现萤光素,就说明小鼠出现了肝转移瘤。研究论文于5月27日发表在《科学》子刊《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在癌症致死的病例中,有90%都是因为癌症发生了扩散和转移。肝脏是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转移瘤发生的主要部位,而肝转移瘤由于体积小且数量多,对临床治疗上提出了很大挑战。虽然对肝转移瘤的治疗在近些年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诊断不及时,很多时候不能根治性切除肿瘤。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在早期发现肝转移瘤存在的检测方法。 由于肿瘤部位的免疫屏障受损,加上腐......阅读全文

结肠间质瘤肝转移病例分析

患者男,58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胀痛入院。自觉右下腹可触及包块,质韧,按压疼痛明显。门诊以“腹部包块”为诊断收住我院内科。既往患慢性胃炎3年,发现右大腿脂肪瘤5年。右下腹可触及15.3mm×11.8mm×6.8mm大小包块,质韧,表面光滑,压痛阳性,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CT检查(图1-3

检测肿瘤新方法:得没得肝癌,撒泡尿照照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作物、转基因牲畜、转基因疫苗等相继出现,现在,科学家们又研制出了能够检测肿瘤的转基因细菌。小鼠口服这种转基因大肠杆菌后,细菌会经由肠道吸收进入肝脏,如果小鼠的肝脏内存在转移瘤,细菌就会开始大量繁殖并产生萤光素(luciferin);最终,萤光素会随小鼠的尿液排出体

多中心骨巨细胞瘤伴肝肺转移病例分析1

多中心骨巨细胞瘤(MCGCT)指同一患者发生的多于一处、并被组织病理学证实的骨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多为单发病灶,作为其中一种类型,多中心骨巨细胞瘤极为罕见,其发病率不足骨巨细胞瘤患者的1%。目前关于多中心骨巨细胞瘤文献资料均以个案报道为主,缺少多中心大样本数据。笔者曾于2017年12月收治1例多中心

多中心骨巨细胞瘤伴肝肺转移病例分析2

讨论骨巨细胞瘤(GCTB)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其组织来源来尚不清楚,一般认为起源于骨髓内的间叶组织。其发病率约占亚洲原发骨肿瘤的20%,美国原发骨肿瘤的4%~5%。骨巨细胞瘤多为单发病灶,多中心骨巨细胞瘤极为罕见,其发病率不足1%。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主要包括临近传播、医源性肿瘤细胞种植、良

肝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超声表现病例分析

患者女,73岁。主因右侧腹痛1个月余,加重10d入院。既往主因黑色素瘤行右眼眼球摘除术史40余年,高血压病史40余年,腔隙性脑梗死病史20余年,心率过快病史5年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血小板(PLT)395×109/L,淋巴细胞数0.78×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15.20%,余实验室检查

任乙月:影像组学在肝转移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肝脏是实体瘤转移最常见的部位,肝转移瘤与原发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并可能经血液通过门静脉系统传输而发生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早期。对于仅有肝脏转移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积极的系统和局部治疗,以延长生存期和优化生活质量。肝转移瘤患者可以在临床医生的评估和建议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如化疗、手术、放疗

一例胎儿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并出生后术后肝转移病例...

一例胎儿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并出生后术后肝转移病例分析 孕妇26岁,孕1产0,孕27周。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紧贴左侧膈肌下方、左肾上方、胃泡后方3.7 cm×2.8 cm团状高回声(图1),边界清,类圆形,与胃泡、肾脏、膈肌均分界清,内部回声均匀,左肾上腺小部分可显示,范围约1.5 cm×0.7

脑多发转移瘤、肺癌

【一般资料】男性,71岁,农民【主诉】主诉:头晕1个月,头痛伴恶心、呕吐3天,走路不稳1天。【现病史】现病史:患者于1个月前出现头晕,持续性,为在意。于3天前出现头晕加重,伴头痛,恶心,呕吐,症状逐渐加重,并于1天前出现走路不稳,视物旋转,无意识障碍及抽搐,来我院就诊查头CT示右侧小脑见片状低密度影

关于肺癌的肝转移的介绍

  肝转移是肺癌血行转移最多见的部位,肺癌出现肝转移后,患者的病情往往进展迅速。肝转移出现时间大多数在肺癌确诊12个月内,同时适合手术者较少见,化疗为主要手段,放疗技术突飞猛进,也在肝转移灶的治疗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股动脉穿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原发灶及肝动脉灌注,可以是生存时间延长,所以是

肝血管瘤的简介

  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1.先天性发育异常  肝血管瘤的发生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所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肝血管瘤。  2.激素刺激学说  女性青春期、怀孕、口服避孕药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加快,认为女性激素可能是血管瘤的一种

肝血管瘤的简介

  1.先天性发育异常  肝血管瘤的发生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所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肝血管瘤。  2.激素刺激学说  女性青春期、怀孕、口服避孕药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加快,认为女性激素可能是血管瘤的一种致病因素。  3.其他学说  有人认为毛细血管

右肺腺样囊性癌肝转移诊治病例分析

【一般资料】男性,40岁,已婚,汉族,农民。【主诉】右肺癌3年余,拟行下一周期化疗。【现病史】患者缘于2010-09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无痰,咳嗽时伴有右侧腰背部疼痛,疼痛不剧烈,能忍受,无发热、咯血,无呼吸困难。2010-10-6于当地二级医院查胸部CT“考虑右肺门区占位,合并右肺中叶不张、

关于卵巢癌的肝转移的介绍

  卵巢癌出现肝转移通常提示病情已进展至晚期,尤其当肝转移灶为多发性同时化疗又不敏感时,治疗将非常困难。庆幸的是,大部分卵巢癌对化疗药物是敏感的,有了化疗的帮助,使得肝转移灶的切除变得有意义,临床实践也证明,对于可以切除的肝转移灶,积极手术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所以如有根治性切除机会,仍建议分

原发性肝类癌并发转移病例报告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1岁,因“右胁肋部隐痛1个月余”入院。患者于2015年3月份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胁肋部隐痛,深呼吸时自觉缓解,无胸闷气促、咳嗽咯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不适。2015年4月7日至当地医院行胸部+上腹部CT平扫提示:后上纵膈团块状灶,考虑占位;双侧多发肋骨(部分伴病理性骨折)

关于乳腺癌的肝转移的介绍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且发病高峰年龄前移,一般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乳腺癌术后常出现复发,远处转移在乳腺癌患者中也相当常见,而肝脏是乳腺癌转移的主要脏器之一,肝转移后生存期明显缩短,3 年存活率仅30%,因此对乳腺癌术后肝转移灶治疗的效果直接影

怎样治疗肝血管瘤?

  1、手术治疗  目前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血管瘤切除术、血管瘤缝扎术、肝动脉结扎术、微波固化术、射频治疗、肝动脉栓塞术等。对于弥漫性的肝血管瘤,或者无法切除的巨大血管瘤,如肝功能失代偿或合并Kasabach-Merritt综合征,也可行肝移植治疗。  2、非手术治疗  (1)肝动脉栓塞术(TA

关于肝血管瘤的简介

  CT平扫呈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病灶,增强曲线为“早出晚归”型,早期病灶周边呈典型条片状斑点状明显增强,其增强处密度与腹主动脉大致相同,延迟后呈等密度充填。而ICC平扫边缘不清,增强早期为边缘环形增强,延迟后病灶往往大部分未被充填。MR鉴别血管瘤与ICC较CT容易,因在T2加权上,血管瘤病灶的信号极高

肝血管瘤的检查方法

  肝血管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是目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  1.B超检查  肝血管瘤的B超表现为高回声,呈低回声者多有网状结构,密度均匀,形态规则,界限清晰。较大的血管瘤切面可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仍以增强为主,可呈管网状或出现不规则的结节状或条块状的低回声区,有

关于肝母细胞瘤的简介

  肝母细胞瘤是一种具有多种分化方式的恶性胚胎性肿瘤。它是由类似于胎儿性上皮性肝细胞、胚胎性细胞以及分化的间叶成分组成。大部分的肝母细胞瘤为单发。  手术切除是否彻底与预后直接相关;观察AFP水平对手术和化疗的反应可以预测疾病的预后;其他预后相对较好的因素包括肿瘤限于一叶、胎儿型等。

肝血管瘤的检查方式

  肝血管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是目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  1.B超检查  肝血管瘤的B超表现为高回声,呈低回声者多有网状结构,密度均匀,形态规则,界限清晰。较大的血管瘤切面可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仍以增强为主,可呈管网状或出现不规则的结节状或条块状的低回声区,有

肝血管瘤的病因分析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病人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常在B超检查或在腹部手术中发现。尚无证据说明其有恶变可能。  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1、先天性发育异常  肝血管瘤的发生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所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发育异常

肝血管瘤的相关检查

  肝血管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是目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  1、B超检查  肝血管瘤的B超表现为高回声,呈低回声者多有网状结构,密度均匀,形态规则,界限清晰。较大的血管瘤切面可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仍以增强为主,可呈管网状或出现不规则的结节状或条块状的低回声区,有

肝血管瘤的病因简介

  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1.先天性发育异常  肝血管瘤的发生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所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肝血管瘤。  2.激素刺激学说  女性青春期、怀孕、口服避孕药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加快,认为女性激素可能是血管瘤的一种

颅内转移瘤的病因分析

  颅内转移瘤成因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至颅内,也就是广义的转移瘤;另一种是头颅周围组织器官发生的肿瘤,如鼻咽癌、颈部的软组织肉瘤等直接侵入颅内,这种情况多称为侵入瘤。颅内转移瘤可分为单发性、多发性和弥漫性。三型中以多发性最为常见,血行转移大部分为多发性。

胸膜转移瘤的临床表现

  因胸膜转移病灶的范围、胸腔积液量多少及原发病灶的不同而异。胸腔局部的主要表现为胸痛与胸腔积液。  胸部X线、CT检查,血性胸腔积液及其病理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但约10%的胸腔积液中常找不到原发肿瘤细胞。在病情与全身情况允许的条件下,用电视胸腔镜(VATS)技术可获可靠的诊断。  胸膜转移瘤的治

胸膜转移瘤的概况是什么

  多数(95%)胸膜肿瘤为转移性,主要来源是肺癌胸膜转移(36%),其次为乳腺癌,淋巴瘤、卵巢癌及胃癌等。

脑转移瘤诊治病例分析

【一般资料】男性,61岁,农民。【主诉】头晕1个月,头痛伴恶心、呕吐3天,走路不稳1天。【现病史】患者于1个月前出现头晕,持续性,为在意。于3天前出现头晕加重,伴头痛,恶心,呕吐,症状逐渐加重,并于1天前出现走路不稳,视物旋转,无意识障碍及抽搐,无发热,无尿便失禁。【既往史】既往史:于16个月前确诊

肝内血管瘤经皮肝动脉栓塞治疗的介绍

  研究发现,肝血管瘤可能具有来源于肝动脉的供血支,因此介入栓塞治疗可能使供血动脉末梢小分支闭塞,血管瘤纤维化,终止肿瘤生长,促使瘤体缩小,临床症状改善,达到治疗目的。比如:在对药物治疗失败,伴严重心功能衰竭的新生儿先天性巨大血管瘤,为减轻心脏负荷,行TAE可降低心脏负荷;或合并K-M综合征的巨大肝

肝内胆管细胞癌牙龈转移病例分析2

1.4镜下观察 口腔肿瘤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图3):黏膜上皮部分增厚,棘层增生,黏膜厚度不均,上皮钉突伸长;部分黏膜糜烂,纤维素渗出,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黏膜下层大量血管增生及嗜碱性粒细胞浸润;肿瘤细胞排列呈片块状,深部可见灶性坏死;肿瘤细胞大,核位于中央,核仁明显,细胞

肝内胆管细胞癌牙龈转移病例分析1

口腔中的转移性肿瘤少见,1978年—2018年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肝胆管细胞癌转移至口腔的病例少于5例,肝癌转移至口腔的病例少于20例。口腔转移癌中牙龈、软腭为相对好发的部位,组织学分化程度较低。因其少见,易被临床医生忽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于2019年9月收治了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转移至牙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