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霍乱样综合征的病原学及发病机理

病原学 1.形态染色 霍乱弧菌革兰染色阴性,菌体长1.5-2.0μm,宽0.3-0.4μm,弯曲如逗点状,有一根极端鞭毛,其长度为菌体的4~5倍。 该菌运动活泼,在暗视野悬液中可见穿梭运动,粪便可用于直接涂片检查。 2.培养特性 霍乱弧菌在碱性(pH8.8-9.0)肉汤或蛋白胨水中繁殖迅速,表面形成透明菌膜。弧菌在营养琼脂或肉浸膏琼脂培养过夜后,其菌落大,半透明,带灰色。在选择性培养基中弧菌生长旺盛,常用者有胆盐琼脂、硫代硫酸盐-枸橼酸盐-胆盐-蔗糖培养基(TCBS)、亚磅酸盐琼脂等。 3.生化反应 01群霍乱弧菌和非典型01群霍乱弧菌均能发酵蔗糖和甘露糖,不发酵阿拉伯糖。非01群霍乱弧菌对蔗糖和甘露糖发酵情况各不相同。此外埃尔托生物型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乙酰甲基甲醇(即VP试验)。0139型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甘露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肌醇和阿拉伯糖。 4.霍乱弧菌 经干燥2h或加热55℃10min即可......阅读全文

霍乱样综合征的病原学及发病机理

  病原学  1.形态染色  霍乱弧菌革兰染色阴性,菌体长1.5-2.0μm,宽0.3-0.4μm,弯曲如逗点状,有一根极端鞭毛,其长度为菌体的4~5倍。  该菌运动活泼,在暗视野悬液中可见穿梭运动,粪便可用于直接涂片检查。  2.培养特性  霍乱弧菌在碱性(pH8.8-9.0)肉汤或蛋白胨水中繁殖

霍乱样综合征的发病机理

  人体存在非特异性免疫,以抵挡霍乱弧菌的侵入。胃酸在其中起主要作用,胃大部切除后、大量饮水、大量进食使胃酸稀释均降低对霍乱弧菌的抵抗。但正常入食入霍乱弧菌量超过108-9,均可发病。  人体的其他屏障如肠道动力、肠腔粘液、酶及胆盐等,霍乱弧菌却可以适应。霍乱弧菌通过鞭毛活动、粘蛋白溶解酶、粘附素以

霍乱样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发病机理  人体存在非特异性免疫,以抵挡霍乱弧菌的侵入。胃酸在其中起主要作用,胃大部切除后、大量饮水、大量进食使胃酸稀释均降低对霍乱弧菌的抵抗。但正常入食入霍乱弧菌量超过108-9,均可发病。  人体的其他屏障如肠道动力、肠腔粘液、酶及胆盐等,霍乱弧菌却可以适应。霍乱弧菌通过鞭毛活动、粘蛋白溶解

霍乱样综合征的病原学

  1.形态染色  霍乱弧菌革兰染色阴性,菌体长1.5-2.0μm,宽0.3-0.4μm,弯曲如逗点状,有一根极端鞭毛,其长度为菌体的4~5倍。  该菌运动活泼,在暗视野悬液中可见穿梭运动,粪便可用于直接涂片检查。  2.培养特性  霍乱弧菌在碱性(pH8.8-9.0)肉汤或蛋白胨水中繁殖迅速,表面

霍乱样综合征的概述

  霍乱样(Janbon)综合征,(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病例病情严重,有剧烈吐泻、脱水、微循环衰竭、代谢性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治疗不及时常易死亡,属甲类传染病。过去将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霍乱弧菌所致的感染称为霍乱,

霍乱样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  本征主要有腹泻,多为水样泻,有粘液,严重者每日排便量可达4000ml,部分患者排出特征性伪膜。腹泻与用药剂量及时间长短无关。可有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并常有发热、心动过速,甚至脱水、休克、酸中毒、谵妄等毒血症症状  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X线造影检查为“鹅征”进行诊断,其他辅助检

霍乱样综合征的疾病诊断

  (一)诊断标准  具有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霍乱样综合征。  1.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  2.霍乱样综合征流行期间,在疫区内有典型的霍乱腹泻和呕吐症状,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和肌肉痉挛者。虽然粪便培养未发现霍乱弧菌,但并无奉承舞厅中查者。如有条件可作双份血清凝集素试验,滴度4倍上

霍乱样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本征主要有腹泻,多为水样泻,有粘液,严重者每日排便量可达4000ml,部分患者排出特征性伪膜。腹泻与用药剂量及时间长短无关。可有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并常有发热、心动过速,甚至脱水、休克、酸中毒、谵妄等毒血症症状  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X线造影检查为“鹅征”进行诊断,其他辅助检查有:肛门测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及病理改变

  发病机理  胸廓上口上界为锁骨,下界为第1肋骨,前方为肋锁韧带,后方为中斜角肌。上述肋锁间隙又被前斜角肌分为前、后两个部分。锁骨下静脉位于前斜角肌的前方与锁骨下肌之间;锁骨下动脉及臂丛神经则位于前斜角肌后方与中斜角肌之间。  病理改变  神经受压损伤常为假炎性肿胀样,感觉纤维最先受累,运动神经仅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发病机理

  胸廓上口上界为锁骨,下界为第1肋骨,前方为肋锁韧带,后方为中斜角肌。上述肋锁间隙又被前斜角肌分为前、后两个部分。锁骨下静脉位于前斜角肌的前方与锁骨下肌之间;锁骨下动脉及臂丛神经则位于前斜角肌后方与中斜角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