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固相补体结合试验

实验概要本文以鼻疽为例介绍了固相补体结合试验(solid phase complementfixation test,SPCFT)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实验原理原理与直接补体结合反应的原理相同,即以是否溶血为标志,间接测定补体是否被特异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所消耗的一种血清学反应。如果不溶血称为固相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发生溶血,则称为固相补体结合试验阴性。由于该试验是在琼脂糖凝胶反应盘中进行的,因而使反应用要素和反应结果固相化,故名。主要试剂1. 1%琼脂糖凝胶琼脂糖1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煮沸融化备用。2. 1%溶血素。3. 压积绵羊红细胞用生理盐水以3 000 r/min洗3次,每次3min。4. 冻干补体及鼻疽抗原。5. 被检血清及标准阳性、阴性鼻疽血清。实验步骤1. 溶血系统琼脂糖凝胶反应盘的制备及打孔:取1%溶血素溶液32ml与压积绵羊红细胞0.8ml混合,置37℃水浴槽中感作30min,即为致敏红细胞液。吸取致敏红细......阅读全文

详述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中有5种成分参与反应,分属于3个系统:①反应系统,即已知的抗原(或抗体)与待测的抗体(或抗原);②补体系统;③指示系统,即SRBC与相应溶血素,试验时常将其预先结合在一起,形成致敏红细胞。反应系统与指示系统争夺补体系统,先加入反应系统给其以优先结合补体的机会。如果反应系统中存在待测的抗体

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1)

随着现代医学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医学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已深入到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已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得到广泛应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利用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准确、快速检验和鉴定临床标本中的微生物,并对引起感染的微生物进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对感

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免疫复合物在体内存在有两种方式,一是存在于血液中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一是组织中固定的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技术可分为抗原特异性方法和非抗原特异性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免疫复合物中的抗原性质不太清楚或非常复杂,所以抗原特异性方法并不常用。一、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根据免疫复合物的物理学、免

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

一、形态结构和培养特性观察 1、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观察主要是通过染色,在显微镜下对其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鞭毛、芽孢等)及染色特性进行观察,直观地了解细菌在形态结构上特性,根据不同微生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不同达到区别、鉴定微生物的目的。2、细菌细胞在固体培养

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二)

4、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  肠杆菌科各菌属都能发酵葡萄糖,在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中,由于糖代谢的途径不同,可产生乳酸,琥珀酸、醋酸和甲酸等大量酸性产物,可使培养基PH值下降至pH4.5以下,使甲基红指示剂变红。  试验方法:挑取新的待试纯培养物少许,接种于通用培养基,

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1)

第一节 微生物形态学检查   细菌形态学检查是细菌检验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基础,可根据其形态、结构和染色反应性等,为进一步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一、显微镜检查   由于细菌个体微小,肉眼不能看到,必须借助显微镜的放大才能看到。一般形态和结构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内部的超微结构则需用电

微生物检测基础知识汇总(三)

10、硫化氢(H2S)试验有些细菌可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或含硫化合物,而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遇铅盐或低铁盐可生成黑色沉淀物。试验方法:在含有硫代硫酸钠等指示剂的培养基中,沿管壁穿刺接种,于36±1℃培养24~28h,培养基呈黑色为阳性。阴性应继续培养至6天。也可用醋酸铅纸条法:将待试菌接种于一般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是由Coons等(1950)建立,经过近43年的发展,免疫荧光技术与形态学技术相结合发展成免疫荧光细胞(或组织)化学。它与亲合化学技术如葡萄球菌A蛋白(SPA)、生物素与卵白素、植物血凝素(ConA等)相结合拓宽了领域;与激

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方法(简介)

  血清学反应是指:相应的抗原与抗体在体外一定条件下作用,可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凝集现象。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常用血清学反应来鉴定分离到的细菌,以最终确认检测结果。  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  1)抗原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当有共同抗原体存在时,会出现交叉反应。  2)抗原体的结合是分子表面的结合,这

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

微生物常规鉴定技术一、形态结构和培养特性观察 1、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观察主要是通过染色,在显微镜下对其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鞭毛、芽孢等)及染色特性进行观察,直观地了解细菌在形态结构上特性,根据不同微生物在形态结构上的不同达到区别、鉴定微生物的目的。2、

免疫细胞的检测方法

用体外或体内试验对机体的各种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进行鉴定、计数和功能测定,藉以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并对某些临床疾病的诊断,预后及疗效观察等也具有一定意义。一、免疫细胞的分离体外测定免疫细胞首先要从外周血或淋巴组织中分离所需的细胞。其主要方法是根据细胞的表面标记、理化性状及功能等方面的差别进行设计。

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方法

实验概要人及多种动物红细胞与白细胞一样,也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其基础是红细胞表面具有C3b受体(C3bR)。红细胞可通过其表面的C3bR,发挥清除免疫复合物(IC)、促进吞噬、提呈抗原及激活补体等多种作用。因此,建立的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各种方法,也多以红细胞表面的C3bR为基础设计的。现已建立的方

病毒免疫荧光实验_​荧光抗体染色

实验材料细胞小玻片标本试剂、试剂盒荧光抗体实验步骤荧光抗体染色按不同反应机制,可有以下几种:1.直接法 用已知特异性病毒抗体与荧光素结合,制成荧光特异性抗体,直接与细胞或组织中相应病毒抗原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即可见病毒或病毒抗原存在部位呈现特异性荧光。此法特异简便,但一种荧光抗体只能检查一种抗原,特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检测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许多疾病相继被列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提出的是,自身抗体的存在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两个等同的概念,自身抗体可存在于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别是老年人,如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上皮细胞抗体、胃壁细胞抗体、细胞核DNA抗体

变态反应类型及检验原则

变态反应(allergy)是由免疫炎症或其他免疫应答机制所致的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也称为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诱发变态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可以是完全抗原,也可以是半抗原;可以是外来抗原,也可以是自身抗原。自身抗原引起的病理状态又称自身免疫病。按照发生机制的不同,变态反应可分

变态反应的类型及检验原则

 变态反应(allergy)是由免疫炎症或其他免疫应答机制所致的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也称为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诱发变态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可以是完全抗原,也可以是半抗原;可以是外来抗原,也可以是自身抗原。自身抗原引起的病理状态又称自身免疫病。 &nbs

临床标本中的干扰物质(免疫)

干扰物是临床实验室检测误差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对病人来说表现为是一种危害。常规工作中精密度通过室内质控监控,准确性通过与参考物质作比较试验进行验证,但实验室不能很容易的检测干扰物质引起的误差。广义上干扰物是导致分析物浓度或催化活力出现偏移的物质,如免疫法干扰常由交叉反应所致,因此,干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直接法基本原理 将荧光素标记在相应的抗体上,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其优点是方法简便、特异性高,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少。缺点是敏感性偏低;而且每检查一种抗原就需要制备一种荧光抗体。此法常用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快速检查和肾炎活检、皮肤活检的免疫病理检查。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直接法基本原理 将荧光素标记在相应的抗体上,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其优点是方法简便、特异性高,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少。缺点是敏感性偏低;而且每检查一种抗原就需要制备一种荧光抗体。此法常用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快速检查和肾炎活检、皮肤活检的免疫病理检查。 试剂与仪器 磷酸盐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2

 四、荧光抗体的保存  以0~4℃或-20℃低温保存,防止抗体活性降低和蛋白变性。最好加入浓度为1:5000~10000的硫柳汞或1:1000~5000的叠氮钠防腐,小量分装如0.1~1ml,真空干燥后更易长期保存。[NextPage] 第三节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一、标本制作  可制作涂片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一、标本制作  可制作涂片、印片、细胞单层培养物、组织切片,经适当固定或不固定,作免疫荧光染色用。  二、荧光抗体染色方法  (一)直接法  1.染色 切片经固定后,滴加经稀释至染色效价如1:8或1:16的荧光抗体(如兔抗人γ-球蛋白荧光抗体或兔抗人IgG或IgA荧光抗体等),在室温或37℃染色30

C反应蛋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由肝细胞合成释放入血,能在机体炎症、感染或组织损伤、坏死时迅速发生反应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生理条件下,CRP 体内的合成速率很低,血清 CRP 含量也低,其浓度在一定范围保持相对稳定,基线 CRP 浓度一般

补体结合反应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补体结合反应是免疫学反应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血清学反应。这种试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不需要有已知的和明确的抗原和抗体,也是一种用于研究任何能产生免疫应答疾病的试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补体结合反应试验的注意事项:  1. 补体是这项试验的关键材料,补体效价的测定是这项试验成败的关键。补体性质极不稳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对溶血性贫血的意义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对溶血性贫血的意义: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增速,超过造血补偿能力范围时所发生的一种贫血。人骨髓的红细胞生成能力较强,具有产生正常红细胞6-8倍的代偿潜力。如红细胞的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仍能代偿时,可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患。当平均红细胞寿命期短于15-

2019年生物制药人必须关注的30个单抗药物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医药第1时间根据国际抗体期刊《mAbs》发表的“Antibodies to watch in 2019”对2018年美国和欧盟批准的12个抗体新药进行了盘点(详见:盘点 | 2018年美国和欧盟批准的12个抗体新药)。本篇文章,将根据“Antibodies to watch

狼疮抗凝物检测的9大要点

狼疮抗凝物是什么?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是一种针对各种负电荷磷脂-蛋白质复合物的自身抗体,通过其识别的抗原性(靶蛋白)不同,与磷脂-蛋白质复合物结合,干扰各种依赖磷脂的凝血和抗凝因子发挥作用。为什么叫狼疮抗凝物?LA最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检出,在体外

细胞培养常见问答

细胞培养常见问答 1、加到培养基中的血清 必须灭活吗?   答:不是必须的,看做什么实验了。   2、四季青胎牛血清灭活是56 ℃30分钟吗?   答:如果用于培养大多数的肿瘤细胞,血清一般是不需要灭活的,这样可以有效保存血清中的生长因子 。但是如果用于培养一些表面具

细胞培养大攻略

一、细胞培养基础和步骤细胞培养基大全细胞原代培养步骤细胞传代培养步骤二、细胞培养常见问答1、加到培养基中的血清 必须灭活吗?答:不是必须的,看做什么实验了。2、四季青胎牛血清灭活是56 ℃30分钟吗?答:如果用于培养大多数的肿瘤细胞,血清一般是不需要灭活的,这样可以有效保存血清中的生长因子

医学原虫:鞭毛虫

    鞭毛虫隶属于肉足鞭毛门(Phylum Sarcomastigophora)的动鞭纲(Class Zoomastigophorea),是以鞭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的原虫。无色素体。种类繁多,分布很广,生活方式多种多样。营寄生生活的鞭毛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消化道、

呼吸道感染快速床旁诊断的进展和前景

2014   年   11月,Lancet Infect Dis上发表了“新出现的呼吸道感染”系列文章,共5   篇,其中第4篇主要描述了现有的呼吸道感染病毒和细菌病原体的诊断试验,以及有望提高床旁快速诊断质量、速度和可操作性的技术发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