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丹麦科技大学教授访问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

10月13日,丹麦科技大学瑞索国家可持续能源实验室生物系统研究室(Biosystems Division, Risø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主任Kim Pilegaard教授,微生物工程项目负责人、生物系统研究室资深顾问Klaus Breddam教授以及生物系统研究室博士后姚硕应邀到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参观访问,并与相关科研人员进行了座谈。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青岛能源研究所能源应用技术中心主任张东柯接待了Kim Pilegaard教授一行。座谈会由研究所生物资源中心主任徐健研究员主持。 座谈会上,徐健介绍了研究所科研布局、平台建设及国际合作等情况。Kim Pilegaard教授介绍了瑞索国家可持续能源实验室生物系统研究室在生物燃料、生物燃......阅读全文

吴立新:“透明海洋”拓展中国未来

   吴立新 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66年生,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北京大学力学系硕士、博士,留美11年从事科学研究,2005年回国至今任中国海洋大学“筑峰工程”第一层次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活性“蛋白质” 捕光“梦工厂”

  蛋白质,英文名称“protein”,是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也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时值春暖花开,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寻访,本报记者在这里看到的“蛋白质”,不仅充满科学的奥妙和神奇,而且彰显出其应有的活泼、活性与活力,恍若走进一所“梦工厂”。那么

食品业19人获得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近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经院主席团审定的521名201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名单详细列举了有效候选人的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和提名渠道,提名渠道分别是院士提名和中国科协提名。   据了解,有效候选人大多数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少部分来自企业和军队等。为使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中

科研特区何去何从——王晓东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曾分文不取,帮助北京生命研究所站稳脚跟。如今,作为北生所所长的王晓东是否实现了他当初的理想?他和北京生命研究所有着怎样的渊源?如何带领班子走到今天?北生所面临着哪些问题,未来的路在哪里?请看王晓东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2013年9月28日,由香港求是基金会举办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60年来,地处祖国南海之滨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无论是筚路蓝缕中勇于求索,还是春涌神州时的敢闯敢试,都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将国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学研究紧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大气磅礴、绚烂辉煌的优美华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获奖情况(完整名单)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赵忠贤 院士  Zhao Zhongxian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由中国科学院推荐  赵忠贤,男,1941年出生,辽宁新民人,196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曾担任国防课题组业务负责人和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科学

中英科技合作聚焦之十:纳米与材料科学合作蓄势待发

人们耳熟能详的纳米技术早已经与化学、物理、生物等多个学科发生奇妙的交叉和融合,为这些领域支撑起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材料科学作为另一个激动人心的领域,直接影响着建筑、汽车、卫生保健、电子产品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在能源短缺、气候变暖的今天,纳米和材料科学肩负起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的重要使命,承载

人造生命引科学界激辩:成果重要性被指夸大

科学怪兽克莱格・文特尔       美国科学家克莱格・文特尔20日宣布成功制造出人造细胞“辛西娅”之后,引起全世界的震动。文特尔这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也再次来到媒体的聚光灯前。有评论说,如果能够引

遗传学家、生物统计学家李景均先生其人其书及其精神

今年是遗传学家、生物统计学家李景均先生著作的英文版《群体遗传学导论》一书出版70周年。该书是中国现代史上迄今为止极少数在中国出版但在西方某个科技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专业书。绝大多数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李景均是谁。在美留学的大陆学生,除非所学专业和人类遗传学有关,恐怕大多数也不知道李景均是谁

和美相比 中国科技到底是巨弱无比还是强悍到窒息

拓展阅读  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     科技水平是国家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最本质的标志。当今世界科技水平最高的国家显然是美国。中国的科技水平处于什么位置呢?  文︱袁岚峰  本文于2015年8月原载于作者博客,原文有删节,不代表新华社瞭望智库观点。  如何理解当

陈洪渊:原始性创新是21世纪分析化学面临的最根本挑战

  “创新”是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的法宝,是科教兴国的灵魂, 也是国家民族振兴的灵魂。本文从几个方面谈谈关于如何推动分析化学发展与创新的一点思考和浅见,与同仁们一起探讨。     理念上更新促进原始性创新   毫无疑问,创新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它将推动分析化学的发展和变

2019年中国学者86篇Cell,Nature及Science文章汇总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结束了,iNature盘点了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的成果,我们发现总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体介绍如下:  4-6月发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王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BGI 张国捷及丹麦哥本哈根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科发展之路

  刘秦玉教授在指导学生  中国海洋大学八关山气象观测站  4月3日晚,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星光璀璨,吸引着全球华人的目光,由凤凰卫视主办的“世界因你而美丽——2014~2015年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此举行。当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气象系教授王斌第一个上台领奖的时候,远在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师生们为这位19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 颜宁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表了44篇,Scie

大道致远:林浩然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感悟

   ■李剑  林浩然(1934年11月29日—)  林浩然,汉族,出生于海南省文昌县白延镇迈洲村。鱼类生殖内分泌学家。1950年入读岭南大学理学院生物学系,1954年毕业于院系调整后的中山大学。1979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出国的访问学者,先后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阿尔伯塔大学深造,并与

王志珍: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王志珍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曾在德国、美国、加拿大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做过访问学者或访问教授。一直以来,她对中国的学术和教育环境比较关注,进行过较多的思考探讨。因此,在《中国科学院院刊》组织“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专刊之初,即向王志珍院士

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发布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的通知  经公开征集,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PSF)共收到合作研究项目申请191项。根据我委相关规定,经过初步审查,并与巴方核对清单,确定有效申请为168项,现将通过初审的项

Pittcon 2017杰出贡献个人荣誉奖及传承奖 15人获奖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Pittcon2017将于2017年3月5日-7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近日,Pittcon2017计划委员会公布了杰出贡献个人荣誉奖和Pittcon2017传承奖,共有15位科学家获奖。这些奖项主要是表彰为分析化学和应用光谱学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将在Pittcon 2017展会

1100学者齐聚杭州 第二届质谱大会开幕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5年10月17日,第二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质谱大会)在浙江大学紫荆港校区体育馆盛大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浙江大学化学系承办。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教授、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中

林炳承:精准把握前沿研究方向的战略型科学家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总是要留一点东西给社会的,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来说更是如此。在他们看来,勇于担当,富有为国家和社会需求服务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基本素质。  上世纪70~80年代,由于石油工业的推动,我国对色谱学科的需求空前旺盛,色谱因而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有这样一位中国科

2019年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名单出炉!我国20位入选

  2019年6月27日,两年一次的亚太材料科学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APAM)会议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召开。  会议选举出新的院士(Academician)32名,副院士(Associate Academician)12名。其中我国大陆有16人当

各地新建高校,你看好哪几所?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以及在高等教育的投入增加,国内高校进入迅猛发展的快车道。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除了办学历史悠久而且实力雄厚的双一流高校(985/211高校)外,各地不断涌现的新建大学也在蓬勃发展。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达403所,接近普通本

安捷伦:用创新的产品应用和流程解决客户痛点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年ASMS在加州圣地亚哥举办,同在加州位于硅谷中心的安捷伦科技,本次ASMS带来的主题是:Innovation with purpose (有的放矢,创新超越)。会场上,分析测试百科网采访了安捷伦副总裁兼质谱事业部总经理Monty Benefiel先生和安捷伦全球公关总

专访:国家家蚕基因组重点实验室崔红娟教授

  ——高创汇专访:国家家蚕基因组重点实验室崔红娟教授  在得知崔教授和她的团队最新成果在Nature 子刊《Oncogene》上发表后,高创汇新闻中心立即联系了国家家蚕基因组重点实验室的崔红娟教授进行深入访问。   模式家蚕攻坚肿瘤难题,表观遗传引领科研潮流  由崔红娟教授带领的团队已经在学术上取

打造“世界最强光源”

  杨学明在大连化物所实验室真空腔体前。  自由电子激光谐波放大器。  杨学明在实验室与学生交流。  杨学明,1962年10月生于浙江德清,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化学会化学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用户专

Nature Materials连发2篇论文:MOFs在工业气体分离最新进展

  MOFs基于其独特的孔道结构和丰富的金属-配位化学可调性质,在分离、催化、能源、器件等诸多领域表现出诱人的前景。2020年2月4日当天,Nature Materials连续发表2篇研究论文,分别介绍了MOFs在工业气体分离和能源器件中的最新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不久,MOFs已经陆续发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2020年美国光学学会会士揭晓!哪几位中国科学家上榜?

  日前,美国光学学会(OSA)宣布了2020年度新当选会士名单,共有94位光科学家新当选为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其中中国科学家共有15位。  美国光学学会(OSA)成立于1916年,是世界光学领域权威的国际性学术组织。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是美国光学学会授予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