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专访赵新全博士谈青藏高原草甸甲烷排放研究

日前,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曹广民研究员及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徐兴良副研究员带领研究小组,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甲烷排放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其研究论文Methane Emissions by Alpine Plant Communities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已在著名生物学刊物《生物学快报》(Biology Letters)上正式发表(网络版已刊出)。这是首次关于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甲烷排放相关研究成果的报道。该项成果一经发表,即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和媒体广泛关注,《自然》(Nature)对该项目的参与完成人、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长赵新全博士进行了专访,并在“NATURE NEWS”上发表了重要评论,英国皇家化学会(RSC—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也在其网站刊登了相关报道。 该项研究采用密闭箱式法,选择青藏高原两种主要高寒草甸群落类型,对高寒草甸生......阅读全文

《自然》专访赵新全博士-谈青藏高原草甸甲烷排放研究

日前,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曹广民研究员及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徐兴良副研究员带领研究小组,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甲烷排放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其研究论文Methane Emissions by Alpine Plant Communities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

赵新全小组提供青藏高原返青期提前观测证据

  日前,记者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获悉,该所赵新全课题组研究人员利用1990年到2006年间青藏高原东部5个观测站点、11种优势植物的野外物候观测数据,分别在种、科和植被类型不同层次进行了分析,首次从不同水平提供了青藏高原植物返青期提前的实际观测证据,发现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具有不同的返青期变化趋势

美欲拟新规削减甲烷排放

  作为温室气体的一种,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因此这也增加了美国各级政府控制甲烷排放的压力。据悉,美国环保局正考虑制定控制石油和天然气中甲烷排放的新规定。  甲烷也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在天然气钻探操作和管道运输过程中存在甲烷泄漏到大气中的现象。石油公司有时会排空甲烷气体或者将其作为废气燃

新模型更精准估算奶牛甲烷排放

  为了更好地掌握动物的甲烷排放,一个国际研究联盟开发了更精确的模型来估算奶牛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有效量。  这项大型研究涉及了超过5200头泌乳牛个体数据,这些数据由来自15个国家的动物科学家收集而成。研究发现,奶牛的甲烷排放量可以用简化的模型来预测。由于饲料干物质采食量是甲烷产量预测的关键因素,新模

青藏高原高寒泥炭地甲烷排放的温室效应研究取得进展

  全球泥炭地的分布面积仅为陆地面积的3%,但其碳库容量却占全球土壤碳库的三分之一,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泥炭地生态系统与大气进行频繁的温室气体交换,在吸收大气CO2形成碳汇的同时会排放大量的CH4,其发育演化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作为大气中最重要的两种温室气体,CO

青藏高原高寒泥炭地甲烷排放的温室效应研究取得进展

  全球泥炭地的分布面积仅为陆地面积的3%,但其碳库容量却占全球土壤碳库的1/3,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泥炭地生态系统与大气进行频繁的温室气体交换,在吸收大气CO2形成碳汇的同时排放大量的CH4,其发育演化影响着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作为大气中最重要的两种温室气体,CO2和CH4贡献

中国科学家为植物在有氧条件下释放甲烷提供新的证据

日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曹广民研究员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徐兴良副研究员带领研究小组,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甲烷排放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其研究论文“Methane Emissions by Alpine Plant Communities in the Qinghai–Tibe

反刍动物甲烷排放有了新检测工具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承担的农业部“948”项目——“六氟化硫示踪法检测牦牛藏羊甲烷排放技术的引进研究与示范”通过验收。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的专家在项目验收时表示,该项研究结合青藏高原传统的畜牧业发展模式,采取可行措施控制其温室气体的排放,集成创新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畜牧业发

研究发现全球湿地甲烷排放加剧

利用陆面过程模型结合多个模拟实验,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三极观测与大数据团队研究员张臻联合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宇航局及北京大学等合作者,定量分析了2000-2021年全球湿地甲烷排放量的变化。研究发现,全球湿地甲烷排放正在加剧,并可能在未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威胁全球碳排放控制目标。该成果3月21日在线

营养盐+DOM=加速甲烷排放

  湖泊是内陆碳循环的枢纽。温度上升和富营养化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浮游植物大量滋生,这部分浮游植物自身分泌及死亡后释放大量溶解性有机物(DOM)。这部分DOM生物可利用性强,在微生物等的作用下能快速矿化。有研究表明,微生物在厌氧及部分好氧环境下对DOM的分解能产生大量甲烷。湖泊甲烷的释放形态通常分为

赵林:青藏高原上的冻土追梦人

   神秘的青藏高原,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而在研究员赵林眼里,那里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一座蕴含着无尽谜题的科学宝藏。赵林,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研究所研究员,藏北高原冰冻圈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26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赵林选择了冻土研究这样一个具有十足诱惑力和挑战性的课题。尽管工作环境

放松甲烷排放监管,美国动真格了?

  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将在本周内尝试完成第一次对联邦治理污染规则的“打击”。  美国土地管理局在奥巴马时代,曾颁布关于甲烷排放和燃烧监测的规则,以防止近10万口油田和天然气井及相关设备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甲烷。环保主义者和监管机构认为,这一规则有助于减少甲烷污染。  但众议院在本月初开始投票批准国会审查

若尔盖高原湿地甲烷排放研究取得进展

  大气中甲烷的浓度是地球气候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甲烷分子具有很强的红外吸收能力,在过去的150年间,甲烷气体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为CO2的29%,是所有长寿命温室气体的19%。同时,甲烷能与大气污染物(如氟利昂)发生反应产生其它温室气体(CO、CO2),所以,甲烷被认为是继CO2之后最

青藏高原河流竟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

  温度低、海拔高,是人们对青藏高原的固有印象。由于这个原因,过去科学家猜测这里的河流也应是“低碳”。但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一项成果表明,青藏高原河流温室气体的排放通量处于世界中高水平。该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中。  青藏高原是世界的“第三极”,温度低、海拔高

全球甲烷排放有了“超级监视器”

  甲烷是一种隐秘的温室气体,会不可预测地在管道和气田等处爆发。科学家一直在想办法“捕捉”这些气体排放的行为。  过去,调查人员必须从地面或飞机上监测可能的排放点。现在,他们可以从太空和世界任何地方自动监测到大规模、短暂的甲烷泄漏。  据《科学》报道,这项新技术使用人工智能检查了欧洲卫星每天收集的1

科学家探索全球甲烷排放激增之谜

尽管这种全球变暖反馈回路的规模尚不确定,但如果真是这样,湿地排放可能最终会成为一个人类无法控制的因素。其中一项研究的合作者、英国爱丁堡大学大气化学家Paul Palmer说,“我们应该把对地球气候的控制权更多交给微生物。”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大气化学与物理》。大多数气候科学家认为,2006年后大气甲

中美科研合作发现全球湿地甲烷排放加剧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3月22日发布消息说,该所三极观测与大数据团队张臻研究员联合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宇航局及北京大学等科研人员最新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湿地甲烷排放正在加剧,并可能在未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威胁全球碳排放控制目标。 由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团队领衔完成的这项

仅13%,全球甲烷排放政策覆盖范围不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053.shtm英国科学家在一项评论文章中表示,温室气体甲烷在20年的时间尺度里对大气造成的破坏是二氧化碳的80倍,但它经常被政策制定者和政府所忽视。他们首次分析了当前全球甲烷排放政策的覆盖范围、严格

来自废弃油井和气井的甲烷排放

  一项研究提出,废弃的油井和气井可能向大气层释放出大量的强效温室气体甲烷。此前的研究发现,美国各地大约300万口废弃的油井和气井的甲烷释放可能代表了美国环保署的估计没有考虑到的美国甲烷排放的第二大来源。Mary Kang及其同事直接测量了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及其附近的19口废弃的油井和气井的甲烷流。 

气候变化致稻作农业甲烷排放增加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人类营养和热量摄入的主要来源。没有水稻,这个世界将全然不同。但据环境新闻服务网报道,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再加上气温的不断上升,使得水稻种植业逐渐成为温室气体甲烷的一大排放源。不过该研究论文的作者同时

科研人员揭示青藏高原甲烷浓度与气候关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252.shtm

美国甲烷排放量比认为的要多

   据研究人员报告,从美国石油与天然气供应链泄漏的甲烷比先前估计的要多。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的石油与天然气生产一直在稳步增长。尽管天然气在燃烧时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要比化石燃料少,但天然气对气候的总体影响还取决于工厂和输送管道对甲烷泄漏的控制程度;甲烷对全球暖化的影响很大。论文发表在《科学》。  

研究发现美国一甲烷超级排放源

   根据近日《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2016年美国加州三分之一的甲烷排放来自本地单一排放源,10%的点源(直径不到10米)占点源排放总量的60%。与超级排放者共享初步调查数据后,甲烷排放有所缓解。  减少来自小型表面地物或基础设施(如填埋场或油气设施)的高浓度甲烷排放,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为了

南京土壤所稻田甲烷排放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近10年来,与稻田甲烷排放关系密切的甲烷产生和氧化,特别是甲烷产生途径和氧化率(被氧化的百分率)研究备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徐华研究员课题组通过田间与培养试验,采用稳定性碳同位素自然丰度法研究了水稻生长季水分管理对中国江苏环太湖地区典型单季稻田甲烷产生途径和氧化率

抗嗝化合物或可减少奶牛的甲烷排放

  一项新研究表明,给奶牛的饲料简单添加一点东西就可能大量减少甲烷的排放,而甲烷正是导致地球变暖的温室气体之一。全世界每年由反刍牲畜产生的甲烷对地球气候变暖所起的作用相当于21亿吨二氧化碳的效果,为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4%还多一点。这让奶牛成为甲烷减排的诱人目标。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

科研人员揭示我国奶牛瘤胃的甲烷排放规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饲料团队开展了我国主要养殖品种荷斯坦奶牛的温室气体排放规律研究,揭示了泌乳奶牛在不同泌乳生理阶段及饲料不同营养成分组成条件下的瘤胃甲烷排放规律,并建立了实用的预测模型,为精准评估奶牛养殖业的碳排放水平,研发减排调控措施提供了数据和科学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中国科学家说,抽干稻田从而减少甲烷排放

  一个堆积了水稻秸秆而未落干的稻田   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对那些持续淹水的稻田在水稻生长季节进行一次以上的落干,同时合理利用稻草,全球范围内稻田甲烷排放量将减少30%。   甲烷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一种主要温室气体,通常在缺氧环境下通过有机物质分解而产生。淹水的稻田是甲烷排放源之一。   “

科学家收集奶牛“屁”计算甲烷排放量

  据国外媒体报道,隶属于爱尔兰农业与食品发展局的研究人员Teagasc通过研究发现乳牛有胃肠胀气的问题,来自该研究小组的成员希望能够找到一种不需要减少牛奶产量,就能够降低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的方法。 研究人员试图通过收集奶牛的“屁”以及排泄物来推算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奶牛和其他反刍动物会

南极苔原年排放三氯甲烷约100吨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朱仁斌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合作,研究阐明了南极苔原三氯甲烷产生与排放过程中的规律。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地学著名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信》。   三氯甲烷是大气中仅次于一氯甲烷含氯的第二大自然载体,是对流层中氯的重要来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术界

研究发现高纬度湿地生物气候梯度决定甲烷排放

  甲烷(CH4)是大气中最丰富的碳氢化合物,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自然湿地是大气CH4的自然排放源,全球一半的湿地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其地下覆盖着较厚的冻土层。高纬度地区快速增温导致土壤活动层的加深和热喀斯特的形成,从而加剧湿地冻土中有机碳分解,并将大量碳释放到大气中,形成对气候变化的正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