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糖尿病眼底病的基本介绍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营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大约为6.09%,最小患者的年龄只有7岁。......阅读全文

关于糖尿病眼底病的基本介绍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营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大约为6.09%,最小患者的年龄只有7岁。

关于糖尿病眼底病的症状介绍

  1、早期患者没有任何感觉,如果定期检查眼底,医生可以看到您的眼底是否发生变化,这时是预防的最佳时机。  2、中期会出现视网膜水肿,眼部可能出现新生血管并出血到玻璃体腔。此时会感到视物模糊、眼前有黑影飘动、视物变形等。  3、晚期时,玻璃体出血严重、视网膜脱落,甚至失明。

关于糖尿病眼底病的危害介绍

  糖尿病可以引发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眼外肌麻痹等多种眼病, 其中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晚期可致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而失明。糖尿病病程越长,视网膜发病率越高,据国内报道病程在5年以下者为38%-39%;病程5-10年者发病率50%-56.7%;10年以上者发病率增至70%-90%;平均患病率达50%

关于糖尿病眼底病的病症病变介绍

  70%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影响全身组织的供养,进而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也可以引起一系列眼部疾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眼球运动障碍等,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它可以严重影响视力的一种疾病,已经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糖尿病引起的失明者比一般人高10到25

关于糖尿病眼底病的检查方式介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是一种特殊的眼底照相技术,它可以显示用普通方法看不到的眼底视网膜血管的病变情况,帮助医生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降低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疾病导致视力丧失的发生率。同时对眼底血管病变的评估,也可以一定程度的反映全身血管的病变情况,帮助患者更好的防治糖尿病全身并发症。

关于糖尿病眼底病的治疗措施介绍

  1、 视网膜激光治疗,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本手段,可直接凝固封闭新生血管、微血管瘤和有荧光渗漏的毛细血管,激光治疗使部分视网膜组织被激光凝固,剩余的视网膜可以得到更丰富的血氧供应,阻断新生血管产生,从而阻止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早期进行视网膜激光治疗是战胜这种疾病的关键。  2、 中医治疗,中

关于糖尿病眼底病的高发人群介绍

  1、有糖尿病家族史;   2、有异常分娩史,如有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史、死胎、早产、畸形儿或巨大儿等;   3、疾病易反复感染;   4、多饮、多尿、多食或有不明原因的消瘦;   5、偶有糖尿病阳性而空腹血糖正常者;   6、反应性低血糖,多发生于餐后3小时以上,表现为心慌、饥饿、出汗、

预防糖尿病眼底病病症的介绍

  1、注意营养补充,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2、眼睛与智能手机之间应保持30厘米左右的距离。  3、年龄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最好不要使用智能手机,建议选择功能简单、屏幕简单的一般手机。  4、加强视力训练和坚持做眼保健操。尤其是室外体育运动,在空气新鲜、视野开阔的郊外远眺美好景色是眼睛最好的

关于枫糖尿病的基本介绍

  枫糖尿病(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是一种遗传性支链氨基酸代谢障碍的疾病,是由于在细胞线粒体基质内支链α酮酸脱氢酶(BCKD)多酶复合体功能有缺陷。导致这种酶复合体缺陷的病因是编码,这一酶复合体中某一成分的基因发生突变,在人体中主要支链氨基酸有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

关于槭糖尿病的基本介绍

  槭糖尿病 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  又称支链-α-酮酸尿。  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先天性代谢异常所引起的症状,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分支酮酸脱羟酶的先天性缺陷,致使分支氨基酸分解代谢受阻,因患儿尿液中排出大量α-酮-β-甲基戊酸故带有枫糖浆的香

关于双重糖尿病的基本介绍

  双重糖尿病,也叫混合型糖尿病,是指患者同时患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有学者发现一些2型糖尿病病人(具胰岛素抵抗),也同时具有1型糖尿病的病因(胰岛B细胞被破坏),就称这种现象为“双重糖尿病”。但近期对于1型糖尿病病人也逐渐应用这个概念。由于胰岛素的应用。有些1型糖尿病病人体内胰岛B细胞抗体

关于线粒体糖尿病的基本介绍

  线粒体糖尿病是遗传缺损引起线粒体代谢酶缺陷,使ATP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导致的一组异质性病变。Luft等(1962)首先报道一例线粒体肌病,生化严重证实为氧化磷酸化脱偶联引起。

简述糖尿病眼底病的眼底检查

  尽管糖尿病视网膜疾病具有致盲危害,但还没有被公众和患者所认识。调差显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视网膜疾病的知晓率只有5.8%,及时就诊率更低。特别是早期视网膜疾病没有明显的视力下降,只有通过专业的眼科检查手段才能发现,因此不少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而致盲。一半以上到医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疾病患者已病情

关于甲亢型糖尿病的基本介绍

  1、糖尿病  甲状腺激素可以拮抗胰岛素的作用。甲亢时超生理的甲状腺激素含量拮抗胰岛素的作用更强,并且可以促进肠葡萄糖的吸收及促进糖原异生,因此引起血糖增高,导致糖尿病。这种糖尿病是由于甲亢引起,故可称为继生性糖尿病。甲亢引起的糖尿病在甲亢病情控制后,不予降血糖药物治疗,血糖即可完全恢复正常。  

关于2型糖尿病的基本介绍

  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旧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或成人发病型糖尿病(adult-onset diabetes),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

简述糖尿病眼底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即使经过激光治疗,入血糖再升高,可能在视网膜其它部位又产生新的病变、黄斑水肿等。仍会造成视力进一步恶化,只有适当的控制血糖,让血糖不再高涨才能稳定眼底的病变。  2、控制血压。高血压是早期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该特别注意,积

关于全身性疾病的眼底病变的介绍

  (1)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任何原因的血压增高都可引起眼底改变其中包括视网膜病变、脉络膜血管改变以及视神经乳头水肿、高血压分原发与继发两种前者常发生在中老年人,以慢性进行性多见。后者以急进型多见又称恶性高血压。多见于40岁以下。常见于肾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等。视力障碍的程度与眼底改变的

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本介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慢性进行性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渗漏和阻塞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如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体增殖、黄斑水肿甚至视网膜脱离。DR以是否有从视网膜发出的异常新生血管作为判断标准,可分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非增殖性

关于儿童1型糖尿病的基本介绍

  儿童1型糖尿病是一个病症名称。  世界各国儿童1型糖尿病(DM)发病率高低不一,以北欧最高,东亚最低。  我国天津地区1981~1986年0~14岁1型糖尿病平均发病率为0.33/(10万·年),而1987~1991年增加至0.54/(10万·年)。其中0~4岁为0.22/(10万·年),5~9

关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基本介绍

  代谢性白内障又可称并发性白内障,与晶状体的代谢有关,与老年性白内障相似,只是发病率较高,发生较早,进展较快,容易成熟,此型多见。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病人。多为双眼发病,发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完全混浊。

关于糖尿病眼病的基本信息介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疾病,然而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及时发现并且获得规范的治疗,多数可以摆脱失明的危险。几乎所有的眼病都可能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如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泪囊炎、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浑浊、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而且糖尿病患者发生这些眼病的几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

关于糖尿病ED的基本信息介绍

  糖尿病ED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属于糖尿病众多并发症中的一种,主要由血管病变引起。  随着糖尿病ED患者的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糖尿病ED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只有了解之后,我们才能及时做好糖尿病ED的预防措施,避免糖尿病ED带来的严重伤害。所以专家表示,提前了解糖尿病ED是怎么形成的对

关于糖尿病性肾病变的基本介绍

  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不好或病程日久,则可出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临床称为糖尿病性肾病变。一般分为早期和临床期两种。糖尿病性肾病变发病隐匿,进展缓慢,从发病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约需经历25-30年。据有资料报道,I型糖尿病的患者,30-40%发展为临床期糖尿病性肾病变。Bell观察一组病人,病史在

关于1型糖尿病的基本信息介绍

  1型糖尿病,旧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其特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的高血糖。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通过免疫介导胰腺β细胞的破坏而导致。在一些患者中,可能没有胰腺β细胞自身免疫性破坏的证据;这被称为特发性 1 型糖尿病。

关于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基本介绍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患者所并发或伴发的心脏病,其中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自主神经紊乱所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如有高血压者还可包括高血压心脏病。自从采用胰岛素与抗生素治疗以来,酮症酸中毒与感染已不再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而约有70%~80%死于心血管并发症或

关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基本介绍

  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基底膜病变常与微循环异常相互影响,促使微血管病变的加重和发展。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心肌、神经组织及足趾。临床上常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和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变为反映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主要部位 [1] 。

关于2型糖尿病的基本信息介绍

  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旧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或成人发病型糖尿病(adult-onset diabetes),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

关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基本介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慢性进行性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渗漏和阻塞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如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体增殖、黄斑水肿甚至视网膜脱离。DR以是否有从视网膜发出的异常新生血管作为判断标准,可分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非增殖性

关于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基本介绍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胃肠植物神经病变常见的症状。典型症状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症状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体检可见胃区胀满,可闻及振水音。  糖尿病容易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胃张力缺乏,胃动力紊乱,从而引起胃潴留。

关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病变的检查方式介绍

  1、实验室检查  病理学改变:妊娠高血压的眼部组织病理学改变与其他严重高血压所致者相似。急性全身性高血压的血管改变是急性缺血。在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中,视网膜毛细血管狭窄,毛细血管周细胞退行变性。多数严重病例视网膜小动脉还有纤维样坏死  2、其它辅助检查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