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植生生态所等在水稻驯化起源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韩斌课题组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及日本国立遗传所等单位合作,于10月4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的构建及驯化起源”的论文。 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驯化、栽培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也一直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栽培作物的起源研究十分复杂,涉及植物学、遗传学、生物地理学、考古学和人口学等不同的自然和社会学科。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粮食作物,关于水稻起源、驯化过程的研究及驯化基因的鉴定分析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根据已有的证据,目前普遍认为亚洲栽培稻是由亚洲的野生稻人工驯化而来,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亚及南亚的普通野生稻是亚洲栽培稻的野生祖先种。但是,亚洲栽培稻最早起源于哪里(中国、东南亚、南亚或是其他地区)?人类最先开始驯化的是同一类野生稻然后逐......阅读全文

上海生科所Nature基因组研究新成果

  近日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绘制水稻基因组变异图谱揭示栽培稻(cultivated rice)的起源,相关论文“A map of rice genome variation reveals the origin of cultivate

中国科学家揭示杂草稻遗传机制,指导精准防控

   杂草稻是田间的“山寨版”水稻,直接导致稻田减产,品质下降。浙江大学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组重测序及分析,揭示了杂草稻的遗传机制,为杂草稻防治奠定理论基础。相关论文日前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杂草稻出现在田间,与正常的栽培水稻争阳光、水和养分,严重影响着水稻产量与品

中国科学家揭示杂草稻遗传机制,指导精准防控

  “杂草稻出现在田间,与正常的栽培水稻争阳光、水和养分,严重影响着水稻产量与品质。杂草稻米粒口感坚硬粗糙,如果农民在收割时混入了杂草稻,大米就卖不出好价钱。”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教授樊龙江说。  在田间,杂草稻是一枚“潜伏者”。从苗期开始,杂草稻就与栽培水稻一同拔节长叶,外形

浙大教授Nature子刊:水稻基因组重测序及群体遗传学研究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Genomic variation associated with local adaptation of weedy rice during de-domestication” 的文章,以杂草稻群体为材料,通过基因组

我国主导水稻基因国际研究离“设计水稻”更近一步

  记者日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3010份水稻基因组计划”结出硕果,剖析了水稻核心种质资源的基因组遗传多样性,这一研究的重大成果将提升全球水稻基因组研究和分子育种水平,加快优质、广适、绿色、高产水稻新品种培育。  水稻种群的基因有着丰富的多样性和复杂的作用机制,是水稻育种改良的

汉字首登Nature 农科院等完成亚洲栽培稻基因组变异研究

  水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水稻全球品种进行基因组研究,对于挖掘有利等位基因和指导基于全基因组信息的分子育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关系着国家乃至全球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  2011年9月,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基因组项目(3K Rice Project)正式启动,该项目

基因组所合作研究揭开两种家养水稻起源进化“篇章”

  6月9日,在最新一期的PLOS Genetics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吴仲义研究员和中山大学施苏华教授发表了合作研究文章《水稻基因组两种进化历史:驯化基因的角色》(Two Evolutionary Histories in the Genome of Rice: the R

中国学者10月参与发表多篇Nature文章

  进入十月份,中国学者参与的多项研究在Nature杂志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其中主要包括的是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精细图谱,利用基因修饰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获得健康成活的转基因哺乳动物,以及人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4在大肠杆菌中的同源蛋白XylE的晶体结构等。   首先,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