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泌尿系感染的相关介绍

泌尿系感染是小儿期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又称尿路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泌尿道引起尿道炎、膀胱炎、肾盂炎症,统称泌尿系感染,其中尿道炎、膀胱炎称下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肾脓肿、肾周脓肿称上尿路感染。临床分为急性及慢性感染。患儿发病后有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腰痛、下腹疼痛。小儿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以婴幼儿较多见,女孩多于男孩。本病经积极的合理的治疗,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反复感染者应检查有无泌尿道畸形。......阅读全文

小儿泌尿系感染的相关介绍

  泌尿系感染是小儿期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又称尿路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泌尿道引起尿道炎、膀胱炎、肾盂炎症,统称泌尿系感染,其中尿道炎、膀胱炎称下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肾脓肿、肾周脓肿称上尿路感染。临床分为急性及慢性感染。患儿发病后有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腰痛、下腹疼痛。小儿各个年龄阶

治疗小儿泌尿系感染的相关介绍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缩短细菌在膀胱内的停留时间。女孩应注意外阴部清洁。  2.抗菌治疗  早期积极采用抗生素。  急性上尿路感染可选择一种抗生素静脉给药,同时口服另一种,疗程10~14天;急性下尿路感染即可选择一种口服抗生素,疗程1周。  慢性或经常复发的尿路感染,抗菌治疗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的基本介绍

  泌尿系统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简称泌感,是由细菌直接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感染可累及上、下泌尿道,因定位困难统称为泌感。症状上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前者起病急,症状较典型,易于诊断。慢性及反复感染者可导致肾损害。小儿时期反复感染者多伴有泌尿系结构异常,应认真查找原因

泌尿系统感染的相关介绍

  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菌尿和脓尿。  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根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孤立或散发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后者又可分为再感染和细菌持续存在,细菌持续存在也称为复发;根据感染发作时的尿路状态又可分为单纯性尿路感

关于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查介绍

  1.尿标本收集  外阴清洗后再用1:1000洁尔灭冲洗,留中段尿送检。因其简便易行,是目前最常用的留尿方法。小婴儿可用消毒塑料袋固定在外阴部留尿,但如30分钟未留到尿流需再次消毒。  2.尿常规  清洁中段尿沉渣中白细胞计数>5个/HP应考虑可能为泌尿系感染。如白细胞聚集成堆或见白细胞管型及蛋白

关于小儿泌尿系感染的检查方式介绍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升高;尿常规:清洁尿镜检白细胞大于或等于5个/高倍镜视野,应考虑泌尿系感染。可见成堆的脓细胞和满视野白细胞。  2.B型超声检查  测定肾脏大小,了解肾脏外形、肾盂有无积液,有无囊肿、结石及畸形。  3.肾功能检查  急性期肾功能正常,慢性期常出现肾功能受损。  4

怎样预防小儿泌尿系感染?

  1.注意个人卫生,尤其外阴部。小婴儿勤换尿布,大便后洗臀部;儿童期经常洗会阴部,内裤勤换,不宜过紧,便后擦试从前向后。  2.及时发现男孩包茎,女孩处女膜伞,到专科就诊。  3.多饮水,不憋尿。  4.积极治疗蛲虫。

新生儿泌尿系感染的相关介绍

  新生儿泌尿系感染是指因某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菌尿或尿中白细胞或脓细胞增多。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及下尿路感染。由于感染病变难以局限在尿路某一部位,所以统称为泌尿系感染。  大多由血行感染所致。症状轻重不等,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吃奶差、苍白、呕吐、腹泻、腹胀等非特异性表现。多数患儿可有生长发

治疗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的简介

  本病治疗关键在于积极控制感染、防止复发、去除诱因、纠正先天或后天尿路结构异常,防止肾功能损害。  1.一般治疗  急性感染时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减少细菌在膀胱内停留时间。女孩应注意外阴部清洁。  2.抗菌疗法  应早期积极应用抗菌物治疗。药物选择一般根据:  (1)感染部位对肾盂肾炎应选

关于小儿泌尿系感染的病因分析

  尿路感染的病原菌80%~90%由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引起,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其次为变形杆菌、副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等,少数为粪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少数患儿免疫力低下时也可由病毒、支原体或真菌引起。感染途径分为:  1.上行感染  婴幼儿经常使用尿布或穿开裆裤,尿道口常受粪便和其他不洁物的污染,加上

简述小儿泌尿系感染的诊断依据

  1.具有尿路感染的临床症状  女孩多见,症状因年龄而异。如新生儿以败血症、脑膜炎及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要表现,常表现为精神淡漠、拒奶、激惹或体重不增;婴儿常表现为发热、吐泻、体重不增;而儿童除有发热、寒战外常有尿频、尿急、尿痛、下腹痛、腰痛及肾区叩痛等。  2.尿常规  离心尿白细胞大于或等于5个/

治疗小儿胆道感染相关介绍

  抗菌药小儿胆道感染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解痉挛、镇痛及抗感染治疗。广谱抗生素如近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及甲硝达唑为常用抗菌药。因多不能进食,故亦须静脉补液维持营养及水分。  中医疗法:  以清利湿热、郐肝理气为主。  处方举例:  柴胡3g,黄芩9g,木香3g,枳壳9g,郁金9g,公英15

预防小儿胆道感染的相关介绍

  一般急性胆囊炎经非手术治疗可以消退自愈,但伴发腹膜炎者,须经积极准备后手术治疗。上述66例中死亡3例,其年龄分别为2个月1例及1岁以内2例,均系伴发胆汁性腹膜炎晚期患儿。预防上:  1.注意饮食。食物以清淡为宜。少食油腻和炸。烤食物。  2.保持大便畅通。六腑以通为用。肝胆湿热。大便秘结时。症状

治疗新生儿泌尿系感染的相关介绍

  1.药物治疗  新生儿泌尿系感染的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尿细菌培养结果出来之前,采用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治疗。根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  2.一般治疗  保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如果反复感染,经久不愈,要考虑泌尿系统畸形的可能。

简述小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表现

  1.新生儿期  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拒奶、苍白、呕吐、腹泻、腹胀、体重增长缓慢、呆滞少动、抽搐、黄疸等,而泌尿系症状罕见。  2.婴儿期  仍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食欲不振、呕吐、腹痛、反复腹泻等,泌尿系症状随年龄增长而渐明显。部分患儿排尿哭闹,尿线中断,尿频及遗尿。  3.儿童期  多有

关于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因分析

  1.小儿易于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原因  (1)生理特点因婴儿使用尿布,尿道口常受粪便污染,加上局部防卫能力差,易引起上行感染,女孩尿道短更是如此。小婴儿机体抗菌能力差,易患菌血症可导致下行感染。  (2)先天畸形及尿路梗阻前者较成人多见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肾盂积水、后尿道瓣膜、多囊肾均可使引流不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相关介绍

  感染性休克是由各种致病菌及其毒素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以循环和微循环障碍,组织细胞血液灌注不足,导致重要生命器官急性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常发生在中毒性菌痢、暴发性流脑、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败血症、重症肺炎及胆道感染等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上。临床上以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紫纹、尿量减少、血压下降为主要

简述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

  1.急性尿路感染  是指病程在6个月内者。症状因年龄及感染累及部位而异。年长儿与成人相似,年龄越小全身症状越明显,局部排尿刺激症状多较轻或易被忽视。  (1)新生儿期多由血行感染所致。症状轻重不等,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吃奶差、苍白、呕吐、腹泻、腹胀等非特异性表现。多数小儿可有生长发育停滞、体

治疗小儿感染性休克的相关介绍

  早期治疗原则是治疗原发病和纠正脏器低灌注。以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组织氧合、积极消除休克直接原因或诱因、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为休克初治目标。  1.液体疗法  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2.给氧和呼吸支持。  3.血管活性药物,解除微循环血管的痉挛。  4.强心治疗  休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下

关于泌尿系统感染的介绍

  这里指尿道和膀胱感染,尿液从膀胱流至体外去的通道叫做尿道,尿道和膀胱二者紧密相连,尿道感染常会上行引发膀胱炎症。一般来说,泌尿系统感染多与卫生不良有关,约半数女性至少患过一次泌尿系统感染,部分女性则有多重感染,许多女性一年患1~2次,是很常有的事。泌尿系统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它广泛存在于人

用药治疗小儿尿路感染的相关介绍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卧床休息,多饮水,饮食易消化,含足够热能和蛋白质。  2.抗感染治疗  (1)药物选择:细菌性尿感根据尿感的定位诊断及病原选药:  ①上尿路感染选用血和肾浓度高的药物,下尿路感染选用尿浓度高的药物。  ②根据检查的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试验选药。  ③尽可能用低毒的药物。  婴幼

关于老年泌尿系感染的基本介绍

  老年泌尿系感染临床多见的老年泌尿系感染,以非特导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增生性前列腺炎较多。症状有腰痛、尿急、尿频、发热。急性期高热伴寒战、白细胞增高,早期常因尿路症状不明显而误诊。慢性期可出现疲倦、背痛、贫血、高血压、脓尿、蛋白尿。随个体表现不同,但逐步进展均可影响肾功能。膀胱炎除膀胱刺激症状,老

老年泌尿系感染抗菌治疗的介绍

  抗菌治疗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最好先作细菌培养。当出现排尿不适,疑有尿路感染发作时,应先保留尿标本(作细菌培养用)后再服药,如先擅自服药再留尿标本,则细菌受抑不易生长,容易造成“假阴性”。  2、治疗时间要足够。一般治疗尿路感染的时间为10—14天。当病情反复发作,或

泌尿系感染的病因

  注意有无糖尿病、肾外伤、泌尿系手术及器械检查史,有无结肠炎或便秘等。女性注意妊娠及生育史,发病与妊娠、月经关系,有无盆腔炎等妇科疾病。

泌尿系感染的检查

  1.除一般尿常规检查外,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作细菌检查,必要时作1h尿细胞排出率测定(方法:排空膀胱,收集3h清洁尿,计算出1h尿白细胞及非鳞状上皮细胞数。判断:<20万者为正常,20万~30万为可疑,>30万有诊断意义)。此法较12h尿沉渣计数法准确。  2.清洁中段尿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及药物

泌尿系感染的概述

  泌尿系感染简称尿感,是由细菌直接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感染可累及上、下泌尿道,因定位困难统称为尿感。临床上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前者起病急,症状较典型易于诊断,但婴儿期症状可不典型,诊断多有困难。慢性及反复感染者可导致肾损害。小儿时期反复感染者,多伴有泌尿系结构异常,应认真查找原因,解除先天性梗阻

关于老年泌尿系感染的诊断检查介绍

  老年人由于泌尿道炎性细胞非特异性渗出增多,使得判断标准也不相同,年轻人尿沉渣白细胞>4个/高倍视野即有病理意义,而老年人则要求>20个/高倍视野才有病理意义。老年男性中段尿培养菌落数≥103/ml,而对于女性以105/ml的标准更严格,其特异性并不降低。老年人尿路感染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史和尿液化验

关于老年泌尿系感染的预后特点介绍

  (一)并发症多  老年肾脏功能随增龄而减退,一旦发生尿路感染将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导致或加速肾功能衰竭,这也是一部分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首发疾病。一些老年患者的肾功能不全往往是由于肾孟肾炎或泌尿系结石诱发的感染,一旦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肾脏功能仍可一定程度恢复,表现为可逆性的尿毒症。老年人尿路感染并

泌尿系统肿瘤的相关信息介绍

  发生于泌尿系统任意部位的肿瘤。包括肾、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的肿瘤。其中肾盂以下为有管道的脏器,腔内均覆盖尿路上皮(又称移行上皮),所接触的内环境都是尿,致癌物质常通过尿液使尿路上皮发生肿瘤,所以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的尿路上皮肿瘤均有其共性,并可能多器官发病。由于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最长,

防治泌尿系感染的措施

  第一,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改善机体的防御功能,消除各种诱发因素。  第二,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不要憋尿,因为憋尿会给细菌生长繁殖的机会;教育孩子特别是女孩大便后擦拭的正确方法,避免大便污染尿道。  第三,患了泌尿系感染,饮食要清淡,禁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要注意休息,多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