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授王开存:全球变暖与干旱无直接关系

日前,《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通过模式模拟研究指出,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陆表大气相对湿度将会降低,大气蒸发潜力将会增加,从而导致全球陆地更加干旱,干旱区域将会增加。 不过,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教授王开存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他们的这一观点与过去近40年的观测结果不一致,“从观测角度来说,全球变暖与干旱没有直接关系”。 观测表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是全球平均气温的快速增温期;1998年以后,全球平均气温增加趋缓,甚至停滞。但蒸发皿蒸发观测表明,因为地表太阳辐射和风速降低,全球陆表大气蒸发潜力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有明显的降低;1998年以后,因为相对湿度降低,全球陆地大气蒸发潜力快速增加。 “在快速暖化期,全球陆表大气相对湿度保持不变;1998年以后的全球变暖停滞期,陆表大气相对湿度降低。”王开存说,这表明全球变暖和干旱并不同步,而全球陆表大气蒸发潜力在1973~2008年间的长期趋势几......阅读全文

全球大气气溶胶云降水观测网络启动建设

  9月17日至19日,以“全球环境变化与遥感”为主题的首届国际大气环境遥感学会年会在武汉举行。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安光所)承办“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国际大气综合观测网络边会,边会上宣布全球大气气溶胶-云-降水观测网络(简称GAONet)启动建设。

大气所发现海洋观测系统变化导致全球海洋热含量“突变”

  温室气体导致地球系统能量增加,表现为全球变暖,然而地球系统增加的能量中有超过90%储存在海洋中,全球海洋热含量变化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的 “指针”。估计全球海洋热含量的变化是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然而,海洋观测系统在不断变化:在上世纪(1966-2001年),海洋主要是基于船舶的观测系统;

大气本底观测业务体系基本建立

近日,中国气象局出台《大气本底观测业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大气本底站的观测质量处于全球同类站点先进水平。目前,我国大气本底观测业务体系已基本建立,业务能力逐步提高,数据应用效益日渐显著。“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在现有的7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和即将建成的广东新丰国家大气本底站的基础

追逐大气污染的观测车

  据安徽商报报道,“部分城市PM10、PM2.5平均浓度同比仍不降反升,工业、扬尘、城市面源污染等仍未得到全面有效遏制。”11月15日,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最新大气污染信息。实际上,治理大气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流动检测、立体观测等新思想和新装备正在被引入治理之中。  监测大气污染要

美国今年将发射5个观测仪器-观测地球及大气

  美国航空航天局22日宣布,今年将发射包括3颗卫星在内的5个观测仪器,以观测地球以及地球大气。这也是10多年来美国航空航天局首次在一年内实施5个地球科学观测任务。   这5只“眼睛”包括3颗卫星以及两个将安装在国际空间站外的科学仪器,它们将观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土壤水分、降雨降雪以及海洋表面风力

我国创造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5月15日凌晨1时许,“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270米的中科院珠峰站附近发放场地升空。4时40分,浮空艇升空高度达到4762米,创造了海拔9032米的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据介绍,执行此次观测任务所使用的浮空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系留浮空器,长55米、高19米,体积达9060立方米,利用浮升气体

大气环境观测超级站全面建成

  7月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朱永官与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裴有康共同为“大气环境观测超级站”揭牌,标志着城市环境所位于厦门所区的大气环境观测超级站(以下简称“超级站”)全面建成。  超级站旨在综合利用多参数、立体、高时间分辨的大气环境观测装备,从化学、光学、谱学与模拟

全国首个大气边界层顶大气观测站奠基

  11月15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上黄观测站奠基仪式举行。  上黄观测站位于浙江省武义县,建成后将开展大气边界层、大气湍流、能量交换观测,大气成分通量和环境容量观测,云物理、气溶胶物理化学生物成分系统研究,有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级生态环境背景的观测站,为科学观测研究、生态文明

大气环境观测仪器将实现“青岛造”

  日本核辐射威胁引发人们对大气环境监测的关注,而青岛未来将生产出国内技术领先的大气观测仪器。3月28日,记者从高新区获悉,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光电工程中心落户青岛,我国云、天、能探测设备和太阳能观测站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将在青岛展开。  记者了解到,中国气象局青岛光电

大气研究观测站,布鲁克红外常相伴

  天虽入秋,比往年来的晚一些;  因为全球变暖,还挺严重!  从1901到2012年平均涨了1.5℃以上,  按照这种形势,再过100年,夏天的美眉们应该穿的更清凉了吧~  温室气体CO2和CH4的超量排放是主要原因,这个是全球共识。  超量排放:物质是守恒的,藏在地底下的石油煤炭被利用燃烧后气体

中国碳卫星可观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及净碳通量

  过去十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平均每年6‰增速持续升高,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这是中国科学院昨天在京发布的《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简称《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得出的结论。该报告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评估了全球和主要国别的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

国际空间机构谋求建立全球观测平台

  本报讯 全球各大主要空间机构如今正朝着实现一项气候观察家们梦寐以求的能力而努力,即一个统一测量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碳汇捕捉的国际人造卫星系统。NASA-ISRO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将对全球自然灾害进行监控。  就在本周,来自11家空间机构的负责人有望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发布一项联合声明,呼吁

碳卫星:“把脉”全球大气治理

  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毅的办公室中,放着一个缩小版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以下简称碳卫星)模型。别看它身形小,却承担着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分布的“大”使命。  从国外专家口中的“impossible”到2016年成功发射,碳卫星已经在太空中工作了5年多。作为我国首颗、全球第三颗碳

《自然》综述:全球Argo海洋观测多领域拓展

  《自然》杂志1月27日在线发表了由18个国家27位作者共同署名的综述文章《全球Argo海洋观测十五年》,文章全面回顾了国际Argo计划实施15年来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未来Argo海洋观测及其资料应用研究的广阔前景。  Argo是“实时地转海洋学观测阵”的英文缩写。目前全世界大洋上广泛分布的数千个

中高层大气激光雷达观测与研究:追风掣电识大气

武汉大学研制的拉曼激光和钠荧光激光雷达的发射单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车载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  地球大气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研究该区域中的大气环境与物理和化学过程,对于航天、国防、人类生活以及地球生物圈的安全至关重要。 识风须追风  中高层大气研究关注的主要参数

环渤海—北黄海大气沉降观测网得以完善

  近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大气有机污染过程及模拟研究组,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课题“外海输入对渤海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一三五”规划项目支持下,在环渤海—北黄海海岸带进一步完善了大气沉降观测网。  大气沉降是海岸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认清大气沉降对陆源物质入海通量

pptv量级大气甲醛测量仪-轻松搞定外场观测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张为俊课题组在大气甲醛探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基于新型球面镜光学多通池的pptv量级大气甲醛测量仪》为题发表于美国光学学会(OSA)学术期刊Applied Optics。  甲醛(HCHO)是大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氧化降解

美欲打造全球领先乔治湖观测站

   美国乔治湖的一张湖床、海岸线以及流域地图,图片来自于2014年研究人员对当地水深和地形的测量。图片来源:IBM Research  美国科研人员和IBM公司计划携手使乔治湖——纽约州一个52公里长的水体——成为全球最智能的湖泊。今年6月底,科学家正式开始从首批40个感应平台上获取数据,这些数据

专家呼吁建极地观测研究全球协同体系

  由世界气象组织主办的“极地观测、研究与服务”专家组第四次会议日前在兰州召开。30多位中外专家与会,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科院院士秦大河作有关中国冰冻圈科学研究进展的报告。   据了解,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南北极地区,尤其是北极地区,较全球其他地区的变化更为显著,这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

日本民企计划构建覆盖全球卫星观测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福冈市的创新企业QPS研究所宣布,该企业已筹集卫星开发及发射经费23.5亿日元(约合1.36亿人民币),将在2020年以前发射两颗小型地球观测卫星。   该企业表示,其所开发的卫星将能够全天候对地面进行拍摄。即使在重大天灾直升飞机和无人机都无法起飞时,其卫星也可以对现场

我国首个全球实时海洋观测网正式建成

   近日,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科学”号上的科考队员将中船重工七一〇所研制的HM2000型剖面浮标缓缓放入海面。这是我国新一代海洋实时观测系统(Argo)计划自2002年实施以来布放的第400个剖面浮标,也是我国布放的第30个国产北斗剖面浮标。  至此,我国正式建成首个全球实时海洋观测网。这些浮标主

“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突破关键技术

  日前,由我国科学家提出的国际上第一个对全球水循环关键多要素进行同步观测的科学卫星计划——“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已完成了主被动协同反演和有效载荷关键技术的攻关和试验验证,背景型号研制通过验收,为接下来的工程研制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十三五”科学卫星计划的实施做好了准

大气所在氨气浓度观测和干沉降研究中取得进展

  氨气是大气中最主要的碱性气体,在气溶胶成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引发重霾污染和过量氮沉降的关键前体物。氨来源复杂且在大气中相态转化多变,我国及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尚未对氨排放进行有效管控,是一种非约束性污染物。过去十几年,卫星观测到全球主要农业区的氨气柱浓度呈现上升趋势,但近地面氨气观测资料在区域尺

我国首次全球高空基准气候站观测试验启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071.shtm

神华全球最大气化项目选用GE技术

       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以下简称CTC项目)近日宣布,其一阶段工程选定通用电气(GE)大激冷高效水煤浆气化技术,以推进煤炭清洁、综合、高效利用。 CTC项目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煤化工项目,项目采用5台单系列投煤量达到3100吨/天(干基)水煤浆激冷流程气化炉,

大气微塑料的全球气候影响首次评估

  英国《自然》杂志20日发表的一篇环境学模型研究认为,大气微塑料或能通过反射阳光辐射对气候有微小的冷却效果,但是由于塑料持续在地球环境中累积,未来可能会展现更强的气候效应。这些发现是首次对大气微塑料的直接全球气候影响进行计算的结果。  微塑料正在成为全球大气中广泛的污染物,其体积小、密度低,可以通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关于章丘探空观测情况说明

   为执行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典型地区云系结构与辐射气候效应研究”第一课题“中国典型地区云系结构与辐射气候效应研究”,2017年9月25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数人在基金任务书选定的观测地点(济南市章丘区气象局)进行系留气球观测。下午4点50分左右气球下降到离地高度300米时,该高度处出现较大风速

大气二氧化碳观测有了立体网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940.shtm

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观测站:远处深山的守候

  从北京市区出发,开车两个半小时,眼前的风景由高楼林立变成空旷稀疏,再经过几个山路的蜿蜒曲折,下了车再走15分钟的山路,春节前夕,记者终于来到了距离北京城区150公里外的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观测站。观测站工程师何迪清洗PM2.5切割头  为了能够最大还原“大气”的本来面貌,大气本底观测站的建设一般都

中国科学家提出构建全球变化科学卫星观测系统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郭华东13日表示,中国空间对地观测技术近年来已有长足进步,在大力发展业务卫星的同时,建议以应对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全球变化问题为主要科学目标,构建中国的全球变化科学卫星观测系统。  2014亚太遥感国际会议当日在北京开幕,郭华东在作大会主题报告时有此表述。  根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