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墨子、悟空”后中科院启动爱因斯坦探针等项目

在 “悟空”、“墨子”、“慧眼”和实践十号等科学卫星相继取得重大科学成果和社会影响后,2018年7月4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宣布 “空间科学(二期)”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正式启动。 专项二期瞄准宇宙和生命起源与演化、太阳系与人类的关系两大科学前沿,在时域天文学、太阳磁场与爆发的关系、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规律、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等方向开展卫星研制。此外,专项还部署了一批概念研究、预先研究、背景型号、科学卫星任务规划与数据分析等项目。 在卫星工程中,爱因斯坦探针(EP)将在软X射线波段对宇宙天体开展高灵敏度实时动态巡天监测,有望在发现和探索宇宙中沉寂黑洞的耀发、探寻来自引力波源的X射线信号、发现宇宙中X射线剧变天体等方面取得科学突破。爱因斯坦探针(EP) 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是我国首颗空间太阳专用观测卫星,将揭示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一磁两暴)的形成及相互关系。先进天基太......阅读全文

中国领跑 量子技术突破天空限制

  还有6天,距离全球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就要满一整年了。8月10日,这颗卫星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导的中科院联合研究团队向外界又公布了一项重大成果——“墨子号”在国际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通信。  《自然》杂志的物理科学主编卡尔·齐姆勒

我国“十三五”空间科学任务全面启动

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继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并取得初步科学成果后,我国十三五”空间科学任务现已全面启动。我国将争取在2020年前后,发射爱因斯坦探针、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磁层&m

科学卫星闪耀太空

  自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至今,我国已初步形成遥感、通信广播、气象、科学探测与技术实验、地球资源和导航定位等六大卫星系列。其中,科学实验卫星从探索无尽的宇宙,到追寻微观粒子和生命起源,为我国空间科学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我国诞生最早、家族成员最为庞大,并广泛用于科学探测

我空间科研瞄准宇宙和生命起源演化

   继“悟空”“墨子”“慧眼”和实践十号科学卫星相继取得重大科学成果和社会影响后,“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4日在北京正式启动。专项二期瞄准宇宙和生命起源与演化、太阳系与人类的关系两大科学前沿,在时域天文学、太阳磁场与爆发的关系、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规律、引力波电磁

实验卫星:空间科学“群星”闪耀

  从“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到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到“慧眼号”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5年来,我国已成功发射多颗科学实验卫星,取得了一批先进科研成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和2017年新年贺词中两次提到科学卫星,表明他对我国空间科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二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15项,不含专用领域)  16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科学与应用  中科院是中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发起者、组织者之一,是科学与应用目标的提出者和实施者,50余家院属单位承担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务和多项协作配套任务,突破了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工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在载

2022年前后将发射4颗科学卫星

   北京7月4日电,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4日在京正式启动。专项二期将瞄准宇宙和生命起源与演化、太阳系与人类的关系两大科学前沿,部署了未来5年内将发射4项科学卫星工程任务,4颗科学卫星计划于2022年前后发射。  据先导专项二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2021年前后发射

  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结题总体验收会14日在京举行。记者获悉,专项一期部署的暗物质卫星“悟空”、实践十号卫星、量子卫星“墨子号”、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慧眼”研制发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专项二期将继续实施空间科学系列卫星任务,包括爱因斯坦探针(EP)、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

“科技冬奥”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科发资〔2017〕152号)等

2017年,我国科技创新十大里程碑事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国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途上大步前进,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极大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2018年到来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2017年我国科技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1、

空间科学舞台上的中国“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带着全国人民的期待奔向太空。那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也是中国科学院在空间科技领域初显身手。  2000年前后,中科院的科学家们提出并完成了我国第一个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中国航天事业的宏图上,增加了科学的颜色。  此后,中国航天经历了空间科学

空间先导二期启动 五年将发4颗科学卫星

7月4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正式启动,同时,爱因斯坦探针(EP)和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卫星工程项目正式启动。 “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介绍,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部署了未来五年内将发射的四项科学卫星工

空间先导二期启动 五年将发4颗科学卫星

7月4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正式启动,同时,爱因斯坦探针(EP)和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卫星工程项目正式启动。 “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介绍,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部署了未来五年内将发射的四项科学卫星工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环境保护部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

  11月23日上午,环境保护部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巡视员兼副司长尤艳馨、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介绍环境保护规划财务工作的有关情况,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巡视员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并共同回答记者关注的问题。  49名厅级干部在“绿盾20

2011分析测试行业精彩回顾

  2011岁末网友们盘点了很多热词,比如:控/hold住、伤不起、起云剂、虎妈、政务微博、北京精神、走转改、微电影、加名税、淘宝体、云电视等新词汇。媒体也评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涝的极端天气、7.23动车事故、小悦悦与路人、校车事件、郭美美与红十字会、建党90周年、‘十二五’开局、天宫

环境保护部2018年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

  2月27上午,环境保护部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介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三人共同回答了记者关注的问题。  刘友

首颗中国自主研发的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计划今年发射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今年计划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可观测黑洞、中子星、超新星爆发等。这将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  中央媒体“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行”活动正在进行。近日记者探访了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刘文清:搞科研总是先苦后甜

  刘文清  10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何梁何利基金2016年度颁奖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文清凭借在资源环保技术领域作出的贡献,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刘文清虽年过花甲,但眼睛仍清澈如洗。在他的领导下,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立意高远,自行研制出

“第一动力”的历史自觉:中国创新的时代答卷

   历史在这里交汇,又在这里递进。  2018年1月8日,人民大会堂,中国“火药王”王泽山、“病毒斗士”侯云德共同获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习近平总书记紧紧握住两位大奖得主的手。  如潮的掌声,是对复兴大道上科技成就的礼赞,也是对中国坚定走创新之路的共鸣。  40年前,同样如潮般的掌声曾在这里响

超200颗在轨:太空中越来越多“中国星”

人们争相眺望“东方红一号”通过北京上空。  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四月二十二日,参观者在位于山东烟台的中国航天五一三研究所观看“卫星飞船型谱图”。 唐 克摄(人民视觉)  中国航天科

中科院+英国:联手迈向黄金时代

  10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对英国的国事访问。此前,习近平到帝国理工学院参观了数据科学研究所和哈姆林中心。中英科技创新合作成为此次国事访问的重要篇章。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展望未来,中英科技创新合作必将进入“快车道”。  尽管此次访英是10年来中国国家主席对英国的首次国事访

我国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发射成功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6月15日11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该卫星项目被纳入中科院空间先导专项计划,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分别负责地面应用系统建设及卫星数据接收、处理、分发和科学应用。

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立项卫星“进程过半”

  继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2015年12月成功发射,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于4月6日成功发射。至此,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立项研究的4颗科学卫星“进程过半”。  据统计,国际共有5000多项空间科学实验项目,中国只占100项左右,中国的空间科学研究依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发展规划》印发

  2月17日,环保部印发《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发展规划》,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部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  环境保护标准是我部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是支撑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的基础。为不断完善环

中科院安光所环境光学科技创新纪实

开放式非接触遥测生态环境痕量气体在线监测仪器  借力平台 夯实基础  为了加快环境光学创新发展过程,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简称安光所)依靠四家主管部门支持,亦即中科院、环保部、科技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多方争取社会资源,构建环境光学创新平台。  2003年,安徽省科技厅支持安光所建设“安徽省环境光学监测技

中国成就闪亮2017年科研“世界榜”

  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原型诞生,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列车服役,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量子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诸多领域的世界级科研成果涌现……2017年,中国亮出的科研创新成绩单让世界瞩目,新时代的创新曲正在奏响。  在这个新时代,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所说,

中国科学报:托起“嫦娥”的中科院人

嫦娥三号任务器地正样对接试验。 地面应用系统嫦娥三号任务演练。   12月2日凌晨,嫦娥三号发射时,中国科学院嫦娥三号任务有效载荷发射场试验队队员们聚在一起,看着火箭缓缓上升,欣慰地鼓掌庆祝。回忆起这三个多月的日子,有效载荷发射场试验队队长庞红勋感慨良多:“个中艰辛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理解。”  

“悟空”取回真经:新生代扛起科技创新大梁

  在太空遨游近两年后,“悟空”终于“取回真经”,发现了一个人类追寻多年的宇宙魅影。  11月30日,《自然》杂志披露:中国于2015年12月发射的“悟空”(DAMPE)卫星在太空中测量到电子宇宙射线的一处异常波动,成功获得了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科学家推测,这可能就是人们一直寻找的

中科院大投入“黑科技”硕果累累

  近日,中国科学院宣布13个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已取得一批重大成果。A类先导专项是什么?简单讲,就是中国科学院这几年投入最多的“黑科技”。  “A类先导专项是中科院现有科研项目中经费体量最大的项目。”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王越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先导专项是中国科学院组织院内外优势力量共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