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2022年前后将发射4颗科学卫星

北京7月4日电,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4日在京正式启动。专项二期将瞄准宇宙和生命起源与演化、太阳系与人类的关系两大科学前沿,部署了未来5年内将发射4项科学卫星工程任务,4颗科学卫星计划于2022年前后发射。 据先导专项二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介绍,在“悟空”“墨子”“慧眼”和实践十号等科学卫星相继取得重大科学成果和社会影响后,专项二期将在时域天文学、太阳磁场与爆发的关系、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规律、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等方向开展卫星研制。此外,专项还部署了一批概念研究、预先研究、背景型号、科学卫星任务规划与数据分析等项目。 爱因斯坦探针(EP),将在软X射线波段对宇宙天体开展高灵敏度实时动态巡天监测,有望在发现和探索宇宙中沉寂黑洞的耀发、探寻来自引力波源的X射线信号、发现宇宙中X射线剧变天体等方面取得科学突破。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是我国首颗空间......阅读全文

空间先导二期启动 五年将发4颗科学卫星

7月4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正式启动,同时,爱因斯坦探针(EP)和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卫星工程项目正式启动。 “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介绍,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部署了未来五年内将发射的四项科学卫星工

“墨子、悟空”后 中科院启动爱因斯坦探针等项目

   在 “悟空”、“墨子”、“慧眼”和实践十号等科学卫星相继取得重大科学成果和社会影响后,2018年7月4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宣布 “空间科学(二期)”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正式启动。  专项二期瞄准宇宙和生命起源与演化、太阳系与人类的关系两大科学前沿,在时域天文学、太阳磁场与爆发的关系、

空间先导二期启动 五年将发4颗科学卫星

7月4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正式启动,同时,爱因斯坦探针(EP)和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卫星工程项目正式启动。 “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介绍,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部署了未来五年内将发射的四项科学卫星工

2022年前后将发射4颗科学卫星

   北京7月4日电,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4日在京正式启动。专项二期将瞄准宇宙和生命起源与演化、太阳系与人类的关系两大科学前沿,部署了未来5年内将发射4项科学卫星工程任务,4颗科学卫星计划于2022年前后发射。  据先导专项二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介

我空间科研瞄准宇宙和生命起源演化

   继“悟空”“墨子”“慧眼”和实践十号科学卫星相继取得重大科学成果和社会影响后,“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4日在北京正式启动。专项二期瞄准宇宙和生命起源与演化、太阳系与人类的关系两大科学前沿,在时域天文学、太阳磁场与爆发的关系、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规律、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等方向开展卫星

“微笑计划”卫星磁强计伸杆展开试验圆满成功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作为中欧一项大型空间合作项目,中科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英文缩写SMILE,中文译称“微笑计划”)近期已在欧顺利实施有效载荷磁强计伸杆展开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中科院国家空间

“嫦娥二号”卫星10月6日进行首次近月制动

  “嫦娥二号”卫星10月1日晚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预计将于6日上午进行首次近月制动,使卫星进入绕月周期约为12小时的椭圆轨道。这是“嫦娥二号”卫星能否与月球交会的关键。 “嫦娥二号”再度取消中途修正   由于“嫦娥二号”卫星首次中途轨道修正满足入轨精度要求,原计划需进行的中途轨道修正

空间科学舞台上的中国“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带着全国人民的期待奔向太空。那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也是中国科学院在空间科技领域初显身手。  2000年前后,中科院的科学家们提出并完成了我国第一个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中国航天事业的宏图上,增加了科学的颜色。  此后,中国航天经历了空间科学

欧洲地球科学任务选定森林测量卫星

“生物量”探测器   这看起来合乎情理,欧洲下一步的地球观测科学任务将获得批准,从而建造一个名为“生物量”的探测器,该探测器将能够在前所未有的范围和准确度上测量地球森林的碳含量。“生物量”是欧洲空间局(ESA)地球科学咨询委员会的3个候选任务之一,该委员会曾于上个月在奥地利格拉茨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上

SMILE计划入选中欧科学卫星任务

  北京时间6月4日,中国科学院与欧洲空间局联合公布了“中欧联合空间科学卫星任务”的遴选结果。由中科院空间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共同提出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计划”(Solar wind Magnetosphere Ionosphere Link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