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施雅风:冰川,勇敢者的事业

3月21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诞辰100周年纪念日。20日,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举办研讨会,邀请施先生生前好友、同事、学生齐聚兰州,缅怀这位“中国现代冰川之父”。 1957年,施雅风参加祁连山西段地质考察,第一次亲眼见到冰川。此后,他的科研生涯再也离不开冰川。他开创了我国冰川物理、冰川水文、冰芯与环境、冰雪灾害、第四纪冰川的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中国冰川学理论,把中国冰川学研究推向世界前沿。 施雅风常说,冰川事业是一项豪迈的事业,是勇敢者的事业。这是他一生科学考察研究的总结,也是对后继者的期望。 开启中国冰川科考序幕 1957年,施雅风参加祁连山西段地质考察,路过天山时看到一片白色。这是施雅风第一次亲眼看到冰川,也因此引发了他进一步研究冰川水源的愿望。当时,国内现代冰川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 “冰川位于高寒地区,冰川活动可能产生危险, 因此很多人对冰川望而却步、 不敢触碰。父亲认为,高山冰雪利用不仅有重大的经济......阅读全文

亚洲地貌与构造系列图著出版

  毫无疑问,如今的人们正享受着现代科技取得的巨大成果;但面对海量信息,如何更高效地获取、更恰当地应用,使之成为指导建设发展的坚实基础,仍是困扰人们的重要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即将步入“十二五”阶段,有关海量信息的获取和应用的问题再次成为科技界的关注对象。  在地球科学研究的诸多

从科学大师默默离世说起

  今年春节,见到不少朋友的孩子,问起他们未来的志向,有的说挣大钱当老板,有的说做领导当大官,有的说学超女去唱歌,有的说学刘谦变魔术……  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如果被问到这个问题,班上一大半同学都会回答:当科学家。而如今,五花八门的答案中,竟然没有一个是科学家。感慨之余,也没多想,只是觉得社

白春礼:建设高水平智库为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白春礼作主席团报告   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上  白春礼  (2016年6月1日)  各位院士,同志们:  5月30日,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与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时在

给天下英才最好的时代舞台

  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在这个时代,拥有卓越的人才,就意味着在大国角力中拥有了最重的砝码,寻找到了最强有力的支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尊重人才、造就人才”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

秦大河院士:研究生教育既要培养科学家也要培养领导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兼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这一职务已达5年之久。现在,已卸任中国气象局局长职务的秦大河,有更多的时间来讲课了——这不仅是因为他的职责所系,更是他的兴趣所在。近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课后,秦大河就研究生教育中的培养目标、师生关系、师资建设等问题,畅谈了其所思所想—

中科院实验室开放 院士上阵做“导游”

  “探索塑造未来”是第十三届中科院“公众科学日”的主题。在“5·20”这样一个时下日渐成为情侣间互致爱意的特殊“节日”,来自全市各界的3000余名公众一大早就涌入中科院近物所、兰州化物所、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等中科院兰州分院各家研究机构,与在兰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大名鼎鼎的“国

专家称新楼兰生态重建尚不明朗

  11月28日《成都商报》报道: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夏训诚表示中国科学院正在起草一份将罗布泊纳入其中的“新楼兰计划”。该计划从上游引水,在罗布泊旁形成一个新的淡水湖,进行楼兰的生态重建。一时间,各种评论纷至沓来。为此《科学时报》采访了有关人士。“新楼兰工程”的翻版  中科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成立50年:率先行动风头正劲

2012年8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现场考察指导西藏樟木滑坡防治工作2016年10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科学院《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建设成效评估》发布会。  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遭到威胁,横亘在中国山区面前的问题,让陆域国土面积三分之二的山区、40

两会热议人才话题 听听中科院代表们怎么说

回顾今年两会,科技领域代表委员们等广大科技工作者最关心的话题就是“人才”。 本报两会期间先后关注报道了高校“挖人才”乱象,本土人才待遇低,高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话题。采访中,记者深感人才市场之“乱”给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发展带来的困扰。 为进一步探讨人才市场乱象话题,记者采访了来自

西藏检验检疫局扎实推进国家矿泉水检测重点实验室建设

  西藏,不仅以“雪域高原”“世界屋脊”之称名扬世界,更以平均年淡水资源总量达4394亿立方米的储量优势,获得“亚洲水塔”的美誉。作为我国淡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加之以优良的生态环境,其天然饮用水产业的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据《西藏自治区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规划》显示,到2025年,西藏天然

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 分析领域多项获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年1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也揭晓,其中“食品、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新技术和融合技术的开发”等多项分析领域获得奖项:     食品、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项目获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由江苏大学完成的“食品、农产品品质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推动能源清洁绿色发展

  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大发展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世界高度,继“一带一路”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议,是对传统能源发展观的历史超越和重大创新,是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作出的重要

【中国科学报】秉承笃正精神 开创气象先河

  2003年12月30日,叶笃正在听取汇报。  作为中国现代气象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叶笃正早期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自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叶笃正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和学部重要领导职务,为中国科学院及学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是

《自然》杂志盘点2009年气候科学

气候无疑是2009年的重要“标签”之一。虽然去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 候变化大会没能达成一个新的国际减排协议以接替将于2012年“寿终正寝”的《京都议定书》,但它确实成功地将全球的关注目光聚焦到全球变暖这一议题上。 再加上去年年底常年干旱少雨的沙特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英国北

“青藏精神”指引方向

  “希望你们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建设美丽的青藏高原作出新贡献,让青藏高原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8月19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西藏拉萨启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参加科学考察的全体

南极科考:敢走别人想走而走不成的路,留下自己的脚印

  “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出更深的脚印是创新;踏出新的脚印,走一条自己的新路更是创新。”谈及20年前独特的“企鹅考古法”,73岁的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孙立广说,这是“逼”出来的创新。当时,与他的知识积累相关的领域已有权威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在承担。为抓住一生中难得的机会,只能剑走偏锋。  1400万平方公里的

冰冻圈告急灾害增多 它们终成“丑样子”

  2018年夏天,一篇题为《北极圈罕见32摄氏度高温,我们有生之年,或许再也看不到北极熊了》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尽管把一个地点的最高温度当作平均温度来认知是不科学的,但这个全球气候变暖的“小故事”,还是着实吓了人一跳。  几乎在同一时间,新疆连续在阿克苏温宿县和哈密出现暴雨洪水,尤其是8月中旬喀喇昆

樊洪业:科学院人的历史担当

   在中国科学院院徽上,有6块晶体象征着数、理、化、天、地、生6大基础学科,中间的齿轮象征着多学科的配合与互动,形成了中科院的综合优势。按我个人对65年国史和院史的理解,中科院的社会角色定位应是国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这里,自然科学包括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  中科院的组织结

李吉均院士八十华诞庆祝暨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举行

    10月9日,“青藏高原隆起与气候环境变化、人地关系”学术研讨会暨李吉均院士八十华诞庆祝会在兰州大学举行。  兰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寒松主持大会开幕式。兰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建、中科院院士秦大河分别致辞向李吉均院士致以诚挚的祝福。中科院兰州

南极巨大冰山滑落:或阻断洋流进而改变气候

南极脱落冰山的卫星图片。小图区中两块滑落的冰山,左边那块是新脱落下的冰山,而右边那块就是“B9B”冰山。资料图片  或许是因为全球变暖,上个月,一块大冰从南极大陆上融化下来,可能会改变地球的气候,讽刺性的是,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让欧洲的冬天变得更冷。这种情况可能与电影《后天》中描述的存在相似之

第十四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大会报告(二)

  2012年9月17日~18日,第十四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在历史悠久的古城西安隆重召开,大会期间共有来自全国40多位离子色谱专家做大会报告,内容涉及离子色谱理论研究、检测方法建立、样品处理方法研究、联用技术、仪器功能开发等。分析测试百科网作为本届大会的应邀媒体,将对大会报告进行全程报

《科学新闻》:国际合作诠释大国实力

   国际科技合作早已不是个新鲜事儿。  30年来,在“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遵从国际惯例”的原则下,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突飞猛进。  然而,在林林总总的科技合作内容中,却总不如一个“民生”来的更为触动人心。  成都山地所,扛起的就是中国与世界各国科技合作中“民生”这杆大旗。  堰塞湖处置、

2013年05月09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镭-224被发现有“八极变形”现象  Studies of pear-shaped nuclei using accelerated radioactive beams  原子核是一个多体量子系统,其形状由它所含核子数量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在已知的数千种稳定的和放射性的原子核中(

专访秦大河院士:揭开“冰雪巨人”的神秘面纱

  中国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第一人、世界著名冰川学家、世界上唯一全部拥有南极地表一米以下冰雪标本的科学家、南极英雄这几个耀眼标签汇集起来,勾绘出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不同凡响的科研生涯。  秦大河院士为商务印书馆发售的新书——《南极洲:从英雄时代到科学时代》作序,并应商务印书馆南宁分馆和广西科技馆的邀请,

傅国涌:为何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多不是这个时代培养的

科技奖得主有如此接近的本土教育背景,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今天深思的地方,比如我们的整个教育,我们的学术研究环境,是否有利于养成一种以求真理、真知为惟一目标的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态度、科学习惯? 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和石油化工催化剂专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措施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措施比较多,下面简介其中的一种:适当增加CO2的含量。我们知道,空气中CO2的含量一般是330mg/L,这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最适的CO2含量(1000mg/L)相差甚远,特别是在密植栽种、肥多水多的情况下,农作物需要的CO2就更多。显然,只靠空气中CO2的含量差所形成的扩散作用

杜祥琬院士:用节能灯每年可节省出一个三峡

2月24日上午10:00,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学讲堂,做题为《对我国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的科普讲座。以下为讲座实录: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学讲堂为公众讲解中国能源、环境等相关问题 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学讲堂 精彩语录: •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是倒U型,

科技精英领跑世界:中国科学家屡获国际科技奖项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科技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中国科学家屡屡斩获各类国际科技奖项。  屠呦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2015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药学家屠呦呦获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受中医药典籍启发,找到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为全球抗击疟疾作出巨大贡献。这是中国科学

ISO发布多则新标准|水资源为重中之重!

  近日,ISO发布多则新标准,包括ISO 46000水资源效率管理体系、ISO/IEC 27701保护个人信息的管理体系、ISO名列前五项的无障碍旅行标准。最新标准动态整理如下:  ISO发布用水效率国际标准  虽然世界上有些地方淡水资源“丰富”,但其他地区却面临着严重干旱。更重要的是,世界上只有

新疆生地所对新疆干湿气候变化开展综合评估获得进展

  新疆地处亚洲中部干旱区,地形复杂,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强烈影响区。随着全球变暖导致水循环过程加剧,新疆气候发生明显改变,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21世纪初,施雅风院士提出西北干旱区气候呈现“暖湿化”特征,其中干旱区西部(新疆)更加明显。21世纪以来,新疆气候发生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