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Nature破解土壤中的耐药基因组

在美国,每年大约有两百万人受到耐药菌的感染,其中有超过两万三千人会因此而死亡。人们发现,耐药菌能够分享对抗生素的抗性,这种现象无疑进一步加重了公共健康所面临的威胁。 近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解析了土壤细菌的耐药基因组(resistome)。他们发现,生活在土壤中的天然细菌拥有大量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但它们很少分享这些基因。研究显示,绝大多数土壤细菌的抗性基因,对感染性细菌的抗生素抗性并没有贡献。 研究人员希望,这一针对土壤细菌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找到有效办法,阻断感染性细菌之间的基因共享,延缓超级耐药菌的传播。 “我们才刚刚开始认识土壤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 文章的资深作者,华盛顿大学的助理教授Gautam Dantas说。“我们需要确保土壤细菌的抗性基因不传递给感染性细菌,否则的话耐药菌感染问题还会严重得多。” 实际上,现在人们治疗疾病所用的大多数抗生素都来自于土壤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将抗生素作为武器彼此......阅读全文

超级耐药菌接踵而至!科学家们如何正面刚?

  随着关于“超级细菌”的新闻的不断出现,人们对耐药细菌和超级细菌的担心和恐慌也与日俱增。诚然,耐药基因的出现成为了压垮抗生素的最后一根的稻草,而超级细菌的出现则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了红果果的威胁。那么在这些威胁面前,科学家们如何应用最新知识和技术来创造对抗这些细菌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呢?本文就为大家盘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Nature子刊解决科研难题 从微生物组中挖出真正的“金矿”

  我们今天使用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是以细菌生产的天然分子为基础。随着抗生素抗性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亟需寻找更多新的抗生素。然而,让细菌生产新抗生素并不容易,绝大多数细菌并不能在实验室里生长,生产抗生素分子的基因大多也不会启动。  Rockefeller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他们在细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 颜宁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表了44篇,Scie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51/52】2019年4月4日,清华大学柴继杰课题组、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周俭民课题组和清华大学王宏伟课题联合同期背靠背发表两篇重量级Science文章,完成了植物NLR蛋白复合物的组装、结构和功能分析,揭示了NLR作用的关键分子机制,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两篇文章分别是: "Li

大跃进 | 中国学者CNS发表超过100篇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

  【50】2019年4月12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王明伟,浙江大学张岩及匹兹堡大学医学院Jean-Pierre Vilardaga共同通讯在Science发表题为“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active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

多篇文章细数抗生素对人类的危害!

  提及抗生素,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对抗生素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其可以帮助杀菌,抵御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的确,抗生素最初设计的目的就是帮助人类抵御感染性疾病的发生;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就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自此人类在抗生素的发现及相关领域的研究逐渐开展开来。  近年来,大量研究都发

30多岁的生物假说,终于找到了证据

  “将近半个世纪,我们一直怀疑病原体从放线菌这里获得抗性基因,如今我们终于找到了确凿的证据,”丹麦科技大学博后Xinglin Jiang说。  为了战胜超级耐药细菌,科学家们试图寻找抗性基因起源,以及这些基因如何被致病细菌引入。然而,弄清楚耐药基因来自何处,在患者之间的如何散播,并非易事。  30

多篇重磅研究解读抗生素研究最新进展!

抗生素在对抗细菌感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已经拯救了数十亿人的生命。本文中,小编整理了抗生素领域最新的重要研究进展,分享给大家。【1】Nat Microbiol:局部抗生素或能诱发意想不到的抗病毒反应DOI:10.1038/s41564-018-0138-2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icr

关于2011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立项通知

教技司[2011]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科司、国务院侨办文教宣传司:   2011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经专家评审并公示,共有212个项目获准立项(具体名单见附件)。为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现将有关

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发布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的通知  经公开征集,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PSF)共收到合作研究项目申请191项。根据我委相关规定,经过初步审查,并与巴方核对清单,确定有效申请为168项,现将通过初审的项

Nature关注俄罗斯的超级耐药菌

  俄罗斯是耐药结核杆菌的重灾区,现在科学家们发现,这些耐药菌中的新突变可以让它们在多重耐药的同时,保持很强的传染性。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现象使耐药菌日渐增多,目前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现在,超级细菌变得更加厉害了。研究人员分析了1,000个结核杆菌分离株的基因组,发现俄罗斯结

用化学常识解释转基因

  河南日报退休高级编辑,大河健康报退休总编,河南农大兼职教授,中国新闻奖获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经常来图书馆借书、看书的读者,如今喜欢看书的人真是难能可贵。看年龄,大家多数是60后、50后,少数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专业的大学生,但是大家在中学阶段都学过化

抗生素耐药性 究竟是什么?

  上个世纪初,世界上三分之一人死于肺炎、结核、肠炎及腹泻。今天心脏病和癌症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因肺炎和流感死亡的人数则不到4.5%。 这是人类应用抗生素在公共卫生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1]。而现在人类却又走到了事情的另一个极端: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的出现及广泛传播。  一项世界规模的宏基因组研究显示

微生物所在人体肠道细菌耐药基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人体肠道中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其数量超过人体自身细胞的10倍以上。这些微生物的基因组中(microbiome)蕴含大量的遗传信息,被称为是“人体的第二个基因组(the second genome of human body)”。人体肠道微生物对人体肠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人体自身的发育

Nature:除了抗生素人类还能靠什么

  自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来,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当年一鸣惊人的抗生素如今已经陷入困境,抗生素滥用导致的抗性问题成为了世界级难题。  近年来,抗生素的效力在不断降低,新抗生素的开发严重滞后。“我们需要做出改变,”葛兰素史克的Stephen Baker说。那么,除了抗生素人们还能够用什么对抗感

Nature:对抗感染,除了抗生素人类还能靠什么

  自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来,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当年一鸣惊人的抗生素如今已经陷入困境,抗生素滥用导致的抗性问题成为了世界级难题。  近年来,抗生素的效力在不断降低,新抗生素的开发严重滞后。“我们需要做出改变,”葛兰素史克的Stephen Baker说。那么,除了抗生素人们还能够用什么对抗感

天然替抗品 促生有益菌

  饲用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带来细菌耐药性和超级细菌问题,严重威胁公众健康。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限抗”和“禁抗”的队伍,寻找和开发“安全、有效、可控、成本低”的天然替抗产品是目前全球研究的热点。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樊伟团队联合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曾建国团队、中国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梳理肺结核诊断方法进展

  今年3月24日是第22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结核病日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结核危害”。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被认为感染上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即导致肺结核(TB)的细菌,但是只有一小部分人会患上有症状的疾病。即便他们当中只有10

Nature子刊构建小鼠基因组CRISPR导向RNAs文库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构建出了一个可诱导小鼠基因组全基因靶向突变的CRISPR导向RNA(gRNAs)综合文库。人们可利用这一文库来调查不同细胞类型中每个基因的作用。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12月23日的《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   CR

构建小鼠基因组CRISPR导向RNAs文库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构建出了一个可诱导小鼠基因组全基因靶向突变的CRISPR导向RNA(gRNAs)综合文库。人们可利用这一文库来调查不同细胞类型中每个基因的作用。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12月23日的《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   CR

基因组测序揭秘臭虫为何如此难缠

  臭虫是半翅目臭虫科昆虫,吸食人和温血动物的血液。世界性分布,昼伏夜出,成虫能耐饥一年以上,可以在一个相当广泛的温度和环境里存活(零下32度到零上40度)。作家倪匡曾经在其文学作品中这样描写过臭虫的生命力之顽强:“人的生命力,和臭虫简直无法相比。”  臭虫已经困扰人类至少三千年的时间,二战后,由于

盘点2019我国农业领域9大突破

  201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不断深入,全年共发表科技论文6429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094篇,同比增长8.3%。在《Science》《Nature》《Cell》《PNAS》四大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2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涌现了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及装配机制解析、二倍体马铃薯自交不亲

一文盘点12月CRISPR/Cas最新研究进展

  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科学》杂志列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CRISPR是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的简称,Cas是CRISPR相关蛋白的简称。CRISPR/Cas最初是在细菌体内发现的,是细菌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  

明天,会不会无抗菌药可用?

  数十年来,抗菌药物在疾病治疗和促进农业生产方面居功至伟,但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诱导产生具有耐药性的抗性菌株,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扩散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又产生了新的威胁。  2014年岁末,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评出年度十大公共卫生挑战,其中,最终可能导致人类无法抗击各种细菌的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

我国学者攻破高质量角苔参考基因组

  苔藓类包括苔、藓和角苔三大分支,是现存最早的陆生植物,代表了植物演化过程中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长久以来关于早期陆地植物的起源与植物登陆一直存在诸多争论和未解之谜。近年来,人们利用组学数据将早期陆地植物的系统位置争论聚焦到了角苔类上。角苔类以其难解的系统位置、衍生与原始兼具的形态特征、与细菌和

5月三大顶级杂志多篇文章解析CRISPR技术

  CRISPR已经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基因组编辑工具,帮助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们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在研究人员完成了人类细胞高效、高特异性的全基因组筛选之后,2014年在增强靶标特异性方面又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为寻找人类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基因功能,开辟了无限的可能性。  本月,Nature,Science,C

Nature子刊首次展示掌上测序仪的巨大潜力

  纳米孔测序也被称为第三代测序,而Oxford Nanopore公司则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去年11月,该公司启动了掌上测序仪MinION的早期试用计划。这个备受关注的测序仪只有USB大小,可以实现即插即用。  East Anglia大学和Public Health England的研究团队十二月九

小小角苔 会“借”基因——首个高质量角苔参考基因组发布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之端团队通过一系列精细设计的去污染流程,得到了119 Mb的芽胞角苔基因组组装结果,获得了第一个高质量的角苔参考基因组,填补了苔藓类植物相关研究的空白。相关成果2月10日作为封面文章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