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6月12日《科学》杂志精选

天蛾夜间视觉与自然合拍 夜间活动的昆虫为何能如此成功地在黄昏和暗夜中觅食?由Simon Sponberg和同事所作的一项最新研究提示,一种名叫烟草天蛾的天蛾会精细地感测微风中摇曳的花朵;这种昆虫会在黎明与黄昏时分在空中盘旋并摄食花蜜。这些发现意味着该天蛾的视觉与飞行的演化可能与花朵(这是它们仅有的食物来源)的移动有着完美的契合,并且帮助解释了这种灵动的昆虫如何能在弱光情况下追踪被风吹拂的花朵。 研究人员推测,这种大脑比米粒还要小的昆虫可能通过减缓其视觉感受过程来补偿性地适应昏暗的环境。但Sponberg等作者知道,这样的折衷也会减少个体的反应时间。因此,他们用假花对盘旋飞翔的天蛾进行了测试:假花被放置在一个机械臂上,而机械臂经编程后会以不同的频率从一侧移向另一侧。研究人员发现,天蛾在黑暗、月光朦胧情况下的追踪反应速度会比较光亮的黄昏早期时分减慢17%。研究人员还发现,假花的移动方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其移动频率高于1.......阅读全文

2018前10月生物医学风云榜 袁隆平 曹雪涛及施一公等上榜

  经过特殊的算法,我们得到了2018年前10个月中国生物医学风云榜人物及最火爆的3个重大学术界事件,能够上榜的风云人物/事件,都曾长时间占据过100多个公生物医学公众号的头版头条。  在此,我们精选了其中的3个事件及16位风云榜人物。我们对其进行了划分,分别是:6星级的3个事件,分别位诺贝尔奖,国

2015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评选揭晓

  2015年12月15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经过形式审查、学部初评、项目终审评选专项工作和项目公示等流程后在京揭晓。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自1998年开展以来,至今已18届,这项评选活动对提升高等学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的科

《自然》杂志盘点2009年气候科学

气候无疑是2009年的重要“标签”之一。虽然去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 候变化大会没能达成一个新的国际减排协议以接替将于2012年“寿终正寝”的《京都议定书》,但它确实成功地将全球的关注目光聚焦到全球变暖这一议题上。 再加上去年年底常年干旱少雨的沙特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英国北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欧盟计划巨资启动未来新兴技术旗舰项目

      本月,欧盟将精选出两个未来研究计划,并给予每个计划10亿欧元的资助。但是,钱真的花在刀刃上了吗?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物理学和数学家Dirk Helbing开始转做社会学教授。他有个主意:如果能将所有的人类行为数据统一到一种计算机模型中,就能够帮助人

《科学》杂志聚焦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我们想弄清全球变暖对农作物的影响……  我们正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气候变化。  侯瑞兴(音译)在一块块的冬麦田间曲折地前进着,最终驻足于悬挂着红外线加热器的横梁下。为了模拟气候变化,中国山东省禹城综合农业试验站每隔15米就会安置一盏灯,这些临时使用的设备可以将室温升高1

合成基因组发表两月 部分国际反应

  我们也必须记住,自然界本身就是一名已经存在的专家,她在创造可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的微生物。合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并不一定会把我们带到比现有技术或自然界本身更接近伤害的道路。  慎重的民主就要听不同的观点,考虑对方的论点,最好找到共同点,至少要尊重不同观点,然后作出决定。面对复杂问题各

《自然》评出2009年度科学新闻

  英国《自然》杂志最近评出了2009年度科学新闻,甲型H1N1流感席卷全世界位于首位,大型强子对撞机打破世界纪录和“气候门”事件等均在其列。     1. 甲型H1N1流感席卷全世界   40年一遇的全球性流感使世界有如坐过山车一般时而恐慌,时而安心。3月份,一种名为H1N1的杂交流感病

吴立新院士的海洋传奇:忘记背后 努力向前

   喜欢流行音乐,着西装,戴眼镜,善直言,开朗,成果多,是人们对2013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的印象。    在院士荣耀的背后,吴立新还有艰苦的成长记忆,勤奋的求学时光,执着的他乡寻梦,以及对科研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对老友的感激,对新身份的思索……吴立新教授(右三)在指导学生

科技精英领跑世界:中国科学家屡获国际科技奖项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科技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中国科学家屡屡斩获各类国际科技奖项。  屠呦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2015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药学家屠呦呦获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受中医药典籍启发,找到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为全球抗击疟疾作出巨大贡献。这是中国科学

《科学》:基因编辑婴儿入选年度“科学崩坏”事件

  《科学》杂志每年会评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最为重要的十大科学突破(Science Breakthrough)。今年,夺得年度突破桂冠的是“单细胞水平细胞谱系追踪技术”,帮助破获多起悬案的法医系谱技术、#MeToo 运动等也榜上有名。值得一提的是,贺建奎前两天被《自然》杂志评为年度人物后,其主导的基

教育部揭晓2014年度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鼓励创新科技

  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4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日前在京揭晓。经过形式审查、学部初评、主任办公(扩大)会终评和项目公示,北京大学主持的单个纳米颗粒光学检测新原理研究等10个高校科技项目,获评本年度高校科技十大进展。  据介绍,“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自1998年

3月7日《科学》杂志精选

海参皮肤启发了关于新型材料的灵感 研究人员已经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材料,该材料就像海参一样可以在僵硬与松软状态之间转换。这样的材料也许某一天可用于生物医学移植上,如作为围绕脑中微电极的保护鞘:该保护鞘在植入的时候应该是呈刚性的,但可在以后变成柔软状态,以减轻对周围组织的冲击。 微电

Nature:2015年度十大科学事件出炉!

  从气候变化到基因编辑伦理,研究人员在2015年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他们还作出了重要发现,包括冥王星上的冰山、量子怪诞性的证据以及关于细胞内分子机制的细节。  通往巴黎之路  今年,全世界开始认真对待气候变化。随着12月联合国气候峰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首次承诺控制或减少温室

7月24日《Science》精选文章

     人类气道的守护者   据7月24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我们的舌头能够探查到有害的化合物,保护我们不要误吞有害的东西;我们的肺也同舌头一样能够感觉到我们吸入的令人不快的物质并对其作出反应。 Alok Shah及其同僚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关运动纤毛(这是衬覆于人类气道的极小的细胞器,它能帮助

气温或提前升高1.5℃ 人类需尽快采取行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0月8日在韩国仁川发布新报告称,将全球变暖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是一项艰巨任务,地球升温超过1.5℃乃至2℃,可能会产生可怕后果。  为避免突破这一警戒线,政府、工业界和社会需要做出更迅速、更宏大的改变,包括改变全球的能源系统以及人类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美《科学新闻》盘点2012年25大科学故事

  ①希格斯粒子的发现有助于对物质的理解  2012年过去了,但美国《科学新闻》杂志的编辑们并没有忘记那些曾让他们夜不能寐的科学故事。  在这份年度最佳科学新闻榜单上,前两个故事曾让小编们通宵达旦地加过班:2012年7月4日凌晨,他们在网上收看视频直播,那一边在日内瓦,物理学家们正在

《自然》“2018年度十大人物”揭晓——贺建奎上榜!

  《自然》12月19日发布了“2018年度十大人物”。  《自然》每年遴选出10位对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士。杂志特写版主编Rich Monastersky表示:“本年度十大人物的故事囊括了今年最重要的科学事件,从发现超导态到饱受批评的人类基因编辑。”  1. 曹 原  年仅21岁的物理学家曹原协

科学家对发表论文时间越来越长深感不满

  这一过程耗费了他们生命中的很长一段时间,妨碍了对工作、资助和终身教职的申请,并且减缓了研究成果的传播。  当Danielle Fraser首次将论文提交并等待其发表时,她对即将到来的痛苦经历全然不知。  Fraser花了约18个月研究上千个在过去3600万年间遍布北美的化石标本。如今,她获得了一

2018年十大国际科技新闻解读

基因剪刀  使用CRISPR基因调控技术直接操纵细胞基因组,研究人员将老鼠的皮肤细胞变成了诱导多能干细胞。曲面加速光束  美国和以色列科研团队实现了光束轨迹偏移。此实验可用于模拟广义相对论现象。幽灵粒子  来自太空的一个高能中微子横穿南极洲“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科学家认为其来源可能是耀变体。探访“

剖示我国山地(山区)的现状及多元性

贵州黔西南山区的布依族山民在赶墟喊山:顺山横山仰山山都应该不倒  生活在大山、高原的人们,往往都有一副高亢嘹亮的好嗓子。他们多半都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里所后天练就——地势的空旷和高海拔,就是为他们天造地设的排练场和演习厅。  陕北姑娘王二妮早年在《星光大道》一出场,《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庆承瑞:全球变暖与反变暖之争和病态科学

  全球气候变暖究竟是无可置疑的权威结论,还是一个缺乏科学依据的谎言?为什么这一研究难度极大的复杂科学问题,在IPCC一方研究得出的结论全是不利的结果,而NIPCC一方则全是有利的。真正科学的结论会是这样吗?  近年来有关温室气体,特别是CO2使全球气候变暖并将导致灾难性后果的理论,

胡敦欣院士应《自然》邀请发表海洋领域评述文章

   在西太平洋布放6100米潜标。  胡敦欣讲解太平洋西边界流问题。  中新网青岛6月18日电 (胡耀杰)6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胡敦欣研究员领衔17位国内外海洋学家和气候学家合作撰写的“太平洋西边界流及其气候效应”评述文章在《自然》杂志正式发表。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发表有

我国在热带西太平洋前沿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强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我国成立的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三个面向”要求为指引,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瞄准聚焦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需求,解决自主创新核心关键问题,引领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60年来,地处祖国南海之滨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无论是筚路蓝缕中勇于求索,还是春涌神州时的敢闯敢试,都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将国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学研究紧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大气磅礴、绚烂辉煌的优美华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2011年世界各国科技政策回顾

  美 国   研发投入“量入为出”,重点保证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实施创新战略,确保经济的增长与繁荣。   奥巴马坚持通过创新确保美国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战略,在国情咨文中大力倡导创新,提出美国要想赢得未来,就必须在创新、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超越其他国家,并发布了新的《美国创新战略》,以明确国家的创新目

这一年,新发现颠覆传统认知

  科学家追寻百年的万有引力常数G值有了新的答案,为科技界服役130年的国际千克原器面临退休,从航天到地球四极,2018年,新技术助力的科学新发现,不断颠覆着人类已有的认知。深空探测开启新旅程  12月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欧美“气候疲劳征” 或是理性的回归

  舆论质疑增多  主流媒体报道气候变暖怀疑派观点篇幅明显增加,权威刊物开始注意选登反主流派观点的评论文章,网民对气候变暖问题的质疑也出现了相当强烈的反弹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后,欧美舆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质疑声显著

中科院多项成果入选《自然》2016年重大科学事件

   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12月16日发布了题为2016 in news: The science events that shaped the year的文章,点评2016年全球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事件,中国科学院完成或参与的多项重要科技成果入选,包括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500米口径球面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