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王振义: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

王振义: 1924年11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兴化。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您的工作不仅指出应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治疗一种特异的疾病,而且更新了可以应用单一药物通过诱导分化治疗癌症的概念。”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的2001届毕业典礼上,校长乔治·鲁普这样评价王振义。在这次仪式上,王振义获得该校荣誉科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对于当时已77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振义来说,他为自己能代表祖国前去大洋彼岸领奖而自豪,但他更愿意看到台下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一群群朝气蓬勃的毕业生,期待着他们能成长为更成......阅读全文

王振义院士获2018最美医师称号

   3月18日,央视1套黄金时间播出寻找中国最美医师节目,95岁高龄的王振义荣获2018最美医师称号。王振义是中国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他经过八年刻苦研究,找到了一种药,攻克了一种最危重的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王振义:潜心钻研开创先河 教癌细胞改邪归正

        癌症,一个令人胆寒的字眼。因为人类目前尚无法征服它。  对付癌症,或者切除,或者化疗杀死癌细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振义

陈竺获舍贝里奖 用东方智慧“让癌细胞改邪归正”

  王振义(中)、陈竺(右)、陈赛娟(左)正在讨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上海血研所供图。  日前,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简称上海血研所)陈竺院士舍贝里奖,同时获奖的还有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安娜·德尚、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的于克·德戴,以表彰他们在“阐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

陈竺:科研经费来之不易 必须对得起纳税人

6月29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决定,任命无党派人士陈竺为卫生部部长。 富有亲和力的微笑,微微发胖的身材,总是忙忙碌碌的身影,在陈竺教授的老师、同事和学生眼中,这位新任的卫生部部长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使他不仅在白血病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中一路前行获得瞩目成就,更使他获得了从普通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振义为卫生部长陈竺恩师

  现在,王振义最重要的工作叫“开卷考试”,由临床医生提出难题,他查阅中外文献,和学生们一起交流,教学相长。  今年已86岁高龄的王振义认真而不失幽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严肃说,“和王老师打交道20多年,他对学生好,对病人好,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人。”而王振义则跟周

王振义:450万用于学科建设,50万归课题参与者共有

  87岁的王振义院士上周五刚刚赴京捧回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月19日便来到校园与大学生面对面。作为科学家,王振义将一种恶性白血病细胞奇迹般地诱导分化为良性细胞,使之“改邪归正”;作为老校长,王振义告诉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医科生们,他这一生就是跟自己对着干的一生,从本为名利到无谓名利,始终择善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已有31位获奖者 你都认识吗?

  中国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8日在北京揭晓并颁奖,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共同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规定“国家三大奖”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300项。国家科学技术

大盘点!历年国家最高科技奖29位获奖者,他们都是谁?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每年评审一次,根据2017年5月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规定三大奖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300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即大家习惯说的“国家三大奖”。还包括授予外籍科学家或外国组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

陈竺陈赛娟院士2013开年PNAS文章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交大瑞金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riocalyxin B ameliorates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by suppressing Th1 and Th17 ce

健康所科研人员发表关于国际重编癌细胞相关研究的评论

  近期,国际癌症研究领域权威刊物《癌基因》(Oncogene)杂志在线邀请健康所郎靖瑜等三位研究员对该杂志最新一期所发表的一篇肉瘤细胞重新编序(reprogramming)重要论文发表评论文章:重编癌细胞:回到未来(Reprogramming cancer cells: back to the f

谁娶了中国“美女院士”

  2011年12月1日,一个海外传来的喜讯在中国科技界激起了阵阵涟漪,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长皮埃尔•若利(Pierre JOLY)先生宣布,上海血液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教授当选为法兰西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这是她在获得国际人类基因组织成员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身份之后,获得的又一个国际

白血病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月9日在国际权威杂志《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癌蛋白PML-RARα是砷剂治疗APL的直接药物靶点。他们发现三氧化二砷直接与癌蛋白

中国投资300亿发展医药科技 肺癌新药打破国外垄断

  国家卫生计生委9月10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指出,“十二五”以来,我国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人民健康需求,在医药卫生领域组织实施了科技重大专项等一批重点项目,国家财政投入总计近300亿元,产出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  医学SCI期刊论文居世界第二位  秦怀金表示,

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发布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的通知  经公开征集,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PSF)共收到合作研究项目申请191项。根据我委相关规定,经过初步审查,并与巴方核对清单,确定有效申请为168项,现将通过初审的项

陈赛娟院士发文聚焦血癌靶向治疗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argeted therapy: The new lease on life for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nd beyond”的综述文章,指出靶向治疗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中科院医药学组院士新增12名 包括三名女科学家

  2015年11月13日,两年一次的中科院院士新增名单发布,共计61名杰出科学家入选此次院士榜单。其中,备受生物界瞩目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名单也新鲜出炉,从30位候选名单中历经“终选”机制新增院士12名,包括三名女科学家。12名新增院士中,有5位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地方研究院,1位(王福生院士)来

姬广聚曹毓林:对我国干细胞科学与产业发展的思考

  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两项干细胞研究成果——“哺乳动物多能性干细胞的建立与调控机制研究”和“成体干细胞救治放射损伤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分别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我国的干细胞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首次同膺国家科技奖。这不仅再一次将人们的眼球聚焦到干细胞

人民日报:干细胞治疗疾病,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两项干细胞研究成果——“哺乳动物多能性干细胞的建立与调控机制研究”和“成体干细胞救治放射损伤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分别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我国的干细胞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首次同膺国家科技奖。这不仅再一次将人们的眼球聚焦到干细胞

陈竺、陈赛娟最新Cell文章讲述他们的故事

  在最新一期(2月9日)Cell杂志上,国内白血病研究著名科学家陈竺、陈赛娟两位院士以自己的科研经历为例,发表了题为“Poisoning the Devil”的文章,介绍了研发“以毒攻毒”砒霜治疗白血病的背后故事,并指出他们的科学生涯从中西方智慧的融汇整合中受益匪浅。这是本期Cell肿瘤学专刊系列

王振义和陈竺领取圣捷尔吉奖 分享2.5万美元

  由于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中取得原创性成果及开发全新疗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3月6日在美国领取了由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  两位科学家将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与西药结合起来用于治疗白血病,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五年无

最高奖4人 一等奖48项——2019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结果公布

  2019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专业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现将通过专业评审的4项省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260项陕西省“三大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建议奖励项目在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网站公布。最高科学技术奖建议奖励人选(4人)序号候选人提名单位1安芷

两名中国科学家获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

  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日前宣布,将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以表彰他们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研究中取得的原创性成果及开发的全新疗法。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曾被认为是最为凶险、病程发展迅速的白血病之一。但王陈两位科学家将传统中药的砷剂

两院士获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

  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日前宣布,将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以表彰他们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研究中取得的原创性成果及开发的全新疗法。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曾被认为是最为凶险、病程发展迅速的白血病之一。但王陈两位科学家将传统中药的砷剂

王振义陈竺获国际癌症研究大奖

日前,因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上取得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以及显著的治疗效果,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获第七届圣·乔奇癌症研究进展大奖。颁奖典礼将于3月6日在美国纽约举行。  王振义、陈竺把传统的中药砷剂与西药结合起来用于对病人的治疗,使APL病人的存活率急剧提高。

师昌绪王振义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师昌绪院士(右)、王振义院士(左)颁奖。 新华社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 1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内科血液专家王振义两位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成为该奖的第17

五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小行星命名

  2012年6月4日下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吴征镒、王忠诚、孙家栋、师昌绪和王振义小行星命名仪式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等出席命名仪式。万钢和詹文龙分别向孙家栋、师昌绪本人和吴征镒、王忠诚、王振义的代表颁发了小行星命名证书和小

“最高科技奖”不如更名为“终身成就奖”

  师昌绪,90岁;王振义,86岁。这两位老人站在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他们的科学成就和为人得到公认。媒体在报道师昌绪院士时,突出了一个细节,“退休后坚持上班30年”;在报道王振义院士时,描写了他从巅峰时退下来提携陈竺、“一门三院士”的美谈。可以说,这是对两位老先生从事

美日两科学家获芬兰2012千年技术奖

  芬兰2012千年技术奖颁奖仪式6月13日在首都赫尔辛基举行。Linux操作系统创始人、美国软件工程师利努斯·托尔瓦兹和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培养技术开发者、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获奖,并分别获得60万欧元奖金。  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特出席颁奖仪式,并亲自为获奖人颁奖,将名为“顶峰”的奖杯

饶毅:我国今天的新药创新超过了1970年代吗?

  我国今天的新药创新超过1970年代了吗?我的回答是:No and Yes。“No”是因为已上市、被广为宣传的药物之创新程度并未明显超过我国1970年代的水平。“Yes”是因为我国医药人才增加、研究和研发条件改善、投资环境改善,在默默推进的研发药物中,也许有创新程度很高的工作。  药物原创程度:1

陈竺部长王振义院士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3月31日,刚刚在美国领取了由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卫生部部长陈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又获得了由凤凰卫视联合海内外10余家知名华文媒体和机构推选的“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据了解,两位科学家是因为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中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