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近五成一次性饭盒不合格可能含有致癌的工业石蜡

上餐馆吃饭,吃不完的菜打包带回家已经成了人们的好习惯。可是,有市民发现,部分餐馆提供的一次性餐盒往往带回家就变形变软,这样的餐盒是否合格,对人体又是否有害? 近日,央视调查发现,市面上出售的一次性饭盒有不少是不合格的。其中还有部分添加了过多碳酸钙和滑石粉,甚至为了一次性饭盒看起来更光亮,添加国家规定不得添加的石蜡。而这些物质摄入人体,都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近五成一次性饭盒不合格 在央视播出的节目中,天津一家实验室对市面上购买的15个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有7个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接近50%。此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带颜色的食品容器装上带油食物,摩擦50次后不得掉色,否则就视为不合格。而实验显示,看似类似的两个带色一次性饭盒,一个擦拭后掉色,另一个则没掉色。使用掉色饭盒,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一定危害。 在节目中专家表示,为了让一次性餐盒看起来更光亮,也为了节省成本,一些不法企业会在生产餐具的过程中......阅读全文

深圳近2成一次性饭盒不合格 筷子表面长霉菌

  深圳是外卖消费最高的城市之一,昨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第二季度对全市餐饮服务单位一次性餐盒和筷子的抽检情况。结果显示,近两成一次性饭盒“蒸发残渣”超标,这样的饭盒遇醋、酒、油等液体时,可能析出有机化学物质。  此次共抽检餐饮服务单位185家,一次性餐盒和筷子共254批次。其中,一次

近五成一次性饭盒不合格 可能含有致癌的工业石蜡

  上餐馆吃饭,吃不完的菜打包带回家已经成了人们的好习惯。可是,有市民发现,部分餐馆提供的一次性餐盒往往带回家就变形变软,这样的餐盒是否合格,对人体又是否有害?   近日,央视调查发现,市面上出售的一次性饭盒有不少是不合格的。其中还有部分添加了过多碳酸钙和滑石粉,甚至为了一次性饭盒看起来更光亮,添

一次性塑料饭盒新标准将被强制执行

  一次性塑料饭盒将有合法身份 新标准将强制执行   一次性塑料饭盒将有“合法地位 (资料图片)   国家《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将于12月1日起施行。长期不被认可的一次性塑料饭盒等不可降解餐具将有“合法地位”。这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记者最近专访了相关的专家。     旧标准太模

小餐饮店为省成本 使用廉价“三无”饭盒

  去小餐饮店吃饭,不少市民选择一次性餐具,图的就是“卫生”。殊不知,不少一次性的餐具不仅不卫生,可能还“有毒”。近日,市民任女士反映,她就餐时使用的饭盒摸起来软绵绵的,还飘着淡淡异味,遇热就变形渗漏。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规定,一次性发泡塑料

高温加热塑料饭盒有风险

   近日,我市市民张女士在家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时,发现饭盒变形了。张女士称,她用的是微波炉专用塑料饭盒,怎么还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据了解,每种塑料都有其耐热极限,食品用途的材料中,目前最耐热的是聚丙烯(PP)可承受140℃,其次是聚乙烯(PE)能耐热110℃,而聚苯乙烯(PS)则只能耐热至90℃

一次性纸杯抽检八成不合格

 一次性纸杯抽检八成不合格 小心油墨饮落肚  市消委会昨日最新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一次性纸杯的质量达标率仅为21.4%。质量不达标的纸杯主要存在杯身挺度不够从而令人容易烫伤、杯身有荧光性物质残留危害人体健康、杯身油墨容易脱色进入人体等严重问题,另外产品标识标注不符合标准的问题也普

产品一次性合格率的计算公式

每月/周/天合格率=(每月/周/天合格产品数量/该月/周/天产品总量)×100%产口编号、检验结果、生产日期00001、合格、2003.1.100002、合格、2003.1.100003、合格、2003.1.200004、不合格、2003.1.300005、合格、2003.1.3至00234、合格、

一次性纸碗合格率不到六成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产品质量抽查公告。本次抽查产品涉及日用消费品、建筑及装饰装修材料、食品相关产品等3大类11种产品,共抽查196家生产和经销企业的297批次样品,经检验,合格样品277批次,产品抽查总体合格率为93.3%。   抽查的4种食品相关产品,合格率达95.4%。其

广东暂不解禁一次性发泡餐具

  广东暂不解禁一次性发泡餐具   发改委解禁令本月起生效,广东省还在等待国家质监总局意见      2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令解禁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将于本月起生效。昨日,南都记者从省质监局获悉,目前广东省暂不解禁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也暂时不发放一次性发泡餐具生产许可证。原因是目前国家质监总局

美国研究:用塑料饭盒热饭增加流产危险

  美国生殖医学学会波士顿年会上宣布的一项新研究警告称,孕期最好避免罐装食物、微波加热食物和太阳暴晒后的瓶装水,以及塑料饭盒,原因是某些化学物质会使流产危险增加80%。   新研究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对114名孕妇的流产史、受孕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所有参试孕妇进行了血检BPA(双酚A)测试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