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能愈合的“超级变色皮肤”诞生

新买的包包可以变换颜色,不小心刮破的衣服能像皮肤一样愈合,车漆剐蹭后浇点水就崭新如初……这些科幻电影般的场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为现实。 日前,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封伟团队成功研发新型智能材料。这种新材料不仅能变色,还有形状记忆和自愈合功能。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已当选为国际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封面文章。 对于高分子材料科学家而言,自然界中很多生物所具有的“自适应变色伪装能力”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仿生自然界生物体的智能变色隐身机制,开发新型仿生智能变色材料与技术,对生产生活、国防工业等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很多高分子材料如橡胶、塑料、涂料、纤维等都是重要的工业材料,每年磨损消耗巨大,提高先进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寿命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封伟团队受自然界变色龙智能变色机制的启发,将动态共价硼酸酯键引入主链型胆甾相液晶弹性体中,同时利用热激发动态B-O键交换特性,实现了变色......阅读全文

能愈合的“超级变色皮肤”诞生

  新买的包包可以变换颜色,不小心刮破的衣服能像皮肤一样愈合,车漆剐蹭后浇点水就崭新如初……这些科幻电影般的场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为现实。   日前,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封伟团队成功研发新型智能材料。这种新材料不仅能变色,还有形状记忆和自愈合功能。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已当

超声加速皮肤移植的愈合

  根据美国外科医师学会(ACS)2014年会上的一项最新研究,非接触式低频超声能加速断层皮片(split-thickness skin grafts,STSG)供体部位的愈合,并减少瘙痒。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外科住院医师Jamie Prather医师在会上作了上述报告。  以前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超声在

皮肤牵张器治疗难愈合的皮肤损伤

临床上我们经常会碰到皮肤损伤的患者,由于伤口的面积比较大,生长的比较慢,这种情况患者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换药治疗,长时间的换药伤口的感染率就增加,一旦出现伤口的感染,那么伤口就更难愈合了,我院烧伤科长期临床经验,模拟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的做法,引用皮肤牵张器治疗难愈合的皮肤损伤,为患者带来了福音,接下来我

变色龙仿生电子皮肤问世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制造出一种有弹性、可变色的压力敏感材料,它是迄今最接近变色龙皮肤的人造材料。用不同力度触摸这种电子皮肤,它会改变颜色。研究人员指出,将来这种电子皮肤在交互式可穿戴设备、人造义肢、智能机器人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类似的变色材料以往也有,但很少有材料还能感知压力,而且没

水凝胶的仿生变色皮肤的相关研究

  刺激响应性颜色变化在自然界中较为普遍。例如,海洋软体动物、蝴蝶、鱼、蜘蛛和花等生物已经进化出利用动态颜色变化来实现适应性伪装、隐蔽和警报等功能。受到这些生物体变色现象的启发,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基于聚合物薄膜、弹性体和水凝胶等软材料的人工变色体系。其中,高分子水凝胶由于具有类生物组织的模量及本征软

羊水来源的干细胞为皮肤愈合提供新途径

  即使经过治疗,大面积烧伤和全层皮肤伤口也会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美国,每年大约有500,000例烧伤得到治疗。1998年至2007年,烧伤的总体死亡率为4.9%,每年烧伤治疗的医疗费用接近20亿美元。除烧伤外,全层慢性伤口也构成了很大的患者基础,尽管治疗技术进步,治愈率仍低于50%。  据估

美国科学家研制变色龙仿生电子皮肤 给点压力就变色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制造出一种有弹性、可变色的压力敏感材料,它是迄今最接近变色龙皮肤的人造材料。用不同力度触摸这种电子皮肤,它会改变颜色。研究人员指出,将来这种电子皮肤在交互式可穿戴设备、人造义肢、智能机器人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类似的变色材料以往也有,但很少有材料还能感知压力,而且没有

细胞重新编程 挖出皮肤愈合“超能力”

《超人》里有个经常被效仿的经典情节,超人伪装成凡人克拉克·肯特,在被火烧到后,烧伤的伤口会瞬间愈合,险些让他的朋友识破他就是超人。 划了个小创口,皮肤愈合稀松平常,但如果创口过大,瞬间修复就成为超能力。近日,《自然》发表了美国等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挖掘出皮肤愈合的“超能力”:通过病毒载体,

美研制出可反复愈合的触敏塑料“皮肤”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研制出首个具有敏锐触感且在室温下能迅速、反复愈合的人工合成材料。此进展或将导致更智能假肢或更有弹性的可自我修复个人电子产品的出现。该研究成果发表在11月11日《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研究人员一直在竭力模仿人类皮肤的卓越性能,如皮肤的触感(发送给大脑的关于压力

历时20载,中国首台“超级显微镜”的诞生!

  “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验收。”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中国散裂中子源团队感到无比的振奋。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谋划,到2011年10月在广东东莞奠基;到2